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风采---《纪念70届赴农场五十周年(2)》(未完待续)

liujm

2021年10月17日下午,70届赴农场50周年纪念大会在东港大酒店隆重举行!<div><br></div><div> 1971年10月17日,上海铁路中学100多名70届毕业生赴上海市五四农场十一连(1973年底新成立五七农场,为三连)。挥手间,50年过去。农场生活、经历和追寻纯真梦想的足迹,依旧刻骨铭心。从来不需要想起,却永远不会忘记。 </div><div>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美好季节,五七农场三连190多人欢聚一堂,共同见证70届赴农场50周年这一人生旅途的标志性站点,共同分享半个世纪“甜酸苦辣”。<br></div> 奚珊珊等农友在纪念大会上表演——舞蹈“秋梦” 签名墙 会场一角 部分70届展示赴农场五十周年纪念章和荣誉证书。 奚珊珊等农友表演----舞蹈《英雄赞歌》(有部分在卢浦大桥下排练的场景) 荣誉证书样张 <font color="#ed2308">值此您赴上海市属国营农场50周年纪念日之际,感谢您收藏此枚纪念章。<br><br> 这不是一枚普通的纪念章,她是一枚承载着数十万上海农场知青满怀青春热血、围垦拓荒、战天斗地足迹的历史勋章! <br><br>  知青的岁月好像一坛酸甜苦辣酿就的酒,五十年的珍藏,越陈越香醇。(摘自荣誉证书)</font><br> 部分70届农友 志愿者协调小组召集人刘建民为奚珊珊团队颁发《知青风采奖》荣誉证书。 <font color="#ed2308">颁奖人特别说明:五七农场三连作为建制单位早已不存在,颁奖纯属民间、自娱自乐、精神鼓励。但是志愿者协调小组对奚珊珊团队和农友们的评价是真诚的。有时民间评价确有含金量。</font><br> 志愿者协调小组召集人刘建民为沈克思颁发《创意创新奖》荣誉证书。 沈克思因病住院委托赵文干领奖 (说明:2018年11月8日,五七农场三连在月亮湾农庄隆重举办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 旗袍礼仪队迎接农友们前来参加纪念活动 崔钊11号刚出院,医生嘱咐脚不能落地,崔钊说服了夫人并获得夫人的支持!今天在赵文干、曹建川两位农友的帮助下坐轮椅来到会场。有农友献上献花、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敬意! 张启亮准备笛子独奏节目 其他演出节目预告 舞蹈组农友整装待发 农友交谊舞互动节目<div><br></div><div>五十年前,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满怀激情,播种理想,放飞梦想。五十年后,我们有了“夕阳红”的美誉。百花盛开春色满园固然美丽,硕果累累的秋色更有丰收的喜悦。共忆知青岁月,再次放飞梦想。五十年同行,五十年友谊,芳华犹在,友谊永存。<br></div> 备注:未完待续 附:2021年7月5日起在农友微信群征集(发表)《我身边的知青故事》53篇,是五七农场三连纪念70届赴农场五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br><br>1、《那一天》(7月5日)--马三林<br>2、《在一起》(7月7日)--马三林<br>3、《沈克思的两个创意》(7月10日)--刘建民<br>4、《克思,模子》(7月10日)--马三林<br>5、《农友情相互牵挂》(7月10日)--吴金山<br>6、《沃土》(7月11日)---马三林<br>7、《五十年农友情续写新故事》(7月12日)--刘建民<br>8、《跨越半个世纪的纪念(部分老照片回放)》(7月13日)--马三林、刘建民<br>9、《三遇魏才根》(7月16日)---崔钊<br>10、《感谢有你》(7月17日)---胡钟妹<br>11、《农场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地方》(7月17 日)--奚爱珍<br>12、《泥城印象》(7月18日)--马三林<br>13、《一次泥城挤车回上海的难忘经历》(7月19日)--张忆军<br>14、《怀念农友王世平》(7月20日)--胡钟妹等<br>15、《五十年联谊会背景图草案征询意见》(7月21日)--志愿者小组<br>16、《肉的回味》(7月22日)---马三林<br>17、《天涯若比邻》(7月23日)---丁黎英<br>18、《农友“说书先生”》(7月24)---徐建平<br>19、《为节目组展示后知青时代风采点赞》(7月25日)---崔钊、沈克思<br>20、《沈为:用镜头记录后知青时代》(7月26日)---刘建民<br>21、《老知青曹春熙,你现在还好吗?》(7月27日)---陆敏华<br>22、《怀念老同学王德亮》(7月28日)---吴金山<br>23、《采购年货杂忆》(7月29日)---马三林、孙民权<br>24、《(泥城逸事)诚信不需要证据》(7月30日)---崔钊<br>25、《让我感动的农友摄影师》(7月31日)---陈慧芬<br>26、《“神拍”沈为》(8月1日)---徐伟萍<br>27、《我自豪,我曾是一个兵!!!》(8月1日)---陈明红<br>28、《情同手足六姐妹》(8月2日)---胡钟妹<br>29、《部分农友70届赴农场40周年纪念日“老照片”回放》(8月3日)---刘建民<br>30、《农友诗词三首》(8月4日)--- 翁伟良等<br>31、《 50年前镜头留下我们初到农场身影》(8月5日)---马三林<br>32、《我与九斤黄》(8月6日)--崔钊<br>33、《2007部分农友重返农场(短视频)》(8月7日)---刘建民<br>34、《串门》(8月8日)---马三林<br>35、《七排记忆二三事》(8月11日)---刘建民<br>36、《我们的付出终会出彩》(8月14日)---王秀英<br>37、《农事四首》(8月21日)---翁伟良<br>38、《半只月饼》(9月21日)---马三林<br>39、《让歌声更嘹亮》(9月26日)---马三林<br>40、《笔记本的故事》(10月5日)---马三林<br>41、《秋日趣谈》(10月6日)---马三林<br>42、《关于翁伟良一诗词的讨论》(10月7日)翁伟良、刘建民、江锡廟等<br>43、《姑苏行》(10月8日)---马三林<br>44、《歌声阵阵奏凯歌—合唱队排练纪实》(10月9日)<br> --- 王丽群、曹建川等<br>45、《我与沈为二三事 》(10月10日)---崔钊<br>46、《农友话语暖心窝》(10月11日)---马三林<br>47、《配乐诗朗诵(我们这一辈)》(10月12日)---陈慧芬<br>48、《在水一方(视频)》(10月13日)---丁黎英<br>49、《一次乌龙的报警》(10月14日)---崔钊<br>50、《走进“五十庆典”闹猛的一天》(10月15日)<br> --- 胡钟妹、七巧云、袁永庆、王慧华等<br>51、《话说农场食堂》(10月16日)---马三林<br>52、《在水一方—写在农友五十周年庆聚会召开之际》<br> (10月17日)---马三林<br>53、《“五十庆典”农友诗词进行时》(10月17)<br> ----陆敏华、王咪、胡明芳、阿华、郑巧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