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携一缕金秋的暖阳,闻一路丰收的喜悦。在这个洋溢着丰收喜悦的金秋时节,为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浓厚教学教研氛围,促进城乡教师的不断成长。10月20日,海口市琼山区张明山工作室成员,在张明山副校长的带领下来到海口市琼山区龙塘中心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龙塘镇中心学校、旧州镇中心学校、云龙镇中心学校,红旗镇中心学校以及相关科任老师。</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在王菊美老师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 张明山副校长为本次活动发言。</p> 活动一: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本次展示课由梁丁尹老师和龙塘中心学校四(5)班的同学们一起来学习。</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执教《王戎不取道旁李》的第一课时,梁老师以任务单形式,利用多种朗读形式,有层次地让学生读通读顺读懂课文。教给学生学习古文的学习方法。</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年轻有活力,教学设计巧妙。用她亲和的教态、丰富的语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和谐互动,课堂生动有趣,启发性感染性强。</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根据任务单,整堂课都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能把握好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任务单,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都参与到活动中。</p> 活动二:评课 <p class="ql-block"> 周小花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节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的课,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整节课中梁老师,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多种形式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善于语言鼓励学生。</p> <p class="ql-block"> 漆书卉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 老师的教:</p><p class="ql-block"> 1.本节课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为理解文本进行了铺垫,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p><p class="ql-block"> 2.启发式引导的教学贯穿整节课,例如教师抓住文本中三个“之”字,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用法,包括联系生活实际和关注注释等等,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文言文找到了秘诀。</p><p class="ql-block"> 3.教师设计课堂练习,当堂检测,尝试背诵,做到一课一得。</p><p class="ql-block"> 学生的学:</p><p class="ql-block"> 1.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教师设计了自主讲故事、指名复述故事,培养了学生的语用意识。</p><p class="ql-block"> 2.习得学习古文的方法。随文学习如何读懂古文学生也由此感受到文言文的文本特点,培养了学生的文本意识。</p><p class="ql-block"> 小建议:创造性讲故事要有抓手和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地方加入动作、神态、语言方面的描写,让学生讲的更生动,也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周喜燕老师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 一、预习充分,别往的作业设计</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指出,课前可安排学生有针对性对新课文进行预习,培养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及处理信息能力。提问学生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意在印证检验预习效果。双减政策下减少作业量和用时,这就要求提高课堂效率。现在提倡除书写作业外,还可以适当安排综合实践作业,预习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二、关注错误资源,及时纠正。</p><p class="ql-block"> 三、善于借助教学资源,培养孩子朗读能力。</p><p class="ql-block"> 四、借助注释,生生互动探讨。</p><p class="ql-block"> 五、学以致用,全方位实践。</p> 活动三: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椰博小学吴实老师做专题讲座《问题导学 任务驱动 ——构建高效课堂》</p> <p class="ql-block"> 一、自主学习</p><p class="ql-block"> 二、合作探究</p><p class="ql-block"> 三、交流质疑</p> <p class="ql-block"> 吴实老师通过自身的经验,向我们分享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在“双减”下应如何应对。课堂上分别设计好“任务单”“达标单”“强化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p> <p class="ql-block"> 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活”起来,就需要教师努力点燃孩子情感和智慧的火种,让学生喷发出思维的火花,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充分发挥了优质资源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搭建了城乡教育联系的桥梁,促进了课堂教学的研究,引领了教师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策划:张明山</p><p class="ql-block">编辑:黄丽芳</p><p class="ql-block">审核:张明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