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教学,让学习快乐起航——莒县小学数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研讨会在莒县五中举行

莒县五中 扈海燕

<p class="ql-block">  为扎实推进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引领教师深入解读、科学使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0月21日,莒县小学数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教材培训会(第二期)在莒县第五中学举行。</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学研讨会由县教研室张海花校长主持,莒县五中陈常峰校长和小学部唐丽华主任及全县一年级数学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次活动分为了3个阶段进行。</p> <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教材培训</p> <p class="ql-block">  莒县第六实验小学于宗迎主任为大家分享的是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材解读及《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课时备课。于主任结合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的特点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单元目标分析、教学建议四个方面对教材进行了深度剖析,注重通过数形结合、动手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感悟、体验、理解、掌握数的概念,从而建立数感。同时,于主任还分享了“双减”政策下作业的科学布置,提倡高效作业,建议教师对练习题进行整合处理、分层处理,切实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莒县博雅实验学校的苏婷老师对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进行了教材解读。本单元内容隶属四大领域中综合与实践范畴,本部分内容的解读也是对这类教材解读的第一次尝试。苏老师主要通过五个方面对本部分内容进行精细化的解读:综合与实践概述、单元学情分析、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学习规划及设计。引导教师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本部分知识设计成有趣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教育学生做游戏时要遵守规则,渗透德育教育。“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此类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莒县第四实验小学的马富莉老师展示的是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的教材解读。马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从单元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规划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马老师在本单元备课时,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把握教材准确到位;在课前组织学情调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学情制订了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进行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四个层次进行,分别为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做一做”练习题的处理方面进行精细化教学。马</span>老师在设计教材解读时注重科学有效地设计问题,同时还多次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p> <p class="ql-block">  莒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林晓余老师展示的是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解决问题》课时备课。本单元知识通过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等方式,总结优化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到解决问题之中,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了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设计单元备课时二小团队将易错点的梳理融入到了教学建议和教学环节之中,防患于未然,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再者,林老师在单元知识结构和跨单元立体整合中,对知识的承前和启后进行了细化,明确了本单元教学的定位,独特的创新之处,运用到教学之中,效果显著。</p> <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体验式教学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沭东实验学校的卢杰东主任执教的《11--20各数的认识》。本节课将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引入课堂,通过故事情景串联整节课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地数数和大量的动手操作环节中学习新知,探究出了四种不同的数数方式,一步步地优化出了十个一捆数的方法。在11的数数过程中,引导出1个一和1个十的含义与区别,并感悟出10个一就是1个十,勾连了位值制与计数单位的知识。接下来在教学11-20之间数的顺序时,通过观察直尺上的数,去体会、理解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最后继续利用动画情景设计课堂练习,对习题进行了整合,并尝试对位值制认识的探索,为下节课学习做铺垫。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五中小学部的唐娟和主任执教的《9加几》。本节课采用游戏抢答的方式导入新课,用散乱的实物和结构性的实物让学生去对比数,最终发现数结构性的实物时非常简便,从而植下“凑十”的种子。再根据结构性实物图列出算式,巧妙复习“10加几就等于十几”,实现数形结合。接下来在探究新知环节,教师让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摆一摆等方式进行,探究出了数一数、推一推、凑十法这三种方法,并让学生经历了由数到算的思维跨越过程。然后让学生边摆边说体先“分”后“合”的过程,从而达到算理与算法充分融合的效果。最后采用“分层设计、闯关挑战”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唐主任还注重了转化、函数、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p> <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反思、评课及问题答疑</p> <p class="ql-block">  执教教师针对两节课进行了设计意图的说明和教学反思。</p> <p class="ql-block">  张海花校长针对两节示范课进行了评课。张校长指出:两节课都落实了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以及“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学过程中均采用了情境暗示、谈话启发、引导操作、比较辨析、交流碰撞、递进练习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自顾自觉中获得数学知识,让学习真正发生。张校长高屋建瓴的引领和详实细致的点评,让参会的老师明确了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收获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p> <p class="ql-block">  最后,张校长对数学教学进行了解疑答惑,并对全县数学老师提出建议和要求:教师在计算教学时,要处理好算理直观和算法抽象的关系;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处理好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之间的关系;注重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建议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量的训练,而是注重计算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并让学生把计算应用于生活之中。</p> <p class="ql-block">各学校学习略影</p> <p class="ql-block">  各学校积极参与到全县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中来,相信只要静心学习,总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再一次让一年级数学教师精准的把握教材,明确了一年教学的实施策略。我们全体一年级数学教师一定贯彻落实研讨会精神,在教学工作中真正实施“零起点”教学,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遵循教育规律,保护好孩子们的求知欲,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发展。</p>

教学

教材

单元

学生

一年级

莒县

零起点

数学

解读

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