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寻真迹,邮影相映乐成趣

庚子夫

<h1 style="text-align: left;"><b>——透过邮票看祖国江山</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前言</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集邮,对我而言纯属个人爱好,至今已四十多年了,面对花花绿绿的邮票世界,经常沉醉其中……。每每看到票中那一幅幅祖国壮美的山河、人文、历史、古迹等展现在眼前,特别是中国古镇系列邮票发行后,更加让我时时涌动出要亲身经历到票中的那一个个实景中去,亲身走一走、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去感悟、体会和回味那票与实景的美妙之处,并以此把它纪录在镜头里永存。中国之大,虽然不可能都能走到、看到,但在有生之年我能走到哪、看到哪、就算哪......。</p><p class="ql-block"> 以下就是我几年来所走过的有邮票的地方并通过镜头所记的点点滴滴。</p>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邮票上的中国古镇</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江苏姜堰——溱潼古镇</b><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16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镇(二)江苏姜堰——溱潼古镇》特种邮票。<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国胜江南”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溱潼古称秦泓,隶属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坐落于苏中里下河地区,地处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旧有“犬吠三县闻”之说。溱潼一度临海,夏商时属扬州,春秋时属吴。这里水草丰茂,麋鹿“千百成群”,农民“不耕而作”。镇区四面环水,波光粼粼,环境优美,素有“水乡明珠”之称。溱潼盛产稻米、棉花、鱼虾、簖蟹,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溱潼古镇在地图上所处的位置。</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进入古镇口,首先映入眼睑的就是由出自溱潼的遥感、测绘专家李德仁所题写的“古镇溱潼”石碑。</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溱潼旧有八景之说,在清朝乾隆年间,苏州府教授溱潼孙家庄进士孙乔年,分别以八处自然景物为题材,题了七绝八首,景以诗传。其八景是: 东观归渔、南楼读书,西湖返照、北村莲社、花影清皋、禅房修竹、石桥明月,绿院垂槐。</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绿树禅寺”(即邮票图景地)在溱潼古镇示意图(上图红色圈处)的位置。</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在逛溱潼古镇时我曾多次翻开邮票图样让当地人指认地点,竟然许多人对此莫衷一是,我颇费一番周折最终才找到了邮票上那个场景名为“绿树禅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这就是(上图)溱潼八景之一:绿院垂槐之地,也就是要寻找的邮票取景地。</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我为此慕名而来,并以当天在其主题邮局在其纪念封票上盖上“溱潼”邮戳留作纪念。</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我在那里连续拍下了许多照片,尤其以这一张最为满意,图中的场景、情侣式的人物构成与邮票构图真个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对比见图)。<br></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绿树禅院,禅院以老槐而得名,老槐因禅院而成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山门的匾额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茗山长老所写。在“绿树禅寺”外景墙体上就挂有邮票图样的简介,这无疑会让邮友兴致大增。</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走进院内,可看到这倾斜歪出墙外的老槐树。千百年来人们对老槐树呵护敬重,树上挂满了红绳,年轻人来此祈求婚姻美满,老人们来此祈求健康长寿。</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从反向看过去,千年老槐树已从院内左墙上长长生长倾斜靠在人工加固的三根木桩上了,形成一道有趣的景观。</div> 院士故居。建于乾隆年间的深宅大院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正屋厅堂正中高悬一块金字匾额,上书“孝德永彰”,这是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褒赠给院士曾祖父李贞发的。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p class="ql-block">  厅堂西侧墙上悬挂着李德仁、李德毅、李德群三兄弟的照片和事迹图框。李德仁是航测、遥感和地理信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弟弟李德毅是我国军事电子系统的著名专家,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李家的私家花园“睿园”。 </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在溱潼镇内古树名木众多,有唐代国槐、宋代万朵古山茶、明代黄杨、皂荚、清代木槿,尤其是位于镇区这一古民居内的万朵古山茶,经国际、国内茶花专家论证,该古山茶始植于宋代末期,为名贵的松子品种,花开万朵,获称“神州茶花王”。</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溱潼八景之一:花影清皋。这是一棵种植于宋代的山茶,距今已有800年的历史,属华东山茶的园艺品种,名叫“松子”,是珍贵的古老品种,现为世界文化遗产。</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遗憾的是我们去时季节不合,没能亲眼看到盛开的山茶花。</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寂静的庭院</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郑板桥登水云楼题下“得来湖水烹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的名联</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在溱潼古镇,由于这里的民居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小巷九曲十八弯,最窄处仅可通人,巷端常设共门(春秋时称闳(hong)閈(han)——里巷门之意)一旦走进,如同进入神秘的时光隧道,往往让人摸不着北。<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摆放墙角处的部分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等。</p><p class="ql-block"><br></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千年的历史和千年的文化底蕴,构成了里下河地区溱潼小镇的独特风貌。传统的建筑格局、特有的人文景观、纯朴的民俗风情,令人神往、令人流连。</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四川宜宾——李莊古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因其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br></p> <div>  2013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镇(一)四川宜宾李庄》特种邮票。  </div>   李庄古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的特点。