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见一湖而知江南。这一湖,说的就是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南部的天目湖,拥有山水园、彩蝶谷、中国茶岛等诗意天成的精华所在。距山水园不远处,是峰峦起伏、一望无垠的南山竹海。这一湖一山,组成了5A级的天目湖旅游景区,是被誉为“江南明珠、绿色仙境”的中国精致山水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2021年国庆假期中,我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溧阳,乘船巡游大湖,坐小火车穿行竹海,美美地饱览了一番江南的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 车进景区,正当午时,与上海的初现秋意相比,这里尚是暑气蒸腾,烈日炎炎,手机上显示的即时温度是36℃。比天气更热的是游客人气,事先订好的餐馆也要排队等位,连停车位也一时难以寻到。</p> <p class="ql-block"> 天目湖形成于民国初年,百余年的斗转星移,起初的小水库已变成320平方公里的浩渺湖面。碧绿的湖水与绵延的天目山余脉相揉和,山拥水,水映山,水色天光,钟灵毓秀。</p> <p class="ql-block"> 大巧若愚的湖区大门,让我多看了几眼。因可一揽湖光山色而命其名为山水园,更透出一种匠心独具的写意。</p> <p class="ql-block"> 游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穿行,两岸群山枕水,湖岛翠峰倒影,轻风徐来,令人心醉神迷。</p> <p class="ql-block"> 沿岸山丘和湖中半岛、小岛有众多景点供人游览观赏。龙兴岛上就有龙兴古寺、古井、古宅等,而且很难得地保持着原生态。外孙女妙妙身体小有不适,坚持着陪我游玩,清冽的泉水让她有点小开心。</p> <p class="ql-block"> 彩蝶谷、精灵园等景点大多是人造景观,对孩子们颇具吸引力,而我等可免门票的游客则兴趣缺缺,当然这些游乐项目确实使整个景区变得鲜活灵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 果然名不虚传!伫立在天目揽胜的观景台上,我禁不住心中暗叹。天目揽胜是天目湖山水区最负盛名的观景点。虽然已近落日时分,烈日余威尚存,我随着游人拾阶而上,终于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登上湖区的制高点。极目远眺,只见晴空万里,长天寥廓,无边的湖面上烟波浩渺,远山近树,历历在目。微风拂面,通体爽泰,持续几日的热伤风竟霍然而愈。畅快之余,记起明代诗人袁宏道在游天目湖后曾说“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而今身临其境,方知袁公的确所言不虚。</p> <p class="ql-block"> 天目湖白茶久享盛誉,湖岛上、湖岸边,大小茶场随处可见。得益于这一资源,景区在茶文化上做足了文章。辟出的中国茶岛上,茶文化广场、茶博物馆、江南茶村、茶品街市,洋洋大观,既便是不饮茶的游客也往往会勾起购物欲来。</p> <p class="ql-block"> 不过,我对茶岛上的天下第一壶产生了些许疑惑:前两年我去过浙江长兴,在中国贡茶院那里见到过一个硕大的茶壶,水流从倾斜的壶嘴中不断地淌出,标牌上标明的就是天下第一壶。听说贵州什么地方也有个天下第一壶。不知能否定个标准,将这些“天下第一”排个顺序,不能第一,第二、三也不错嘛。眼前的这只茶壶容积为2.7吨,不知够多少人品茗?</p> <p class="ql-block"> 天色向晚,游人们陆续向外走去。我一边贪恋地环顾园中美景,一边喑自将这瑰丽的湖景与印象中的画面做着比较。</p> <p class="ql-block"> 记不准拍过多少次日出日落,这次拍的天目湖落日真的很美。有点后悔没带相机来,华为手机总抵不过单反。</p> <p class="ql-block"> 暮霭沉沉,我们来到镇上就餐。上午乘车5小时来到溧阳,下午又在山水园游览了几个小时,着实有些疲惫了,原计划的泡温泉只好取消了。不过温泉小镇的美食却是要好好品尝一下的。这时我才知道,原来中午已品尝过的黑米饭竟不是黑米做的:是把乌桕树叶捣汁来浸泡白糯米,然后煮成饭,当地人称为乌饭。粒粒乌黑晶亮,吃起来软糯香滑,满口生津,是溧阳常州一带的特色美食之一。</p> <p class="ql-block"> 身在景区,自然珍惜时间。在预订的民宿中一夜酣睡之后,简单用过早餐便迳直赶到南山景区。许是稍早了些,连景区的服务区都一片寂静,人影稀疏。</p> <p class="ql-block"> 景区入口,映入眼帘的是两把巨扇,高十余米,阔四十多米,我断定这是“天下第一扇”无疑。这扇形大门足以成为南山竹海的标志性建筑。走上前去,渐渐看清扇面上刻的是古人的咏竹诗篇。目力所限,郑板桥的诗只能看清几个字,但是我大致能记起该是那首:“谁家新竹破新泥,昨夜春风到竹西。借问竹西何限竹,万竿转眼上云梯。”</p> <p class="ql-block"> 进入竹海,可以看到这里楠竹密布,呼吸着带有竹叶味的新鲜空气,感觉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 抬头望去,只见竹影斑驳,遮天蔽日。一阵轻风吹来,竹叶飒飒做响,这来自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让人屏气聆听,神游天外。