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艺术家代表团访问云冈石窟

世界文化艺术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1.10.17</span>欧盟首都布鲁塞尔消息 张茂报道</p> <p class="ql-block">左起:乌兰察布市委机关报高级编审李淑梅,乌兰察布市政协副主席、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高级顾问闫煜东,乌兰察布市政协智库专家、比利时美术家协会主席陆惟华,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比利时书法家协会主席侯杏妹,比利时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乌兰察布市榜书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张茂,艺术收藏家王树芳在云冈石窟大佛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左起:乌兰察布市政协副主席、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高级顾问闫煜东,乌兰察布市政协智库专家、比利时美术家协会主席陆惟华,比<span style="font-size:18px;">利时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乌兰察布市榜书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张茂在云冈石窟大佛前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的雕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开凿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不相同。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p><p class="ql-block">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p><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p><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