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出精彩

罗玉琼

<p class="ql-block">课程缘起:</p><p class="ql-block">《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活动的取材要是孩子所熟悉的,要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的午餐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都不爱吃蔬菜,一到午饭时间就开始议论各种菜,有的孩子说:“老师,我不要青菜,”有的孩子说:“老师,我不喜欢吃黄瓜”,老师我不喜欢吃葱,老师不喜欢吃蒜,还有的甚至一口蔬菜都不吃。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引导孩子对蔬菜有正确的认识,知道每一种蔬菜都是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采摘,都是需要悉心照料才会长的好,我们应该去珍惜它,要多吃自然健康食材,养成不挑食的饮食好习惯,所以我们先决定从孩子们非常熟悉的蔬菜为切入点,而大蒜秋天里农民伯伯必种,家家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于是一场关于《“蒜”出精彩》的班本课程故事在孩子们的聊天中拉开了序幕……</p> 活动前调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大蒜,我想知道……</p><p class="ql-block">大蒜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呢?</p><p class="ql-block">大蒜怎么种呢?</p><p class="ql-block">大蒜长在什么地方?</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p><p class="ql-block">原来,大蒜头就是大蒜的种子,将大蒜的根插在泥土里,就会发芽、长叶,大蒜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在烹调鱼、肉、禽类和蔬菜时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别是在凉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杀菌。大蒜的叶子和叶鞘是人们喜欢的一种绿色蔬菜,有很多种吃法。大蒜还是一种很好的外用药,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呢?</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通过讨论、查看书籍以及家长的讲解,孩子们知道了大蒜的作用多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以及探索的欲望,我们将追随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们大胆去发现,去表达,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经验</p> 剥蒜 <p class="ql-block">你们在家帮妈妈剥过蒜吗?</p><p class="ql-block">你会用什么方法把蒜开?</p><p class="ql-block">👦浩雄说:我是用牙咬的</p><p class="ql-block">👶锐锐说:我会用手拍。</p><p class="ql-block">👧雅雅说:我想试一试丢的方法</p><p class="ql-block">🧒忻霖说:我们家用刀拍一下</p> <p class="ql-block">剥大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怎么掰不开呢?瞧👀~孩子们嘿哟嘿哟掰得欢!</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剥一剥,瞧!我们剥的多认真。</p> <p class="ql-block">用脚踩踩</p> <p class="ql-block">我想丢一丢</p> <p class="ql-block">我会用咬的方法剥一剥</p> <p class="ql-block">我可以用手拍</p> <p class="ql-block">我们用手剥一剥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相关的认知和拓展他们的已有经验。我们将随孩子的步伐去探索更多有趣的大蒜大秘密,结合大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及对数的概括性理论有了一定的分解,合成意识后,孩子们发现了蒜的大小的差异性,激发了幼儿以猜“蒜”为乐。</p> 数蒜瓣 <p class="ql-block">师:你们手里拿的大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p><p class="ql-block">幼:我的比你的要大一些。</p><p class="ql-block">👶茹茹说:我的比较小</p><p class="ql-block">👩师:那大和小的大蒜它们的蒜瓣会一样多吗?</p><p class="ql-block">这时有些孩子说一样多,有些孩子说不一样多,为了验证谁的猜想是对的,我让孩子自己去数一数蒜瓣</p> <p class="ql-block">蒜瓣数一数</p><p class="ql-block">为了验证猜想,在数蒜瓣之前,向孩子们介绍了记录表的记录方法。</p><p class="ql-block">实践过后孩子们发现,每颗蒜上的蒜瓣数量不一样多。</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收获:孩子们通过与大蒜的近距离接触,了解到大蒜有(白色皮)的大蒜,有(紫色皮)的大蒜。在数大蒜的过程中明白了每个蒜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通过比较得出了大蒜也是有大有小,大小不一样的结论。孩子们发现围着柱子坐的大蒜蒜瓣小一点,它的宝宝就多,反之蒜瓣大一点,它的蒜瓣宝宝就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蒜的味道</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大蒜的外形特征有所了解后,孩子们运用多种感官与大蒜进行了亲密接触:眼睛看一看,小手摸一摸、剥一剥,鼻子闻一闻,有点臭臭的、尝一尝,有点辣……</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 指南》中提到,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在活动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的问题和活动时,在猜测、观察中寻找答案。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保护他们的童心,提供他们观察的机会,引发他们更有针对性的思考,促进他们更深入的进行活动。</p> <p class="ql-block">孩子的收获:通过数一数,孩子们发现围着柱子坐的大蒜蒜瓣小一点,它的宝宝就多,反之蒜瓣大一点,它的蒜瓣宝宝就少。</p> 蒜皮画 <p class="ql-block">见过蒜皮贴画吗?看,我们孩子们的艺术想象一点也不赖,蒜皮也不浪费,通过想象粘贴是不是更好看了呢!</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艺术的领域中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学习绘本故事</b></p><p class="ql-block"> 初步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孩子们都很好奇和期待大蒜的成长,为什么有些大蒜长得快?有些大蒜长的慢?