</p> <p class="ql-block"> 观光小火车,穿行竹海;地面缆车,深入密林;架空索道,漫步竹尖。这些不只是精典的游览项目,现代化的代步工具还节省了体力,更在快速的光影转换间,让我领略了南山竹海的浩瀚壮阔,大气凌然。</p> <p class="ql-block"> 爬到理想的高度,总要付出一些辛苦。</p> <p class="ql-block"> 吴越弟一峰,是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界之地,海拔508米,也是游人必至的打卡地。为何是弟一,而不是第一?肯定不是笔误,我猜忖着。应该此峰不是吴越地区最高的,只是小弟而已;又或是峰上土壤贫瘠,只长树而不长竹,故而去掉竹字头?我问了在峰顶兜售饮品的小贩,她笑而不答。</p> <p class="ql-block"> 这口祈福钟重达二点一八吨,不知当初是怎样运到峰顶的。据说钟声可以声震三省。</p> <p class="ql-block"> 何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是我此时之感也。三万五千亩的翠竹,莽莽苍苍,大气磅礴,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几年前我去过一次浙江安吉的中国大竹海,那片竹海因拍摄电影《卧虎藏龙》而驰名,当时让我这个不曾见过竹海的东北人慨叹不已。而今眼前的南山竹海,以它的浩瀚博大、内涵深邃更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据说陈毅、栗裕、谭震林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一带打过游击,现在的人们很难想像出当年的战斗场景。等把这些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清理出来,南山竹海会更具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谁也想不到,在这崇山密林中竟然掩藏着一个明清古村一一鸡鸣邨。听说村里公鸡报哓声三省都能听到,故取名鸡鸣村。村口的这座木牌楼建于清朝中期,距今约2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转过牌楼,是一条不长的古商业街,从街两边的店铺看上去,能大致揣测出三二百年前小街的容貌。</p> <p class="ql-block"> 掩映在竹林中的古村,无法看清她的全貌,一如她的形成史。一般认为,是相邻三省的老百姓为了躲避战祸或匪患,零星躲入这密林之中。久而久之,由散居变为聚居,石室茅屋也逐渐为青砖黛瓦所代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进步,一个集苏、浙、皖风格和民俗为一体的鸡鸣村形成了……</p> <p class="ql-block"> 村中古戏台还在,台前空地上游客们在观看狮王表演。</p> <p class="ql-block"> 金宅,明清古居,颇有徽派的儒道大家之风。外部轮廓比例和谐,青瓦白墙,给人飘逸、明快的美感,体现了徽州民居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看到一处高大墙壁,近看竟是“大夫第”。破损的门窗,陈旧的家俱,也不知是否为前朝遗物。据我所知,大夫官职始于先秦,沿续到以后各朝历代,多为职高权重者,甚至可位列中枢。而到有了鸡鸣村的明清时期,一般指中下级的政府文职官员。不管官大小,高山密林中的鸡鸣村能出个大夫,已是老大不易。只惜这大夫第中,没有任何可供参详的文字资料哪怕一块标牌,大夫何人,究不得而知。不过从府第的荒凉破败,大体可推测出房主几代人的生活况味,不禁让人生戚戚,感叹岁月不居。</p> <p class="ql-block"> 循着指示路线,不远处是一座圆形拱门,并未标明门名。竹影婆娑中,我恍然觉得这是一短促的时光隧道。竹海茫茫,岁月如诗。鸡鸣村的村民在时代的推移下,早已迁居,只遗留下空村一座,数百年的沧桑,只化做一片翠绿,阵阵山风。</p> <p class="ql-block"> 竹文化和寿文化是南山竹海两大并重主题。“寿比南山”,是人人会说的祝福语。景区巧借地名之利,辟有寿泉、龟寿池、寿星广场、寿比南山等多处与寿相关的景点。这座南山寿翁头像高12.8米,纯铜制作,后面的照壁上有66种不同字体的寿字。据说景区中总有100种寿字,构成南山竹海百寿图。但无论是谁,充其量只能找到99个,那另一个呢?</p> <p class="ql-block">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静湖,是两山对峙中的一泓碧水。静湖翠影,是南山竹海的唯美景点。乘坐在静湖竹筏上,竹篙轻拨,湖水泛波,欣赏着山水相接的景色,可谓动静皆宜,犹如身在仙境。</p> <p class="ql-block"> 在竹海游览半日的光景,却不觉得怎么累,估计是竹海富氧的缘故。由于妙妙下午要到常州赴同学之约,只能在静湖边挥别南山。再来溧阳的可能性不大,但那水一一天目湖,那山一一南山,却一定会长存于我的记忆之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回到上海家里休息了几天,又想起了在溧阳吃过的乌饭,便在百度上搜索,以为能如法泡制,喂一下馋虫。没想到,乌饭的由来和传说故事竟那么多。乌饭做法倒是查到了,却做不成。各位看官如兴趣,不妨查查看。</p><p class="ql-block"> 2021年国庆长假后于上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