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奋进正当时,凝心聚力再出发——东乡县教育管理干部赴济南历城区跟岗纪实(十一)

自强不息

<p class="ql-block">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依靠改革创新,而所有的教育改革最终要回归到课堂。学校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必须要向课堂四十几分钟要质量。那么在“双减”下,我们如何提高课堂质量,这也是我最近以来听课时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唐雎不辱使命》同课异构活动,分别由五位教师讲授。同一节课,虽然殊途同归,但不同的老师可以讲出不同的风格。虽“同归”,但差异就在教师讲课的“殊途”上,也就导致学生接受知识所经之“途”的差异。那为何会有“殊途”之异呢?我们在看看两位青年教师的过关课。</p> <p class="ql-block">一节历史课,《秦统一六国》。另一节道法课《友谊之树常青》。总体上看两人都熟悉教材,都认真备课,精心制做了课件,但课堂氛围、学生学习兴趣却截然不同。孰优孰不足,今日姑且不论。就是想通过这几堂课,和大家分享下。</p> <p class="ql-block">首先就是转变思想,全国都在“双减”,谁都没有成熟的模式,都在探索中。谁思想转的快,找到好方法,就能赢得主动,特别是对于我们教育欠发达地区或许会借此弯道超车。所以我们要摒弃打时间仗,拼命刷题,一味应试的观念,树立“尊重规律”“回归本真”“注重常识”“以人为本”的观念;其次要抛弃“唯分数是从”“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树立“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观念;再次要放弃“大一统”“只见高个”“只有优生”的观念,树立“没有差异就没有教育”“没有差生只有差别”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生命都有枝可依”的观念;同时要唾弃“减负就是躺平”“减负等于减责”的观念,树立“减负不减质”“负担减下去,素质提上来”的观念。</p> <p class="ql-block">其次就涉及到课堂教学,怎么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堂,喜欢你所讲授的这门课。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看法和实践方法,这无可厚非。今天我想说的是:1.不打无准备之仗,不上无准备之课。特别是“双减”之下,既要把学生的课业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去,又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既“会学”,又“学会”,教师的备课尤为重要。备课是教学流程的起点,是教学基本环节的首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助力减负,教师首先必须从认真备课做起。教师的备课除了备教材,还要备教法,备教具,除了备学生,还要备学情,备学法,除了备学科知识,还要备学科所蕴含的核心素养,学科所能够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2.教师要淡化自己的角色,淡化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淡化在习以为常中的绝对权威,要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质疑,要提倡“小先生制”,支持学生教学生,以学生带学生,要创新课堂模式,为学生进入主动学习、能动学习、生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学习积极创造氛围和条件,以真正实现由“教知识”到“教方法”,由“学会知识”到“运用知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由“教师强求”到“自主学习”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3.教师应该用心“备题”,细心“选题”,精心进行作业设计,少布置重复性的、滥竽充数的作业,多布置一些“量少质高”“以一当十”的作业,少布置纸笔作业,多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少布置机械的、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布置一些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业菜单,让学生拥有选择作业的权利和机会。4.学生天性不同,禀赋各异。教师就应该有勇气破除分数唯一的评价标准,坚持多一把尺子评价,坚持多一些标准评价,从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等方面给予多维评价,从学生的成长进步、一点一滴变化中加以客观评价,让孩子们“看见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自信,在校园里抬得起头。当然我们最终还是希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目前也要结合实际,既兼容并蓄、又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找到最佳的方法,模式。</p>

学生

课堂

作业

教师

备课

观念

学习

布置

减负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