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期盼了十多天的第二次语文组课例研究,终于在10月20日这一天迎来。中午一点,参与本次课例研究的老师们便于中心小学集合,对本次的课堂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方向把握。对于原来第一次听课准备上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p> <p class="ql-block"> 语文组课例研究第二次课堂展示正式开始,本次课堂教学是有杨志玉老师带来。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上,杨老师用丰富的语言,精心的准备将学生们带回了那圆明园最鼎盛的时刻,众星捧月的布局、包含世界各地风景名胜的建筑、以及那最豪华、最大的文物收藏,使得同学们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最后的毁灭使得全体学生对英法联军的罪行深恶痛绝!他们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更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少年人的一份担当,一份责任。</p> <p class="ql-block"> 一课结束,各位观察员就本次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方丽娟老师就课堂上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指出:本节课上教师的资源上,大多都是使用视频和图片的方式让同学进行理解,可以适当加上资料卡让学生去寻找答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p><p class="ql-block"> 邱梦欣老师主要观察的方向为教师在本堂课上行为观察。她指出本节课上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较少,课堂互动上没有落实。</p><p class="ql-block"> 陈智慧老师主要观察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及成效。她指出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比较合理。学生活动占了本堂课的75%。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效果良好,完成了大部分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徐志真老师以学生角度观察了整堂课的完成。认为本节课学生参与度很高,对于整堂课的设计十分合理。带领学生能一步一步学习整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课堂教学结束后,我们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了解更加深刻,对于如何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也有了自己的方法。利用课例研究观察单,从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指导,让老师们能够发现问题,吸取经验,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善和调整,从而提高自己,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