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路,是西太行的一条项链

浪迹天涯

<p class="ql-block">  山西壶关的西太行山有两条户外圈里经典的线路 —— 大猫路、小猫路。我之前对这两条线路并没有多少感知,之所以来完全是冲着天生桥来的,直到走完了行程才完全颠覆了以前的认知。天生桥固然美,但不是全部,还有万佛寺、女娲洞和英姑峡,这些如同散落在大山各处的宝石,被大猫路、小猫路给串联了起来,戴在了西太行的脖项上。</p><p class="ql-block"> 说起猫路,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猫才能走的路,之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亲自走完了之后,感觉不是这样的,至少不完全是。我觉得应该是猫着腰走的路才准确,因为无论是大猫路还是小猫路,全程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需要猫着腰走的,盖因山路不光陡峭,还非常窄,使人不得不手脚并用,贴着悬崖峭壁像猫一样行进。当然,还有无数的灌木丛和石洞也必须猫着腰才可通过,所以,这才是猫路应有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太行山绵延八百里,贯穿了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从南到北人们习惯称为南太行、北太行、西太行和东太行,大、小猫路位于西太行。无论南北还是东西,太行山的显著特点就是巍峨峭峻,壁立万仞、深沟险壑,与东西走向的秦岭在华北大地上呈T字形交叉,形成了北方的一道天然屏障。所以,太行山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承载了太多的象征和寄托。</p> <p class="ql-block">  猫路建于何年无从考证,但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一说杨六郎率领的宋军被辽军围困在了如今的鹅屋顶上,危难之际六郎抽宝剑把横亘在眼前的大山劈开一道裂缝,一只猫从缝中蹿出向山外跑去,于是杨六郎率部沿着猫跑的路冲出了重围。</p><p class="ql-block"> 传说归传说,但这条呈70度仰角,最宽处六十公分,最窄处仅二十公分的绝壁石阶山路自古就是壶关桥上乡通往鹅屋乡的必经之路。就是现在虽然有了宽阔的盘山公路,这条猫路依然是进山的捷径。</p> <p class="ql-block">  走到这里,必须弯下你尊贵的腰如猫一样才能得过。</p> <p class="ql-block">  以这种方式走猫路至少占了整个路程的三分之一。虽然不太雅观,但安全起见还是这样稳妥。</p> <p class="ql-block">  一路之上这种形似摞饼的岩石比比皆是,而且越走越奇特直到英姑峡达到高潮。</p> <p class="ql-block">  走在猫路上不光要留心脚下的悬崖绝壁,还得注意头顶上的危岩落石,特别是雨季,常常有松动的山石落下。</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此,总有箭扣长城的感觉,不同的是一个修在山脊上,一个建在绝壁上;一个用于防御,一个用于交通。</p> <p class="ql-block">  几百米的路程落差就近百米,陡峭程度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此处不知何名,按形状我称其为驼峰,这开始有喀斯特地貌的特征了。</p> <p class="ql-block">  突兀的巨石拔地而起,站在上面拍个照还是挺拉风的。</p> <p class="ql-block">  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之上不乏成片的苇丛,经深秋的冷风一吹,颇有萧瑟之感。</p> <p class="ql-block">  还有这殷红的栌叶,虽然尚未形成规模,但也有红一叶则寒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太行山上的怪石林立,但不是江南秀气的那种,而是显得很刚毅,线条粗犷,这点很像北方汉子,豪迈奔放,傲骨迎风。有的像宝塔,有的似擎天之柱,还有的就像屠龙剑锋直刺苍穹。</p> <p class="ql-block">  英姑峡的地标英姑岩。关于英姑岩有许多的传说,比较大众一点的说法是英姑的丈夫战死沙场,不知信息的英姑久盼丈夫不归,时间长了就化做了一尊岩石立于峡谷之巅,翘首远方。类似的传说在民间有许多,遍布大江南北,比如阿诗玛,比如孟姜女,再比如刘三姐等等,无非是寄托了人们的一种愿望罢了。 </p><p class="ql-block"> 你心里有谁看着就像谁。</p> <p class="ql-block">  立在峰顶俯瞰英姑峡,山峰林立沟深壑险。有人说在这里抬头张家界低头九寨沟,既能看到犹如张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又可欣赏如九寨沟般的千沟万壑,这话说的挺贴切。</p> <p class="ql-block">  置身美景之中只有点赞的份了,啥也不说了。</p> <p class="ql-block">  天生桥位于猫路顶端鹅屋乡北一公里处,是横跨在两山之间的天然石桥。桥面宽四米左右,拱高二百八十余米,跨径五十米,远望如洞开的石门。走在上面俯视两百多米的峡谷,恐高的人定会两腿发软、头晕目眩。</p> <p class="ql-block">  万佛寺是一座建在山尖上的庙宇,小庙不大却供奉了众多的佛像,由于年久风化和人为损坏,现在尚存八百余尊。据说鼎盛时期有大小佛像近万尊,故名万佛寺,这座山也就称为万佛山。别看寺庙的规模不大,也没有专职的和尚尼姑,但香火十分旺盛,庙前还有戏台,想必是庙会时唱戏之用。</p> <p class="ql-block">  万佛山十分的陡峭,现在加装了金属护栏上下方便多了,过去可是要手脚并用才行,比猫路还要惊险。</p> <p class="ql-block">  小猫路的末端是女娲洞,该洞是数亿年前形成的天然溶洞,位于一面巨大的绝壁之上,距崖底有二十多米,洞长百余米。</p><p class="ql-block"> 洞中寒气逼人,如果是夏季一定是个清凉去处。沿崖壁穿行在洞中,每隔十来米就会有一亮窗,省却了照明的灯火。有的洞壁上还滴落着山水,应了山高水长的成语,仿佛整个崖壁就是一块巨大的上水石。</p> <p class="ql-block">  女娲洞的下方有一暗流溶洞,据介绍此洞与山另一侧的紫团洞相通,水由此喷涌而出,形成峭壁瀑布。由于水的流量比较大,站在崖下的潭边耳闻水声轰鸣,十分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  水出女娲洞继续向下流,又在不远的断崖处形成了壮观的瀑布群。</p> <p class="ql-block">  这巨大的轰鸣声犹如万马奔腾,又似天河落凡间。</p> <p class="ql-block">  水流到这里显得温柔了许多,也优雅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愉快的旅行总是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两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但所见到美丽山川、激流飞瀑却会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或许还会来第二次、第三次,这是个值得再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谢山河户外的精心组织,感谢同行伙伴的相互照料,感谢搭档传奇的图片支持。</p><p class="ql-block"> 期待再次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