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天的颜色,谷子说:“秋天是黄色的”。高粱说:“秋天是红色的”。白云说:“秋天是白色的”。我们四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说:“秋天是多彩的”。带着这样美好的信念,老师们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只为那份美好能传递给每一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达标课安排表</p> <p class="ql-block">备课篇</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仔细研读教材,撰写教案,通过集体备课调整教学思路。</p> <p class="ql-block">讲课篇</p> <p class="ql-block"> 几只可爱的麻雀都被吸引进教室聆听王玉环老师执教的《麻雀》,王老师教态自然,有亲和力,深入浅出的指导学生体会文章写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做到了一课一得,实现了高效课堂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在李丹老师执教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中,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带领大家穿越千年认识了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王戎。</p> <p class="ql-block">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随着一首周恩来总理的诗,董海静老师开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幅大海与鸟的画走进了付燕美老师执教的古代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中,付老师通过引导和范读,带领学生体会精卫的坚韧和执着。</p> <p class="ql-block"> 马文婷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一课,马老师执教认真,通过深入浅出的指导,让孩子们体会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的不易和将身体化作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 孙萌老师执教了《麻雀》一课,孙老师教态自然、大方,通过以读促学、以学定教的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习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 天才无数,四岁孔融让梨,七岁司马光砸缸,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少年天才王戎的故事。”何徐晶老师执教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让我们又重新认识了这个聪慧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 一段抗日战争视频让我们重新回顾那段艰难时期,刘薇老师执教的《梅兰芳蓄须》一课中梅先生用自己的方式拒绝演出,表明决心。</p> <p class="ql-block"> 李想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一课,李老师教态自然,态度亲和幽默,一句“没有牙齿的老虎可不威风”,让孩子深深地记住了“虎”字的书写。</p> <p class="ql-block"> 人如其名的陈文静老师执教了《故事二则》中的《扁鹊治病》一文,陈老师教态沉稳,通过引导学生多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认识了坚持谏言的神医扁鹊和不善采纳别人意见最终病重身亡的蔡桓侯。</p> <p class="ql-block">评课篇</p> <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崔国文校长首先就教师的课堂做了肯定评价。另外就语文教学方法做了重要指导: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悟。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想法,会思考,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杨雪校长就语文教师的成长给了几点中肯建议:认认真真研究教材,虚心向他人学习,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p> <p class="ql-block"> 进步,在一点点努力中获得;</p><p class="ql-block"> 成长,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取得。</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一次教研活动,四年级语文组老师们认真听取崔国文校长、杨雪校长及全校其他语文老师的诚恳建议,语文课堂是打开学生阅读大门的一把钥匙,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注意对孩子们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秉承老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学知识的理念,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都有所得,有所学,有所获,扎扎实实提高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编辑:付燕美</p><p class="ql-block"> 审核:杨雪 黄华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