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巍巍地面站,悠悠三线情</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 一一15米地面站天线研制二三事(上)</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 图文/曾经沧海</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当我看见白色的卫星接收地面站天线那横空出世傲视蓝天的威武雄姿时,如同一颗石子扔进水面,心里会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卫星接收地面站”,这几个字第一次见诸于报端,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也许是始于那场震惊全球的尼克松访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我还是一个涉世未深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曾经与大家一样对它也是一无所知。但未曾想到的是,日后自己阴差阳错地居然会与它打上交道,並结下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神秘的黑匣子</b></p><p class="ql-block">还是让我们先将历史的指针重新拨回到上世纪的1972年2月21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尼克松总统的专机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尼克松刚走下飞机舷梯,随从官员黑格手拎一只小巧精致的黑皮箱,如影随形般地紧随其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晚,尼克松指着“黑匣子”告诉总理,他们当天的活动通过天上的卫星,随时传回远隔万里的美国,现在美国人民也在电视机旁看实况转播呢。这个被称作“黑匣子”的黑皮箱是什么?其实它是卫星接收地面站的终端。事后总理找到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得知现在天上还没有我们中国自己的通信卫星时,总理沉默无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当时由于我国没有类似通信卫星,仅靠微波传输黑白电视信号,其发展水平和电视普及率不知被美国和前苏联等发达国家甩出了多少条街?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迫不得已,只能与英美新闻社签订合同,每天10分钟,播出他们两社通过卫星传来的国际新闻,国人方能在当晚看到国际上当天发生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就在尼克松访华前几天,一架美国运输机降落在首都机场,卸下一只神秘的集装箱,里面是中国人从未见过的移动式卫星接收地面站。随后,这个地面站很快就组装架设在首都机场,其抛物面天线的口径为10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围绕着这台“10米卫星接收地面站”,在尼克松与周总理之间上演了一场堪称外交佳话:“尼克松慷慨赠送,周恩来婉谢买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来象卫星接收地面站这类设备,西方对中国是封锁、禁运和严格限制的。如果说尼克松破格赠送之举是为缓和中美关系的话, 那么,总理为了主权尊严花钱买下,再收费出租,在大国外交博弈中,总理为维护国家尊严,确实煞费苦心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包括我这名新兵在内的搞这一行的诸多工程技术人员,听后,无一不深感重任在肩,也更激发了他们之后急起直追的决心和步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者在厂调试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b> “331工程”与周理</b></p><p class="ql-block">也许我国的卫星通信事业,从尼克松访华的10米移动站那刻开始,就倾注了周总理太多的心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讲到周总理,不由我想起:1967年10月9日,周总理到我们学校——华中工学院,与院革委会负责人座谈。傍晚,在学校露天电影场接见全校师生。我因为坐在紧靠走道的位置上,恰巧周总理又是从这条走道去的舞台,所以我有幸近距离观察,不,就是从我身边走过。总理消瘦的脸上刮过络腮胡子处呈青色,就连须根都看得清清楚楚。总理用带苏北口音的普通话讲完话后,打着拍子领唱了《大海航行靠舵手》和《东方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4年5月19日凌晨,正是这位重病在身的周总理,在一封有关发展卫星通信的人民来信上作了批示。11天后的6月1日,我们敬爱的总理被迫住进了305医院,直到逝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总理批示,国家计委和国防科委起草了《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的报告》,经1975年3月31日召开的中央军委第八次会议通过,由叶剑英副主席签署呈送毛泽东和党中央。病榻上的主席逐字逐句看完报告,重重地画圈同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中央军委批准这个报告的日期是1975年3月31日,故将中国发射通信卫星这一工程,称为“331工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许有人会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不是在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成功了吗?当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殊不知,此“地球同步卫星 ”,非彼“东方红一号卫星”。无论发射难度、制造技术还是军事、民用价值等方面,都是第一颗卫星不能与之同日而语的。现在我们看到的电视节目大都是通过同步卫星上的转发器转发接收来的。因为此同步卫星的发射意味着我国的航天事业需进行又一次重大的但也是很艰难的突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指,如果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卫星是静止的;如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卫星是运动的。也就是说,同步卫星运动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4小时,运行速度是3.1公里每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在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之时,在西昌建设第二个卫星发射场的工作就悄然启动了。从大西北酒泉风尘仆仆而来的创业者又开进了大西南的群山之中。因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需要一个低纬度,酒泉那个地方纬度比较高,要想到赤道这个平面来就需花更多的燃料,所以在西昌这个地方又搞了一个卫星发射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诚如卫星制造出来,发射上天,要完成通信,还需有包括天线,发射及接收终端等的地面站。因此,15米卫星接收地面站毫无疑问是“331工程”不可或缺的分系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厂部分参与331工程人员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b> 信任与期待</b></p><p class="ql-block">15米卫星接收地面站是由四机部石家庄的19所设计的,系统设计抓总的是北京德胜门外四拔子部里的设计院。试制任务则落在刚刚筹建的四机部贵州083基地的几个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4191厂一一国家花巨资于1970年在西南边陲黔南大山深处开始新建,1972年初步建成的国内唯一大型天线专业制造厂,理所当然地承担了地面站的天线,:包括跟踪、驱动在内的天线座,馈电等部分的试制和最后的联试联调工作。能承接如此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对我们三线人的无比信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当时正处在建厂初期,尚不具备生产条件。但工厂不能“坐、等、靠、要”,而是“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也要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工厂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边基建边生产,先建生产区后建生活区等;严重缺乏人才,就从1970年新分配来的大学生中抽调力量,边干边培养,让他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没有熟练技术工人,就从东北铁岭,贵州贵阳、六盘水及都匀等地招收大批新学员突击送重庆老兵工厂培训实习,回厂后即上岗,或再以老带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2年12月,我从全厂最大的机械加工车间抽调到厂设计科结构组工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到设计科结构室,就委以重任,参与当时称之为“716工程”15米卫星接收地面站的研制工作,之所以叫“716工程”是因为从1971年6月就先期开始了此项工程的研制,1975年后统一改称为“331工程”。我分管天线座部分的试制工作。从此围绕“331工程”15米天线,我经常在都匀、北京和石家庄三地之间奔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四机部,北京设计院和石家庄19所的同事那里我听说了尼克松访华关于地面站的故事。19所搞设计的同事也专程去北京观看过那台移动式10米地面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4年4月8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东方红二号!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相隔了整整14个年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国内第一台口经最大的15米卫星接收地面站天线,在全厂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在全国有关厂家的大力协助下,于1976年就试制完成了。在我厂调试场,时任四机部部长的钱敏就是用我厂生产的这台地面站天线,通过租借别国的卫星频道转发器,破天荒第一次与北京进行了清晰逼真的视频通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此,在“卫星接收地面站”领域,我国实现了“零”的突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8年,这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米卫星接收地面站天线安装架设在河北省石家庄黄壁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67年10月9日周总理在华工接见全校师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