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金秋十月,我们与来自陕西省其它地市的九十多位教师一起相聚在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之称的宝鸡,参加了为期五天的陕西省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培训。</p> <p class="ql-block"> 开班典礼由宝鸡教育学院副院长郝兰青主持,副院长李春杰解读了培训实施方案,院长赵德福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p><p class="ql-block"> 赵院长指出家庭教育指导被列入省级培训项目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教育剧变正在发生,离开良好家庭教育的教育是残缺不完整的教育;二是只有重新定义学校边界,才能构建新的学习生态;三是家庭教育误区迫切需要矫正;四是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共育,融会贯通是建立新时代新教育体系的迫切要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 精彩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破冰之旅,拉近你我他</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小组合作,展示风彩</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主题沙龙,思想碰撞</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培训纪实🌼🌼🌻🌻🌻🌻</p> <p class="ql-block"> 我们聆听了来自宝鸡市金台区陈仓路小学乌小黑老师带来的分享——《学科视角下家庭教育的方法》。乌老师例举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养育方式,从正反两面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养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所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乌老师还分享了家长如何与成长期孩子有效沟通,如何在孩子遇到负向事件时做到善于聆听,全情接纳,不评价孩子的负向状态和负向情绪,给与孩子情绪恢复的时间。在孩子成长成才路上,家庭教育无论是从功能上还是影响力上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p> <p class="ql-block"> 来自扶风县教研室的刘文发教授做了题为《学习型家庭建设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策略》专题讲座。刘教授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教基础、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五育并举与核心素养全面落实家庭教育策略、关于孩子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七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p> <p class="ql-block"> 来自西安文理学院杨泳教授进行了题为《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的线上讲座。杨老师从教育化八大基本理念,并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孩子们为什么会在某个阶段出现不同的问题,借助身边生动的案例进行阐述,形象生动,切合实际,大家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宝鸡教育学院的胡光明副教授做了题为《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的思想内涵和实践研究》解读的专题讲座。胡老师幽默风趣、旁征博引,金句频出,用最亲切的接地气语言说出了很多我们意识不到的问题,将整个培训推上了高潮,老师们的掌声与笑声此起彼伏,也受益良多。胡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1.习氏家风———家、国关系的最好注脚;2.家风是家族的灵魂;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三个注重’”的重要论述;4.学懂、弄通、悟透、做实“家庭建设‘三个注重’”。从理论到实际,从国家到小家。给我们阐明了家庭家教家风的真谛,将深奥的理论用通俗的实例轻松的表现出来 ,让我们在欢笑声中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宝鸡高新第一小学赵丽君校长为我们带来了《家校同心,爱育未来》的专题讲座。赵校长以宝鸡高新第一小学为载体,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案例,谈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委员会在学校中的作用,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家长的榜样力量。赵校长的讲座让我们不断的反思自己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我们的工作中不逾越道德本质,以积极的眼光看代孩子,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p><p class="ql-block"> 随后,来自宝鸡高新一小的两位家长代表刘蕊和赵敏科先后就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进行了分享。刘蕊家长主要讲述了孩子阅读、书法等习惯养成的方法,赵敏科家长就家长如何配合好学校共同携手培育孩子进行了分享。</p> <p class="ql-block"> 李晓萍老师做了题为《找准家校教育定位,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专题报告,以三个问题为引子,通过剖析具体实践例子,让我们受益匪浅。家长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家校共育中如何能发挥家长的作用,首先得明确几点:(1)家长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是我们的教育伙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共同的目标,家长和教师应彼此理解,相互支持,合作愉快,期盼共赢。(2)要想家校共育工作顺利进行,做为教师,我们得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明白家长的需求,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把问题抛给家长,给家长单纯的提一些要求。(3)我们要学会不断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在方法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给家长提出我们专业的、有效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心得及反思🌾🌾🌾🌾🌾</p> <p class="ql-block">1.教育不是学校的专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样重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职责不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学校教育不能替代也无法替代家庭教育。</p><p class="ql-block">2.“双减”政策是让教育的主阵地回归课堂,回归学校,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削减,“双减”反而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契机,所以家庭教育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显的更为重要。</p><p class="ql-block">3.目前家庭教育存在很多误区,比如:过份看重成绩、家校配合不够密切、缺乏正面教育等。</p><p class="ql-block">4.家庭教育本来的职能被“唯分数论”掩盖,家庭教育本应承担着培养孩子基本素养的重要职责,比如: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责任担当、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培养孩子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孩子美好的品行、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再成功的学校教育都不能确保孩子一定会拥有良好的品行、良好的习惯、浓厚的阅读兴趣、坚强的意志力、长久的幸福感……家庭教育的职责不可替代。</p><p class="ql-block">5.当我们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注意:(1)平等尊重。家长和孩子可以谈话、但不能训斥,可以批评、但不能埋怨,可以说教、但不能空谈,可以对话、但不能居高临下。(2)期望适度。没有期待是不负责任,期望过高是事与愿违,所以,请我们接受孩子的平凡。(3)宽严相济。不无限度的溺爱、不无边缘的娇惯、不无根据的迁就、不无节制的满足。严要严的科学、不能只是限制,宽要宽的合理、不能只是放任。(4)宽容孩子的错误,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让孩子拥有独立人格。(5)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榜样,做到言教、境教、身教相结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 辑:魏建功 张宝雄 韩亚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