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宝宝的吃喝拉撒,每一样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尤其是宝宝的便便情况,今天宝宝大便没有啊?便便什么颜色的啊?我想每个新手妈妈都被宝宝的便便问题难倒过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宝便秘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宝拉肚子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宝拉绿便、白便、黑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便便大有学问,次数!性状!颜色!今天我们一次性搞清楚!</p><p class="ql-block">便便次数</p><p class="ql-block">宝宝大便正常次数根据宝宝的喂养方式、喂养次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宝宝大便正常次数要分为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两种来考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母乳喂养的宝宝,正常大便是外观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有一股甜酸气味,但不臭,无明显粘液,偶有颗粒样奶瓣或微带绿色,每日3-5次,有的小儿每日排便也可达6—7次,但每次量不多,性状也好,体重照常增加,营养状态很好,这不是病态,不需要任何处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淡黄色或土黄色,质较硬,干燥成形,往往不粘污尿布,如奶中糖多则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正常每天排便1-2次或隔1-2天一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各种食物的增加,大便就逐渐与成人相同。</p><p class="ql-block">便便颜色</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正常便便的颜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宝宝刚出生时:深绿或者墨绿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宝宝出生12个小时以内就会主动排便,但早产儿例外,因为胃肠功能相对较差,所以一般会比正常胎儿略晚。这个时候婴儿的粪便是比较稠的,带有粘性,但是没有臭味,一般呈墨绿色。妈妈们大可不必担心,这其实是正常的颜色,因为这时候排出的粪便主要是由宝宝在子宫内吸入的羊水、脱落的组织或细胞所组成的。另外,宝宝这种排便状态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如果喂养条件比较好的话,3日左右宝宝就会正常排便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宝宝进食母乳后:金黄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宝排完胎粪之后,大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颜色上由绿色向黄绿色过渡,最后变成金黄色;形状上由粘稠变为稀薄糊状,有的还伴有颗粒,总体上比较均匀。</p> <p class="ql-block">这是因为宝宝所吃的母乳中有一种可以刺激肠蠕动的物质——寡糖,因此这个阶段宝宝的粪便不会出现很硬的状态,也没有泡沫,但是可以闻到酸腐味,每天排便的次数会比较多,一天四五次算是比较正常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宝宝进食配方奶时:土黄或者金黄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宝如果是吃配方奶的话,粪便颜色会淡于金黄,以土黄色多见,甚至会发绿,妈妈们同样不要担心。市面上很多奶粉都添加了大量的铁,以保证孩子能够得以吸收,如果孩子无法充分吸收,铁质就会被排出,致使粪便颜色变为绿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颜色变化是其中一个表象,妈妈也可以观察到宝宝的大便开始成型了——膏状,同时宝宝大便也没有那么频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宝宝进食辅食时:变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宝宝不再单纯依赖母乳或者配方奶,也就是开始进食其他食物的时候,宝宝的大便颜色会发暗,跟成年人有些类似,有时甚至跟食物的颜色相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正常的便便颜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红色</p><p class="ql-block">(1)鲜血与大便分离,只是在粪便表层,或者表现为排便后有新鲜的血液自肛门流出。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很可能是宝宝有某些肛肠疾病,建议去医院就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粪便形似果酱的红色或者颜色稍且伴有红色脓液。这种情况同样提示相关病变,如阿米巴痢疾、肠套叠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粪便带有已化脓鲜血,且呈粘液状。某些带病细菌是引起这种血便的元凶,如空肠弯曲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黑色柏油状</p><p class="ql-block">这种大便有个典型的特征:亮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宝宝患有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或者慢性胃炎的话,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显现黑色的是硫化亚铁,其形成原因是血红蛋白与硫化物发生化学反应,颜色发亮则是肠液在硫化亚铁刺激下过度分泌的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黑色的大便都提示胃肠疾病。像宝宝如果吃了很多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血,服用其他一些中成药还有炭粉、铋剂等也会有这种情况,但稍有不同的是,这种黑色大便不会发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灰白色</p><p class="ql-block">宝宝出现这种大便一般是两种情况:胆阻塞或者是饮食不当。前者要及时就医,后者多是由于摄入的糖太少或牛奶太多引起的,在饮食上适当调节就好。此外饮食不当引起的灰白色大便质地较硬且味臭。