</p> 巜蒜儿发芽了》绘本故事 <p class="ql-block">律动:奇妙的大蒜</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倾听绘本故事是孩子喜欢的活动之一,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强化幼儿对大蒜的前期生长过程为目的,让孩子去理解绘本故事内容,为后期的活动做铺垫。</p> <p class="ql-block">孩子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听了绘本故事后,结合儿歌孩子们都知道了大蒜一周之内的变化,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浇水,激发了孩子种植与照顾大蒜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种”大蒜</p><p class="ql-block">一起种大蒜</p><p class="ql-block">讨论种植大蒜需要什么?</p><p class="ql-block">👧妍妍说:“铲子”。</p><p class="ql-block">🧒欣昊说:“水桶”。</p><p class="ql-block">🧑祺祺说:“还有那个耙子,松土用的”。</p><p class="ql-block">🧒忻霖说:“泥土”。</p><p class="ql-block">🧑锐锐说:“还有阳光和水”。</p><p class="ql-block">🧒豪豪说:还要弄些草,可以铺在大蒜上</p><p class="ql-block">那我们就行动起来,开始种起来吧。</p><p class="ql-block"><br></p> 菜地里的蒜 <p class="ql-block">👶晨宝问:</p><p class="ql-block">👦彦博,你种过大蒜吗?</p><p class="ql-block">你知道怎么种吗?</p><p class="ql-block">我见过妈妈种大蒜</p><p class="ql-block">👧佳欣说:我种过</p><p class="ql-block">🧒艺博说:我家里也种了大蒜。</p><p class="ql-block">🧑柏宇说:我没种过</p><p class="ql-block">……</p> 种蒜初体验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种植的过程中,我们起初没有参与,让他们自己去种,在种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有好些孩子把蒜种反了,《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经验习得是在亲身经历后发展的,活动过程中,允许孩子去尝试一些我们以为错的方法,要比我们直接指导要来的真实。孩子的兴趣也是在实践中慢慢激发的,坚持让他们去探索,发现问题,寻找答案,从而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多给孩子肯定与鼓励,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p><p class="ql-block">在同伴之间学会相互经验分享后:孩子们学会了区分蒜头和蒜尾,明白了蒜尾在下面,蒜头要在上面,之前种错了的孩子纷纷检查,及时得到了更正。</p> <p class="ql-block">大家一起抱了些干草铺在了大蒜上面</p> <p class="ql-block">老师说:"刚种下的大蒜需要多喝水</p> 植物区里的蒜 种植十天后的大蒜 <p class="ql-block">孩子的疑问:</p> <p class="ql-block">霖霖天天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大蒜一点变化都没有,有点小失望的说道,为什么我的大蒜没有长出来呢?</p> <p class="ql-block">哈哈,我们的大蒜长的很好哦</p> <p class="ql-block">话题讨论:什么有些大蒜会发芽,有些大蒜不发芽?</p> <p class="ql-block">🧒琳琳说:大蒜可能没有充足的阳光吧!</p><p class="ql-block">🧑茹茹说:可能大蒜生病了</p><p class="ql-block">🧒琪琪说,大蒜会不会种反了呢?</p><p class="ql-block">👧欣欣说:可能我们的种子不一样</p><p class="ql-block">🧑妍妍说:可能它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发了芽的大蒜</p> <p class="ql-block">没有发芽的大蒜</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明白了不是所有的大蒜种下去都会发芽,植物是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种子的本身问题、种植方法、种植的盛器没有孔,浇的水过多无法排出、还有浇水的次数……等等都会导致它不一样的结果。</p><p class="ql-block">为安抚种蒜失败的孩子,提议让他们多点机会去照顾菜地里的大蒜,一起伴大蒜成长。</p> 蒜儿露苗 <p class="ql-block">在经过十几天的等待,孩子们终于等来期待已久的小蒜苗,个个都兴奋不已,争着吵着要给大蒜多浇水,还计划着怎么给大蒜施肥呢……</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指南》科学领域中提出:孩子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需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p> <p class="ql-block">两个月后的大蒜</p><p class="ql-block"> 在经历两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发现大部分大蒜都长到四至五片蒜叶了</p> 品尝大蒜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带孩子来到菜地:“孩子们,看着自己亲手植种的大蒜别提多高兴,都想采摘。个个都说想尝尝大蒜了“,哲哲说:“我想带一些回家!”……就这样剪出来的大蒜被宝贝们像珍宝似地带回了家,送进厨房,让爸爸妈妈做成了可口的菜肴和蘸料!‍</p> 孩子的收获 <p class="ql-block">种植活动就是亲近大自然的一种方式,教师创设种植环境,让孩子成为种植活动的主人,亲历种植活动,能让他们了解常见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懂得成长的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及收获的快乐。</p> 课程目标 <p class="ql-block">1.了解大蒜的生长过程,知道种植的方法,能参与简单的劳动,体验收获的喜悦。</p><p class="ql-block">2.学会定期的观察与记录,探索发现生命科学的奥秘。</p><p class="ql-block">3.初步了解大蒜的作用,能适量的吃蒜。</p> <p class="ql-block">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世界上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老师,它将万事万物都毫无保留的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摸、去发现、去探索。在孩子们观察大蒜与种植大蒜的活动中,他们从兴趣到探索,从认知到行动,让课程真正“活”起来。</p><p class="ql-block">延伸活动:被我们割去蒜苗的大蒜还会长大吗?</p><p class="ql-block">小蒜苗的成长情况又会如何呢?惊喜还在继续......</p>

大蒜

孩子

蒜瓣

幼儿

种植

教师

我们

发现

思考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