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观音法界

天地宽

<p class="ql-block">观音法界位于 东海之滨、舟山群岛朱家尖白山山麓,与海天佛国普陀山隔海相望,从东至西分别为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男众部、观音圣坛、观音村(居士学院)、正法讲寺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女众部等佛教单体建筑组成。观音法界以观音文化为核心,是集观音文化之大成的主题博览园“法界”为佛教术语。法,泛指宇宙万事万物各持特性,自成轨则,互不紊乱;亦指诸佛之教法,是佛教三宝(佛、法、僧)之一殊胜法宝的意思,寓意真理。界,为分门别类的不同事物各守不同的界限。故法界统摄一切法,一切法皆是佛法,因此佛教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令一切众生“闭恶趣门,开涅槃路”,得证解脱。</p> <p class="ql-block">观音圣坛由“一主两从”、“品”字形建筑群构成,其建筑形态抽象自普陀山普济神寺大園通殿所供奉的毗卢观音造像。迄今为止其形态意象举世唯主楼即圣坛,两侧善财、龙女二楼拱卫。</p> <p class="ql-block">圣坛秉承 “圣坛即观音”的设计理念,由大台阶、基座、莲瓣、塔身、背光和毗卢帽六大部分组成,仿若观音菩萨结迦趺坐于莲座之上。观音圣坛汲中国传统塔楼结构和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之精华,集当代佛教艺术之大成,是观音法界的建筑地标和文化地标。圣坛共九层,一层圆通大厅为目前世界上佛教建筑最大穹顶空间,中庭以佛教“须弥山” 作为内部空问形态结构,星“观音纳须弥”之意。</p> <p class="ql-block">须弥山由24组愿门系统、216组佛像系统、鳌鱼地铺和千手观观影组成。每组愿门系统的艺术构件材质为黄铜、汉白玉、铜及琉璃,均重重达15吨。环绕墙面由216组佛像系统构成,九层每层24尊,项目部考虑到佛像系统为抛物面受力结构,为确保负荷和载重,采用结构链接构造,用抱箍式做好固定。每层莲纹云台和佛像为一体化艺术品,一层至四层采用叉装安装,五至九层采用吊装安装方式,莲纹云台现场依靠曲臂车垂直彩绘作业。每层佛像通过BIM扫描和测绘仪形成三维坐标数据,现场设置调节座、管壁套管和调节螺母,确保了观瞻、礼佛和环视360都视角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观音菩萨的坐骑是龙首鱼身的鳌鱼,普陀山从空中俯视恰如一条鳌鱼横卧在海面上,这是须弥山整体地面拼花的灵感出处,不同于常见的地面拼花,各种稀有颜色的石材总计30余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