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出生在50年代,成长在六十年代,虽然生活清贫、单调。但是留在我记忆里也有很多的幸福、快乐、温馨、留念、感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们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几个月才有一次露天电影看,那时候放电影非常简陋,在空旷的地方支起两根大木棍挂上银幕,就成了一个露天电影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我们来说,看场电影简直就像过节,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先抢占地方,放场电影能吸引十里八里的群众。往往天一擦黑,男女老少倾巢出动,扛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凳子,涌到大场里等着电影的开演。偌大的场院里常常挤的水泄不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人孩子夹在一起,有站的,有坐的,吵吵闹闹,像一锅煮沸了的水。电影一开演立即鸦雀无声。在正式放映前,往往先放一段幻灯片,宣传当时有关的政策内容。附近有电影,我和小伙伴们成群结队的跑好几里路去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个年代放的电影都是革命战争题材的片子。而且反反复复就那么几个片子,有的电影片子看了不下七、八遍。连里面的台词都学会了。印象最深的影片有《地道战》《地雷战》《三进山城》《小兵张嘎》《南征北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又看遍了八个革命样板戏的电影。看完电影就跟着瞎模仿,不是用木头削个手枪别在腰间,就是用木扳子拉个大刀,弄个红缨枪。别说有的还做得有模有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忆那时候到电影院看电影,让我终生难忘,伍分钱一张电影票我们也买不起。小伙伴们总是想办法混场:一是入场人多时混在大人群中进场。二是捡拾废票拼接入场。入场后有坐位就坐,没坐位就站着看。遇到查票时,就玩捉迷藏游戏,查票结束,继续接着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那时候看场电影,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七十年代初,我家有一台上海牌收音机。听父亲讲是同事工作调动时,送给我家的,在当年家里有收音机的很少,有台收音机真的很幸福,可以听新闻、听革命歌曲、听样板戏。大家还记得“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节目吗?我们是听着孙敬修爷爷讲故事长大,他的“故事”伴随着一代人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有小说连播是我的最爱之一。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听过后总是觉得不过瘾,还会感到有许多的落寞,然后一边回味着当天的情节,一边猜想着下回书里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十年代后期,大多数家庭都有一台收音机,或台式,或便携式,收听广播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和生活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结,承载着最美好的童年回忆。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们买回一些小人书。有时我们给父母买东西,剩下一分,二分钱父母就没有收回,攒下钱也买小人书,久而久之积攒了不少。小人书有单册的,有连续成套的。有时会花几分钱,租小人书,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一看就是个把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还记忆犹新,晚饭后洗漱完,上炕看小人书,困了就睡觉。小人书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茂,画面生动而不失风趣,语言简洁而不失幽默,我们在小人书中吸取精神食粮和课本以外的知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粮本、粮票和各种票证,我印象最深刻。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一切都是按需分配,粮油凭粮本、粮票供应。粮票也是出差必备的票证,如果出外省需要全国通用粮票。所以,家家户户除了必须的户口簿外,还有按人头分配的副食品、日用百货、五金制品等各种票证。每人每年也就那么可怜的几张几两。粮油副食品本子是按月份计划供应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当快到月底时,我家的粮食就不够吃,那时在二道街有个议价食堂,每天限量供应仪价玉米面窝头,伍分钱一个,必须天不亮就起床,早早的排队买窝头去,去晚了就买不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月初推上自行车,拿上粮本和面袋到粮店排队买粮,按粮店当月杂粮和面粉的供应比例,粮食总能买得到。不过要想多吃点小麦面粉,还要找门路托关系凭粮票购到供应以外的粮食,久而久之,人情是很难馈还的,那时候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粮店去卖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爸爸妈妈们,整天为家中的生计含辛茹苦、日夜操劳,为了抚养孩子长大成人、为了孩子们的这张嘴,千方百计、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每年到十月末,秋菜上市的时候,每家每户大人孩子一起出动,往家里运白菜、萝卜、洋芋、腌上几大缸酸菜和咸菜,每家都有一个储存洋芋的地窖,以备漫长的冬天食用,以弥补粮食供应的不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候我们肚子饥饿,上山拾柴火时,口袋里常装这一盒火柴,和小伙伴们到生产队庄稼地里,洋芋下来烤洋芋、豆子熟了燎豆子、玉米棒子熟了烤玉米。玉米杆也是我们的最爱。农民收完玉米后我们就会蜂拥而至,每人砍一大捆扛回家放在门后面等着慢慢享用。不知你们吃过没?那种清甜可以把现在最好吃的水果甩出好几条大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然吃这些东西不花钱,但我们得偷偷去,有时候叫看庄稼的农民发现了,给撵个燕飞。有时候从地里回来没有把嘴擦干净,嘴上黑乎乎的。虽然没被抓现行,也会被看庄稼的人骂一顿了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季节,和小伙伴们会偷偷到果园里偷摘水果吃,看果园的人手拿长马鞭,一旦被发现扬鞭“啪啪”便摔,吓得我们四处逃窜。其实看果园的人只吓唬我们赶跑为止。在山上野生果也很多,如酸枣、杜梨、剪子、木瓜等都是最先吃到。现在的孩子可没这个福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小时候物质条件差,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玩具可言。吃的东西也比较简单。但我们业余生活却是丰富多彩,学习没有压力,精神上无忧无虑。所以,我们儿时所拥有的种种乐趣,也是现在的小孩所尝试和体会不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一路成长的过程中,首先要感恩我的父母,感谢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在那非常困难时期,是父母省吃简用,抚养我长大成人。让我从小就感受到幸福与甜蜜,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长大成人,走自己的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2年12月19日重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