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也有个红石峡

大江

<p class="ql-block">  云台山,峡谷奇观。云台山的红石峡,被称为"自然界风景的精品画廊"。游过此地,也实为它的壮丽而震撼。</p> <p class="ql-block">  位于榆林城北的明长城脚下,有一条被千百万年河水冲开的峡谷,因峡谷两边的山石均以红色为主,故得名为红石峡。</p> <p class="ql-block">  这个红石峡属于历史名胜,史书记载和现存遗迹甚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它因地处边塞重镇,岩石的雕刻与保留的特性又极佳,也吸引了历朝历代的骚人墨客和边塞名将,岩壁上留有很多他们的字迹。</p> <p class="ql-block">  虽然两处红石峡的名称一样,但景区风格大相径庭,本篇记录的就是榆林这个红石峡。</p> <p class="ql-block">  红石峡风景优美,榆溪河从谷底流过,河边绿柳成荫,百花争艳。东西对岸红岩对峙,横峰侧岭,傲然挺立。</p> <p class="ql-block">  红石峡开凿始于宋朝,有近千年的历史。 峡谷中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现存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p> <p class="ql-block">  较大的石窟有圣母殿、大雄殿、观音堂、石佛殿、圆觉殿、睡佛殿、慈仁殿、小须弥殿、园沁殿等。</p> <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遭到破坏。现在窟内进行一些补充,但艺术协调性和历史跨度都有明显差异。</p> <p class="ql-block">  从石崖内登台阶而上,可以进到石壁上琢开的洞窟里。洞窟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入户的形式也五花八门,多数为古刹。</p> <p class="ql-block">洞窟内现存有一些壁画和少量的石佛雕像,工艺精巧,图案俊秀。</p> <p class="ql-block">  有的洞窟建在离谷底很高的位置,正面开门入户时需要攀岩,就以“地门”的形式从寺内通到峡底的榆溪河岸边,或以"天门"的形式从寺内直上山顶。</p> <p class="ql-block">  红石峡壁刻是最值得观看的亮点。东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多达160多块,好像书法展览,又像牌匾聚会,还似天然碑林。</p> <p class="ql-block">  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者达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真是文采飞扬,堪称壮观。</p> <p class="ql-block">  “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阴”、“雄镇三秦”等 ,刻画了地势的险要;“天外奇峰”、“翰海蓬莱”、“天开画图”、“天成雄秀”等,歌颂赞美了此景此境的优美;“中外统一”、“汉蒙一家”及蒙文石刻,反映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革命烈士刘志丹题刻的“力挽狂澜”和抗日民族英雄马占山将军驻榆时亲笔写的“还我河山”,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p> <p class="ql-block">  晚清将领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及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也颇有文采。</p> <p class="ql-block">  著名教育家、书画家,王森然先生书写“红石峡”三字刻镶于峡亭之上,为古迹增辉。</p> <p class="ql-block">  红石峡丰富多样的石刻,是岩壁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也是万里长城中罕见的文化浏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  红石峡东临镇北台,是明代修建的重要边关。红石峡即有御敌的天然沟壑,也为边关战士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p> <p class="ql-block">  镇北台处于榆林城北最高的位置,在台顶上不仅能看到明长城的长蛇绵延,还能看到红石峡的外景。</p> <p class="ql-block">  榆林的红石峡是塞上自然人文名胜。景区内榆溪河穿园而过,下游是驰名遐迩的红石峡石刻宝库,上游是榆溪河上最大红石峡北峡水库,东望万里长城的最大要塞——镇北台,西眺毛乌素沙丘,依山傍水,远离城市的喧嚣。在秀美的自然环境中融入历史人文,使人在观景中“触摸自然、感悟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