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故事多

分田到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当前,我们国家越来越先进的网络通讯,让人民群众的通讯联络更加方便快捷。当年从北京赴陕西延安农村插队的许多老知青,也在各自的朋友圈中,和曾经的知友、校友、工友联谊交流,即获取了更多的信息开阔了眼界,也给晚年生活增添了乐趣。</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今年9月底,我新加入到北京知青《陕北情群》,结识了许多新老知友,这一天,转到群里的一帖美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好评,我点开欣赏,原来是当年延安知青赴京汇报团的一部分在京人员,前几天举办了一场"纪念知青汇报团赴京50周年”的庆祝活动,这帖美篇展现了当天的热烈场面,十分精彩。</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 <b style="font-size:22px;"></b><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b style="font-size:22px;"></b><b style="font-size:18px;"><i><u></u></i></b><b style="font-size:22px;"><u></u></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当年汇报团中的许多成员,后来陆续参加了工作,天各一方,许多人已有四、五十年没有见过面了,当得知这次隆重的纪念活动时,许多老团员当天从各处赶来,有40人参加了这次活动。</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老朋友们久别重逢,喜悦之情难以言表,说不完的知心话。</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亲切的问候,热情的交流,回忆起许多难忘的往事。</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演出队的老伙计们可能正在商量即兴表演的事情吧?</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展示组的老伙伴今天只来了三个代表。</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汇报组的成员也只是来了一部分,当年他们都是知青中做出过优异成绩的代表。黑白照片展现了他们年青时的风采。</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的汇报团是由汇报组、展示组、演出组三个团队组成的,共有115人,50多年过去了,已有不少老团员因病去世,这次的聚会更加显得弥足珍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栗建国大姐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她的简历,图片上方可以看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罗燕军大姐是当年汇报团的副团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酒飘香,举杯同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的纪念活动中,到场的演员们参照着老照片,回忆起当年的演出剧情,即兴发挥展示才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当年表演《小八路见到了毛主席》的5位演员,今天全都来齐啦,真令人感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年同台演出的两个小青年,现在相逢乐融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延安儿女迎复电》,看到老照片,当年的老演员十分激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延河畔上的女石匠》,让人回忆起当年无数女知青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劳动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两双布鞋》,难忘军民鱼水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参加活动的老知青们,每人收到了一壶甘泉酒厂生产的《知青酒》,不忘延安故乡情,品尝美酒细回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看着美篇中一幅幅节目剧照,不由的想起50年前的那一天,我在延安大礼堂亲眼看到过这个知青赴京汇报团圆满完成任务后,回到延安给各界群众举行的汇报演出,当时的反响非常热烈,一票难求。演出当晚,礼堂内座无虚席,就连两边的过道都挤满了观众,这些观众都是站着几个小时观看了演出,那时的知青演员个个青春靓丽,人人朝气蓬勃,节目编排精彩,演员满怀深情,精彩的演出不时引来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汇报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深受延安各界人士的好评,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隔50年后,汇报团的这些成员再相聚时,都已是满头白发的七旬左右的老年人了,他们的这次纪念活动为广大知青带来了美好的回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美篇中,我看到了几位熟悉的身影;周秀华大姐是我参加收集知青名录信息活动时认识的,周大姐对人和气办事认真,是个为知青办实事的热心人;罗燕军女士当时是延安知青中的先进典型,也是当年赴京汇报团的副团长;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在美篇中看到了栗建国大姐,在69年11月延安地区知青积代会上,我听过她的讲用发言,71年7月我招工到了延安汽车修理厂,厂里组织团员学习时,我看到过延安地区团委发放给各单位的宣传文件,其中就有栗建国大姐先进事迹的材料,因材料中讲述的故事感人,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次看到美篇中的栗建国大姐,还是留着50多年前的发型,依然是那样朴素端庄,平易近人,也让我忍禁不住,在《陕北情群》里,向群友们讲述了发生在栗建国大姐身上的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个故事在群友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知友鼓励我把故事的内容再写的完整一些,让更多的读者看到,这也是对知青岁月最好的回忆。