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丰收季节。今天10月21日是“省‘新强师工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组长专题研修”的第三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专家讲座,引领方向</p>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聆听了来自韩山师范学院张文恒副教授《高中语文新课程古文教学中的文化浸润与审美体验》的专题讲座。张博士先从“文”的概念入手,厘清了散文与古文的重叠与区别;接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佛经译注活动对古代散文及韵文的冲击与影响,指出“散文”之名来自中土佛经译注,条理清晰地解读了苏轼和公安三袁四人对散文理论及其创作的革命性贡献,结合高中教学实际高屋建瓴地指出了高中经典古文和古诗词篇目的教学技巧和鉴赏方法。</p> <p class="ql-block"> 然后谈“诗”,以《诗经》、汉赋、唐诗、元曲为主线,详尽分析诗歌与音乐之间的关系问题,结合具体的诗歌作品指出了古代诗歌的发展演变之路。谈及诗歌的格律化以及后来词曲的出现发展,都离不开音乐、舞蹈的推动。张教授在解读每一部经典作品时知人论世,多维度解读作品,有条不紊,生动形象。</p> <p class="ql-block"> 讲座结束后,听课的学员主动上前向张教授请教学习中的疑难困惑,张教授也一一耐心予以解答。</p> <p class="ql-block"> 名师垂范,启迪教研</p> <p class="ql-block"> 下午,在张福清院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来到揭阳市揭东区揭东二中林旭名师工作室进行参观见学,观摩了工作室老师谢逸媛题为《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写作指导——素材的有效积累与高效运用》的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 课上,谢老师围绕“如何有效积累素材”、“如何高效运用素材”这两个方面展开教学,从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出发,指出素材积累原则——“真实”、“典型”、“时效”;明确素材积累方法——“分类梳理”、“多维解读”;结合学生征订的《学习报•考试指南(作文版)》中的袁隆平等素材,引导学生有效地积累素材;并详细点拨高效运用素材的技巧——“只选一点,不计其余”、“同类叠加,巧妙组合”,在素材处理上求精勿滥,做到“有的放矢:依照论点选用素材”、“万箭穿心:一句一例绵密丰实”,使素材鲜活丰富。课上,老师将学生习作片段与与之对应的教师修改片段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针对性强。最后总结课堂内容,并布置病文升格作业——“拭目待君舞彩衣”。授之以法,讲练结合,真正做到一课一得。</p> <p class="ql-block"> 交流研修,促进成长</p> <p class="ql-block"> 课后,我们集中到林旭名师工作室,由张福清副院长主持评课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首先,执教者谢逸媛老师谈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后感想:根据具体学情来设计一节常态课,针对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论证分析过于随意、素材引用漫无章法而“授之以渔”,自评本节课教法偏于传统。</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研修班成员各抒已见,积极发言,充分肯定了谢老师的课:选例精心、备课认真,环节紧凑、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结合学情做到“心中有数,授之以法”,可操作性强,真正做到一课一得。同时也提出能否增加学生活动环节,突出学生主体性等探讨意见。</p> <p class="ql-block"> 最后,张副院长作总结陈词,给予了谢老师高度评价:谢老师能根据学情,精心准备了这一节写作指导课,很有时代感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充实,环节紧凑有致,语言简洁幽默,课件制作精美。在“三新”背景下写作指导课如何把教师的课堂智慧与学科素养内化成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p> <p class="ql-block"> 会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林旭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揭东二中的校园,我们穿梭于“智慧之门” 、图书馆与教学楼,林木葱葱,鸟语花香。落日余晖中,我们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 第三组</p><p class="ql-block"> 组长:熊海林</p><p class="ql-block"> 组员:谢贵萍、刘金并、<span style="font-size: 18px;">钟伟林、黄锐明、刘汉彬</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撰稿:谢贵萍、刘金并、熊海林</p><p class="ql-block"> 拍摄:钟伟林、黄锐明、刘汉彬</p><p class="ql-block"> 审核:张福清、黎芳芳、黄晓洁</p><p class="ql-block"> 2021.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