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秋节国人注重月饼,广式、苏式品种繁多。上月友人赠我月饼,三个小巧精致的月饼让我爱不择手,月饼图案有人有花,感觉是用印糕板手工制作,一直舍不得吃,放至今日。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机械模具也不是没有可能。</p><p class="ql-block">我喜欢印糕板,也有人称之为印糕模、糕模、糕板,是民间做月饼、糕点的模子、是民间雕刻的一个品类。2011年12月的一个星期日,首次随南汇收藏协会去嘉兴市考察学习,偶然在月河老街看到古玩摊贩叫卖,老物件里有印糕板,上有吉兽祥瑞、花鸟虫鱼、历史传说、故事人物、福禄寿等等。反相的图案,手工的雕刻,历经岁月的沧桑感扑面而来。中国民俗里喜事、丧事、祭祀、踏青,或是逢年过节、不同场合都有应景的印糕版做成的糕点,年少时,外婆家的亲戚除夕经常会带来印糕,食之可口,印象深刻。我想印糕板上的图案千姿百态,形状各异,虽经岁月侵浊,仍韵味不减。这一行将消失的木刻物件不也是艺术品吗?不也是收藏历史吗?</p><p class="ql-block">说干就干,我几乎收完了当天月河老街上所有的印糕板。</p><p class="ql-block">通过查资料,知道了印糕板历史颇为悠久,最早记载“月饼”一词的是南宋的《梦梁录》,到明清时代月饼已遍布全国,《熙朝乐事》记载:“八月十五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携湖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还知道了木料大多选用上乘的沙梨木、油杂木、白桃木、龙眼木。。。印糕板还有一眼、二眼、三眼。。。我最多收有10多眼。还有许多名称“龙凤呈祥”、“年年有余”、“节庆有余”、“平升三级”、“连生贵子”“桐叶长春”。。。发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印糕板,周边国家日本、马来西亚、越南、韩国...都有它的行踪。</p><p class="ql-block">我的收藏渐渐多了起来,我的台湾朋友黄先生赠我10多块日本印糕板、好朋友陈先生从澳大利亚掏来了英国产的巧克力模板、张先生赠我古镇掏的老糕模。</p><p class="ql-block">8年前的一个重阳节,我与嘉兴文化馆长张觉民、杭州大学教授杨光宇联袂在浦东新区南汇博物馆举办印糕模展览,有历史介绍、视频放映、实物展出,并有月饼品尝、反响强烈。</p><p class="ql-block">收藏的印糕板在增多,看品相、年份、特色...我的要求也在提高,大多是清代民国时期的老物件,从全国来看,收藏印糕板的藏家数量极少,随着印糕板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收藏印糕板,不也是收藏历史、收藏乡愁吗?</p> <p class="ql-block">杭州名企知味观出产的月饼</p> <p class="ql-block">日本介绍印糕板资料</p> <p class="ql-block">二眼印糕板。桃型</p> <p class="ql-block">一眼印糕板,年年有余。</p> <p class="ql-block">双凤戏珠</p> <p class="ql-block">桃型</p> <p class="ql-block">有文字印糕板</p> <p class="ql-block">8眼印糕板</p> <p class="ql-block">10眼印糕板</p> <p class="ql-block">英国产巧克力模</p> <p class="ql-block">日本印糕板</p> <p class="ql-block">日本荷花印糕板</p> <p class="ql-block">香蕉糕模</p> <p class="ql-block">日本印糕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