我觉得知友们的提议很有道理,发生在知青身上的真实故事,如果被遗忘,也就失去了知青经历过的一份宝贵的认知升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细节我已记得不太清楚了,如果写出的故事与事实不符,岂不是会让知情人产生误解吗?我忐忑不安的联系到周秀华大姐,让她帮我联系到栗建国,核对一下我所讲的故事是否真实。周大姐听明原委后,非常爽快的联系到了栗建国,栗大姐看了我写在《陕北情》群中的那一小段故事,先是肯定了确有其事,但又指出有些细节与事实不符,她用语音和周大姐交流了很长时间,告知了事情的全过程。周大姐听后很受感动,认为这确实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好故事,应该让更多的知青知道,当年陕北老区人民是怎样关心照顾北京知青的,老区人民用质朴的行动,显现出对知青最纯真的爱心,这样的好故事不应该被埋没;周大姐向栗建国大姐说明了我准备写出这个故事的想法后,栗大姐表示理解,但反复叮嘱,一定要突出老区群众对北京知青的付出和关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周秀华大姐细心的把栗大姐的每一条语音转换成文字,合并整理出一篇文稿,发给栗大姐核对,栗大姐认真的修改后,又把修改后的文稿发给了周大姐,周大姐最后又转发给了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看到栗建国大姐写的回忆文稿时,被里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住了,一口气看完,觉得这是亲历者的切身经历和感受,不需要做任何加工,就是最真实的好故事!因此我把栗建国大姐的回复文稿,原封未动的附加到我的美篇之中,全文如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以下文字是按照栗建国大姐的口述整理出来的文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骑车摔到沟里的事还确实发生过,时间是1971年,不是69年11月。我们小组的知青干的都非常好,大会上介绍一般都是介绍他们的事迹,我不记得讲我骑车摔到沟里的事儿。当时是到县里开会,骑车就是想连夜赶回村,没有扛树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次是到县里开会,因为从县上到我们村70里,路很熟,所以骑车往回赶,一个坡就往下冲,因为天黑看不清路,前一段时间刚下过暴雨,路冲断了,所以一下子就连车带人冲到了沟底,当时我觉得脸好像一下子就肿起来了。上牙和下牙一咬,下嘴唇的肉就咬的连着一点儿肉了,血和泥都混在一起,当时自行车也顾不上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沟底我用水洗了洗嘴上的泥巴。不是跑到老乡家,因为当时我在沟底,要爬一个坡才能到村里,那个坡已经被洪水冲得很光、很滑,我爬了好几次都没爬上去,后来费了很大劲儿才爬上去到了村里。因为搞过活动,老乡都认得我,后来来了不少人,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想办法,村里和公社医疗条件都不行,只有到县医院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村叫梁庄,从梁庄到县城还要走60多里山路,所以,一方面是老乡太辛苦,再就是一个小时走十里路的话,也要六个小时,还抬着人,可能用的时间会更长。当时我就说老乡太辛苦了,可能时间太长也接不上了,我就说干脆剪了算了,可是当时老乡都不同意。有的就提出骑驴去,可是我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了。老乡就把架子车拉来,铺上很干净的被子,让我躺在上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过河的时候,由于山洪把大块的石头都冲在河床里边,所以架子车就不能走,老乡就趟着水抬着我过河,当时确实不是生拉硬扯,也不是什么事后的编撰,当时看到那种情景,我不由得想起我母亲说过的一件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抗日战争期间,她参加了新四军,有一次住在老乡家,遇到敌人来搜查,老乡把她藏在自己家的夹墙里。敌人反复逼问,这位大娘至死不说,最后就被敌人枪杀了。所以,老乡是用生命保护了我的母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我受伤,老乡徒步要走那么远的山路送我到县医院,过河还要抬着我,他们就是这么默默地付出着。因为和老区人民的朝夕相处,看着他们祖祖辈辈就是这么默默地劳动、辛勤的付出,而且战争年代他们把生产的小米支援前线,送儿子上战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这样的付出和奉献也没有索取过什么。战争年代是这样,当年我们插队,他们又是这样地关爱,所以和老乡的这种感情不是空的,都是经历了这些事情所产生的。正向美篇中所说的,从他们身上能够汲取无穷的力量,延安精神是我们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由这件事发点感言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到原来那件事上,老乡用架子车拉着我走了20多里山路到了公社,公社到县上路稍宽些,老乡就在路上拦了一辆汽车,汽车又开了40多里,到了县医院,我的运气还比较好,遇上了医院医术最好的医生,她说再晚来就接不上了,所以她用很细的线给我缝了15针,而且恢复的很好。所以这次汇报团团友聚会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发现,这个事的经过就是这样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以上是栗建国大姐的回复文稿,这个故事我虽然有印象,但事情的细节部分我已记的不是十分清楚了,现在,当时的整个过程,经过栗建国大姐的回忆,让这一个充满人间大爱的故事,完整的呈现出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网络把老知青们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传阅精彩的美篇,重温了悠悠岁月中难忘的往事,延安老区人民和北京知青结下的深厚友谊,会永远铭记在老知青们的心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撰文:王文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照片资料来源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10月19日</b></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王文田(网名分田到户),生于1952年5月28日,原北京市月坛中学68届初一学生,69年2月到陕西省延安县下坪公社李崖窑大队插队,71年7月招工到延安汽车修理厂任木工,92年2月调回北京,现在北京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