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2日,阳光明媚,秋风习习。我们综合一组教研活动齐聚综合楼会议室进行了一场思维的碰撞。希望借此活动,达到综合一组立德树人的目标。组长张金梅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同时感谢任校长和杨主任的列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活动按照学校制定的四定三环的“项目式教研”进行。</p><p class="ql-block"> 第一环节:读书分享。首先由宋兴申和滕鹏两位老师进行读书分享。滕鹏老师分享的是《教师的力量》一书,并重点分享其中的一篇文章《怎样维持课堂纪律》。滕老师精选其中的片段给大家进行了原文重现,并谈了一下自己的体会。</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主要是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教育两个层面说了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维持课堂纪律最好的方式不是训斥学生,而是“上好课”,比如老师需要有精气神,需要底气十足,字正腔圆,要靠自己不停的阅读和思考来使自己的课堂被学生喜欢。其次课堂纪律的维持还要靠对学生的纪律教育。作者认为,纪律教育的实质是“自我克制”的教育,克制什么呢?克制欲望。比如克制讲话的欲望,睡觉的欲望,开小差的欲望,好逸恶劳的欲望等等。</p> <p class="ql-block"> 宋兴申老师分享的是《学生可以这样教育》一书,并重点分享了其中对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教育篇章。宋老师讲到本书中对中等生的教育问题。对他们要进行激励,表扬,多关注,要让他们和优等生交朋友,生生互助,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对学困生,要及时给予安全感,要和他们真诚的交心,要改变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注意软硬兼施。宋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事例,结合本书,谈了提高及格率的的方法。并指出,提高及格率全靠这两个层面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读书分享环节结束后,任校长和杨主任,还有张金梅等老师都谈了自己的体会。比如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告诉他们干什么,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干,要继续关注和重视学生的细节管理,上课要给学生惊喜等。</p>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第二环节:项目式教研---研读《课程标准》</p><p class="ql-block"> 组长张金梅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认识学习《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并对《课标》进行了详细的有效的解读。并且展示历史学科中心滕鹏老师主持制作的“2017_2021五年的中考历史考点明细汇总表”每一考点都与课标内容相联系。让大家充分认识课标对教学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关注知识结构,还要教什么?</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依次谈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关注知识的本身的同时,还要注意如何渗透“立德树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问题。每个老师基本都是从结合身边实际情况,学生身边的小事,拉进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方面谈了自己的教学体会,从而真正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第三环节:集体备课</p><p class="ql-block"> 根据年级分组,分别对照各自《课程标准》进行集体备课。每组老师根据课标,结合自己教材,来进行了认真的初步的集体备课设计。如何把握重点,难点,如何向中考靠拢,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等等,都进行了初步预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组长张金梅老师进行了总结。张老师从自己的教学中,也谈了自己的建议。1.该讲的地方,一定要讲明白,讲透彻。2.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3.注意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和尝试。4.课要上的有亮点,有吸引力,能给学生惊喜。</p><p class="ql-block"> 2016年语文,历史,道法开始全国使用“统编版”教材。“立德树人”就成了重要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达成,这三科是重要的载体。尤其是历史和道法,对学生的做人,处世,爱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希望我们通过本次教研,能让我们更加重视“立德树人”的落实。希望我们一直走在行动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滕鹏</p><p class="ql-block">组织统筹:杨延峰 孙道博</p><p class="ql-block">审 核:任新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