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大道者,失天下矣(杨枭作)

爱枭

<p class="ql-block">失大道者,失天下矣———《三国演义》读后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这本书,乃元末明初文墨者罗贯中所著。</p><p class="ql-block"> 生于元末明初大动荡时代的罗贯中,虽不曾涉及功名利禄,却有着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与历史,军事知识;向往着于乱世之中挺身而出有着风云际遇的机会,建功立业,从整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兼儒道墨法多家思想为一,有较强的民本思想。</p><p class="ql-block">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奸雄辈出,中本书中最为贤达者,当之无愧数曹孟德也。曹操深知汉朝气数将尽与其之腐败,一心救民于危难之中,一改天下,复兴华夏,灭山东诸贼,平定吕氏,灭袁绍,揽天下贤才,一心治国,统一中原,稳固江山,为民造福。在自己的父亲被害后敢于报仇雪恨,可见其孝;杀孔孟遗毒,灭孔融族人,可见其为民除害;以一己之力与南方吴蜀势均力敌,可见其治国,治军有方。同时,曹操教子有方:其子曹冲,七岁称象;长子曹丕,胸怀大志,治国有方,可揽大业;次子曹植,才华横溢,心胸宽广。</p><p class="ql-block"> 相反看南方蛮地,蜀地刘玄德,草莽之辈,教子无方,虚假欺民己为汉室后裔,骗取民心,虚伪狡诈,定于巴川。得诸葛后,七征南蛮,六出祁山,耗民伤财;假借荆州,无信无义。仗着桃园结义与兴复汉室之名,到处征战,行残暴于世,使百姓有苦难言。东南孙吴,依东南长江水势之凶险而自立于吴越,倚着父亲之名声,亦无所作为,安于一隅,顶多算是个叛乱军阀,土匪皇帝。</p><p class="ql-block"> 但是三国最后之结局令人唏嘘,曹刘孙都未一统天下,反之让大盗司马懿篡位夺权,何也?以我所看,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没有行大道于天下,强设礼乐宗法于天下苍生,使之失去了自己最淳朴的本性,都想的想方设法用诡计战胜别人,最终还是为天道所灭,让盗天下之贼司马懿占了便宜。忙着夺天下,而不去治天下,不让天下苍生回归本性,叛逆自然之道,最终三败俱伤。每个国家都在制定各种法律章规,以此显示自己优于他人,乱了根本。</p><p class="ql-block"> 噫!治国只不过像放马一样罢了,又何需过多的考虑一些事情呢!让马儿游于四方,回归它的本性,顺着天地自然之理,去掉妨碍马儿生存的东西,这才是稳固天下的根本,它成长时自然成长,它衰老时自然衰老,一些人为的挟持反而使马气数丧的更快。忙着争夺,以武力逞强,恃强凌弱,忘记百姓,不顺从自然,不去以柔克刚,最终自己把自己气数耗尽,呜呼哀哉!</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中国自古以来每户人家守着自己一方她,有着私的品质,在很久以前上古赫胥氏那个时代老百姓过着平常的生活而不知,有何事可做,不知欲行何处,一边吃东西边玩,拍着肚皮到处转悠,大家的能力也只有如此了,但是他们逍遥,可至精神至高境界。直到后来有了圣人,让人们打拱作揖,推崇仁义抚慰心灵,老百姓才开始费尽心</p><p class="ql-block">力追求智慧争着名利向上跑,学会了偷盗但乡士社会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只有回归乡土,万物方可平静;只有重新无为,方能发展自己。</p><p class="ql-block"> 在现在的社会里我们要做的就是杀死圣人,抛其智慧,大盗方能停止;砸碎一切美玉与珠宝,小盗才不会兴起;烧掉那照乱七八遭的印章,老百姓才会回归淳朴本性;毁了斗,折了秤,灭天下之法,老百姓才不会去争夺。只有这些都做到了,大家才可以谈道德。</p><p class="ql-block"> 只有搅乱音律,烧掉琴瑟,割掉师旷的耳朵,天下的人才会有灵敏的听觉;只有消灭五彩,分散五色,挖掉离朱的眼睛,天下人才会有明亮的视力;砍断鲁班的手指,天下人才会保住他们灵巧的双手……</p><p class="ql-block"> 像三国,我们重视圣人,让他来治理天下,却不知不觉让盗拓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于是乎盗贼们会说:“我能带头进去,是勇;能判断出屋子里有什么东西,这是圣;出来时断后,这是义;判断能否下手,这是智;分赃公平,这是仁……”</p><p class="ql-block"> 最有道德的时代,人们和禽兽住在一起,和万物并列为伍,哪里分么君子、小人?同样的无知,其德不失常性;同样的没有欲望,叫美华。朴实无华人民的本性就能保持。后来出现了圣人用心尽力仁德,劳神费劲地推行仁义。天下人从此开始产生了怀疑。纵情放乐,制定繁琐的礼仪,天下人从此开始有了分别。所以说完整的木头被砍削,哪里会有酒器?洁白的美玉不被毁坏,哪里会有玉器?道德不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本性不被抛弃,哪里用得着礼乐?五色不乱,哪里有什么纹彩?五声混在一起,有什么五音六律?推完整的树木做成器皿,是木匠的罪过;废德而代之以仁义,是圣人的罪过,更是三国各自的罪过。</p><p class="ql-block"> 呜呼!关龙逢被杀,比干被挖心,苌弘遭车裂之祸,伍子胥被扔到江中,这四个贤达都免不了杀身之祸,何况三国呢!呜呼哀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