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山西晋城,老百姓常常称呼做小生意的人比较直白,一般直接称呼为“某某的”,比如卖鸡娃的,张箩的,换油的等等。</p><p class="ql-block"> 因为“补锅”在晋城方言中叫做“圪卢锅”。所以把补锅匠就被称作“圪卢锅的”。</p> <p class="ql-block"> 过去农村人做饭使用的都是笨重的生铁锅,这种锅长期烟熏火燎,层层脱皮,会出现小洞。于是产生了这种补锅匠人。现在多使用铝锅和不锈钢饭锅,结实耐用。修补锅也成了换锅底。所以,补锅这一行业逐渐消失在大众眼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街串巷的补锅匠,一般都要带两个小徒弟,徒弟负责收锅,送锅,推风箱打杂,师傅管掌火。</p> <p class="ql-block"> 补锅师徒一行早早来到村里,在村中间找一块宽敞的地方,开始支起摊,升起火来。他们的设备不多,最主要的是一个风箱和一个小火炉,外带一些锤子钳子之类的工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师傅在抓紧时间支摊,你看他先把风箱和小火炉位置摆好,用一根管子连接起来。生火,对于他来说很简单,抓一把麦秸塞进小火炉,点着,直接抓一些碎炭盖上去,火口处盖上一块铁皮,开始推拉风箱,风箱不大,老师傅只需一只手便可以随意推拉,而且推拉起来,很有节奏感,风箱发出“呲——啪,呲——啪”的响声,这时候的火炉先是浓烟滚滚,然后火苗冒起二三尺高,慢慢的火苗变小下来,他再加进一些小炭块,旺旺的炉火待用了。</p> <p class="ql-block"> 两个徒弟分头行动,在村里大街小巷呼叫着“圪卢嚎———锅嚎!”吆喝声响亮而悠长,特别是中间那个“嚎”字拖的很长,要按照音乐节拍来说,前面俩字占两拍子,这个“嚎”字会拖四拍子,最后“锅嚎”俩字为一拍。这样的吆喝声,我和儿小伙伴都会模仿的,有时闲得无聊就学着喊几声,弄的一些大人会误以为真,出来看见是我们,骂我们几句,我们悄悄的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徒弟衣服较破,灰头土脸,肤色黝黑,有时甚至光着上身。但是他的声音绝对高,而且,就这五个字还要不断的变换语调,让人听着不呆板。徒弟们在村里吆喝着、转悠着,会不断的收来一些破铁锅,有裂纹的,有漏窟窿的,有没脚儿的,一摞一摞摆在摊前。</p> <p class="ql-block"> 补锅操作就是三步,即烧铁水,用铁水补漏洞,刷石灰膏。火生好了,要在小火炉里放一个像我们的盐罐子样的小小坩埚,再把小铁块放在坩埚里,开始一直加温,直至坩埚中的生铁化为的铁水。这个需要一大会时间,风箱拉动起来,呲——啪,呲——啪,节奏很块。因为铁皮盖着火炉子,火焰从缝隙挤出,横向朝着四周喷射出来,颜色开始发红,慢慢红里透亮,越来越亮,亮的刺眼。师傅很有经验,看火焰就知道铁已经化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停下拉风箱,他左手拿一块潮湿的布垫子,在垫子上放一层潮湿的细糠。右手用铁钳捏着一把小勺子,小心翼翼的伸进火炉里的坩埚中,舀出一勺通红的铁水,倒在左手的垫子上,布垫子在他手中摇晃一下,燃起一股白烟,一个通红的铁水球球在上面来回晃动着,看上去真玄!</p> <p class="ql-block"> 他的右手已经拿起一个布卷的塞子,左手端着那红热的铁水球球,从锅底外按到铁锅的窟窿上,铁水透过窟窿会挤进锅内,右手的塞子赶紧顶上去,使劲按住,来回擦擦,锅里锅外冒起白烟,锅里的操作根本看不清楚,全凭感觉了。等白烟散去的时候,铁水经过冷却均匀的牢固的贴在锅底。再停一会儿,用一个笤帚圪朵蘸石灰膏,在补贴处抹几下。一个窟窿补好了,整个过程看着惊险刺激。</p> <p class="ql-block"> 记得那个时候补锅价钱不高,补一个锅窟窿也就一毛钱,有的锅裂缝太长或者窟窿太大,最多为两三毛钱。小孩子不关心这个,主要对那风箱感兴趣,箱子里究竟有什么机关,竟会有那么多风?趁他们师徒都忙着,悄悄用手指支起进气口的小板,里面黑咚咚,甚也看不清。凑过去推拉一下风箱把手,师傅发现了,大声说,“不敢乱拉风箱!”</p> <p class="ql-block"> “哼,有个甚了不起的,不就是拉个风箱?上次嘣爆米花的在这里,我还帮着煽过火呢!”心里想着,也不敢和师傅顶撞。于是,和几个光屁股的小伙伴说,走吧,这没意思!还不如嘣爆米花的呢。是啊,嘣爆米花的可有段时间没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