<div>  抗战时期,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内迁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林徽因、梁思成等云集李庄长达六年,梁思成在此完成了《中国建筑史》之作;林微因写下一首《十一月的小村》,描述了李庄古镇优美而充满诗意的乡村画面。</div> <div>  邮票图实景地——羊街一景老宅。其实这是一条很窄的小巷子,来往的游人较多,要取好这一景很是不便。很可惜所处位置的角度及没有合适漫步羊街撑伞的人儿与票吻合。</div> 较为正面的老宅景像。 反向的景像。保存较好的明、清古镇的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两旁多位清代建筑,风火山墙高耸,雕花门窗,古色古香。 当天盖上邮戳以示打卡。 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 陈列馆内景一角。 东岳庙,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由大山门、丙灵殿、玉皇楼、关圣殿、十二殿等建筑组成。<div>  抗战时期,内迁的国立同济大学设于此。</div> 院落间幽深的小巷。 旋螺殿,不用一颗铁钉,是榫逗斗拱全木结构,曾被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莫宗江称赞为“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 李庄特色之一:白肉及铺摊,比比皆是。 师傅正在切分白肉,这白肉既薄又大,味道非常的嫩、鲜、香。 热闹的古街巷,游人熙熙攘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贵州青岩古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因明朝屯兵而建镇,以青色的岩石而得名,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素有贵阳“南大门”之称。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颇具魅力。</p> <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镇(二)贵阳青岩镇》邮票——“赵理伦百岁坊”。它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是老人长寿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晨曦中的“赵理伦百岁坊”实景地。</p><p class="ql-block"> 我起了个早,赶到位于定广门前的赵理伦百岁坊,趁没人的时机找到与邮票图位置很相似的地方,一阵狂拍......,与邮票图别无二致。</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距赵理伦百岁坊仅10多米远的南门出口——定广门,穿过门洞又是另外一番景致。</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当天游玩百岁坊时,正巧现场有拍摄婚纱照的一对新人,这情景顺便也落入我镜头中。</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可爱逗人的“小主仆”二人。</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定广门外景。城门左右两边有逶迤城墙,上筑敌楼、垛口、炮台,全部用方块巨石筑就。</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这一漂亮的邮局地处定广门外,让我费了一阵时间好找。</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到邮局打卡盖戳邮寄纪念封。</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在这古镇里,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曾在青岩秘密居住过。<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信步走进一条叫做“背街”的小巷,立即感到一种强烈的时间和空间的莫大距离,青石板铺的路、青石板垒的墙,仿佛是一条石板制成的时空隧道。<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背街是青岩古镇上保存着最久的石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所用的石材是当地盛产的页岩又名千层岩,在没有水泥的情况下,当地工匠是采用了糯米熬成浆,加上生石灰和黄沙粘合砌成,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雨水冲刷依然坚固,成为了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裂痕斑驳的石阶,诉说这上下来往脚步留下的久远故事。</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这里曾拍摄过许多的电影作品,有姜文跟宁静主演的《寻枪》,新版《聊斋》等。<br></div> 《寻枪》电影海报,有兴趣的可找来看看哦......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在寂静的古巷里,一处暗红色的灯光透射出早起的人家一天生活开始了。</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万寿宫,这里的古老质朴也成为了一些影视的拍摄场所。<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青岩古镇中除了众多的寺庙,竟然还保留着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多种宗教和谐共处,形成其独特风格。<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小小古镇同时有古老的寺庙、肃穆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被人称为“三教并存”之地。<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在古镇上少见的西式建筑显得格外醒目。</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空无一人的古镇街巷与喧闹的城市形成强烈的反差,人的生活也会随之慢下来。</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夜幕下的古镇,一串串的灯笼望不到头,如同电影中的镜头,让人遐想连篇。</div> <b>(四)浙江宁海——前童古镇</b><div><b><br></b></div><div> 前童古镇位于浙江省宁海县西南。北依梁皇山(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记载的第一座山),南临白溪水,塔山、鹿山两景点缀东西,是一座山环水绕的江南集镇典型。<b><br></b></div> 前童古镇大门。(如入住镇内民宿,可由房东免费带入,省去门票哦)。 这是中国邮政于2013年5月发行的《中国古镇(一)浙江宁海前童古镇》特种邮票。 进入大门约20多米远就一眼看到邮票中的这一场景,太让人喜出望外了,这也是我在外探寻邮票实景过程中最容易的一次,但也是最不好拍摄的一次。多少次拍摄后才得到与邮票图中相似的实景。可惜只有洗涮的人,没有鹅鸭在水边悠哉...... 看,这就是我当时拍摄操作过程中的实图。好在水不深也不凉,为准确获得图像一致的画面,颇费了一番心思、周折,累累试拍多次,相机手机轮番上阵……才算了却这趟远行的心愿……这就是旅行中寻找的痛苦和快乐。 回头望过去就是古镇大门。 清澈见底的白溪水由渠入镇,使这里“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八卦水系,哗哗鸣唱,幽幽潜行,流遍家家户户,不是水乡,胜似水乡。 街径卵石铺就,屋基也大多为卵石垒成。街巷异常狭小,建筑异常密集,身处其中就如走迷宫一般。 前童古镇的夜色,也很迷人。 邮局盖戳打卡。 夕阳西下的鹅卵石街道铺印的长长身影,极其悦目。 街边商铺摆放的当地特产,在阳光映射下显出辉煌夺目。 老街两旁都是长板门面的店铺。紧邻老街是一幢幢至今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 在前童也是小桥流水人家,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景致。 童姓祖先按照八卦原理,把白溪水引进村庄,潺潺溪水挨户环流,人人可在溪水中洗菜净衣,家家连流水小桥,户户通卵石坦途。 古镇也有喧嚣的早晨,电动摩托来往穿梭于巷道中。 深居的古宅,显得深不可测。 梁枋门窗上满是雕饰,精巧的跃鱼马头墙和脊塑墙花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 前童没有沾染商业气味,保留了古镇那一份宁静和古朴。它还是已故油画家陈逸飞未完成的影片《理发师》的拍摄地。<div>两只小狗静静地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也许早已习以为常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