数学组名师优课赏析第二期

🍀ZJ🍀

<h3>各位老师,欢迎来到“名师优课赏析”,让我们走进名师,感受名师的课堂艺术和教学智慧,共赏、共享、共议,一起交流。我是第二期优课推荐人张婕。</h3> <h3>本期推荐的是徐长青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h3> <h3>徐长青: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育学硕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内访问学者,教育部国培专家,全国数学教改研究会秘书长,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全国数学教改研究会秘书长,天津市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基地导师。中国教育学会现代学校联盟国家级指导专家,当代简约教学的创立者和倡导者。<br></h3> <h3>分数早在三年级学生就已经初步接触过,只不过那个阶段对分数只是初步认识,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进而认识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分数分子、分母表示的含义,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这个阶段研究的分数通常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也就是单位“1”通常指的是一个物体。而到了五年级再次学习分数,这时教材的侧重点已经放在对单位“1”和分数意义的深刻理解上,并认识“分数单位”,而这个阶段的教学,平均分的物体不再是一个而可以是一些了,也就是同样是二分之一但它表示的大小和含义都不尽相同了,为什么呢?单位“1”在发生变化,单位“1”是分数产生的基础。本节课的难点就是理解单位“1”的含义。</h3> <h3>课一开始,徐老师创设了三个问题情境,巧妙唤醒学生对“分数必须必须要平均分”这一重要认识,然后用一句话带出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分数经历的几个阶段,这一过程不仅使新旧知识巧妙连接,还对分数已有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使学生对分数的两次学习在脑海中自然而然的建立起联系和区别,这样的导入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知识的系统性思考问题的全面性。</h3> <h3>认识单位“1”</h3> <h3>在线段中找分数</h3> <h3>教学1分米=1/10米</h3> <h3>这一过程徐老师紧紧围绕单位“1”、分数单位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出示1米长的线段引导学生创造不同的分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出1分米和1/10米的关系,并体会出单位“1”是分数产生的基础,如果没有单位“1”就不知道分谁了。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强烈感受到要想找到分数需抓住两点:一是平均分,二是单位“1”,最后得出结论凡是可以平均分的事物都可以看作单位“1”。</h3> <h3>走进分数的内部认识分数</h3> <h3>五十四分之五十四就是“1”</h3> <h3>视频的最后还有评课,很值得看看哦!</h3>

分数

单位

平均分

名师

学生

认识

优课

老师

教学

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