</p> <p class="ql-block">4、绿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大便颜色为浅绿色,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大便颜色为深绿色,多是消化不良的表现,建议给宝宝口服点助消化的药物般来说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偏酸性,正常大便略呈绿色,有时会混杂一些白色颗粒。只要宝宝吃奶好,精神状态良好,并且体重增加,则属于正常现象。奶粉喂养儿若排出绿色大便,则表示肠的蠕动加速,或肠道有炎症,为腹泻的一种象征。</p> <p class="ql-block">5、颜色鲜亮</p><p class="ql-block">当宝宝的饮食中脂肪占比偏高的话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大量的脂肪酸在肠道堆积,使得肠粘膜受到刺激,进而加快肠蠕动的结果。这种大便除了颜色鲜亮以外,还很滑,不会黏附在马桶壁上。</p> <p class="ql-block">6、深棕色泡沫状</p><p class="ql-block">宝宝比较喜欢甜味食物,因此可能进食的糖类或者淀粉类比较多。由于这两类食物有助于促进酵解,所以就会出现泡沫。</p> <p class="ql-block">7、水状、豆腐渣状或者碎蛋花汤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三种大便状态都是肠炎的表征,其中水状大便不排除食物中毒的可能。蛋花汤样大便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引起的,这时候妈妈可以带宝宝的大便到医院做个轮状病毒的检测,就能够很准确的判断是否是轮状病毒了。</p> <p class="ql-block">8、臭气熏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些宝宝的大便经常有刺鼻的臭味,让妈妈们很是头疼。其实这与饮食关系密切,通常是宝宝吃的食物中蛋白质太多所致。众所周知,胃酸是有助于消化的,但是过量的蛋白质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使胃酸的酸度大为降低,因此所吃的蛋白质就无法被宝宝较好地吸收,这些消化不完全的蛋白质被肠道里的益生菌分解,排出体外,刺鼻的味道就产生了。</p><p class="ql-block">宝宝大便颜色异常怎么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密切观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察的方面主要有2个:宝宝的进食和排便的频繁程度。如果宝宝表现得比较开心,而且吃饭也没有异常,并且大便频率没有明显增加的话,基本可以放心了。而一旦宝宝出现频繁大便的情况,建议立即就医。</p><p class="ql-block">2、转变喂养方式</p><p class="ql-block">当宝宝出现上述任意一种大便异常时,作为家长就要注意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再让宝宝吃普通的辅食了,流食应该成为首选,等宝宝恢复以后再正常进食。如果宝宝出现脱水情况的话,就要去医院给予相关营养补充。</p><p class="ql-block">3、注意用药</p><p class="ql-block">宝宝拉肚子的时候,很多妈妈会选择喂食抗生素,为了及时止泻甚至会加大剂量。但是这样做容易让宝宝的肠道菌群受到破坏,如果服用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的药物如乳酶生、婴儿健脾散的话,必须向专业医师咨询过才可以。</p><p class="ql-block">4、具体情况具体分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宝宝不同的大便颜色,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如粪便呈水状、豆渣状,一般就是肠炎的表现,必须立即去医院就诊;如果宝宝的大便味道刺鼻,就要在日常饮食中降低蛋白质比重;如果宝宝的大便是颜色鲜亮油便,就要减少宝宝脂肪的摄入等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便便性状</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辨野义己博士指出:“排便时毫不费力就可以排出的粪便,才是好粪便的首要条件。”</p><p class="ql-block">所谓排便毫不费力,指粪便几乎不需要力气就可排出,排便后肛门干净,也没有什么异味,这种含水量约有80%的粪便就是健康的粪便,显示出肠道的健康状态。如果粪便含水过多,看起来像在拉肚子;或者粪便含水量太少,容易诱发便秘,这些都不是健康的粪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攒肚≠便秘</p><p class="ql-block">攒肚是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孩子2~3天,4~5天,有的甚至于1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待到排便仍为黄色软便,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p><p class="ql-block">而婴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指大便干燥,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消化不良是婴儿便秘常见原因之一,一般通过饮食调理可以改善。饮食调理包括,改吃不含棕榈油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p><p class="ql-block">攒肚的孩子虽然几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这就是攒肚与便秘的区别的关键之所在。</p><p class="ql-block">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p><p class="ql-block">宝便秘,拉不出便便,肚子不舒服造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调整宝宝的饮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工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因此要注意奶粉冲调的方法和比例,两次喂奶之间要给宝宝喝一些水,如果天气热流汗比较多,要额外增加喂水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p><p class="ql-block">判断宝宝是否便秘,要看宝宝每天的吃奶量是否有变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果宝宝已经有一两天天没有拉便便了,但吃奶量跟平时一样,不哭不闹,没什么好担心的,只是人家现在还没有粑粑哦,只是攒肚子了而已。但如果不怎么愿意吃奶了,而且总是烦躁哭闹的话,很有可能是宝宝便秘,拉不出便便,肚子不舒服造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调整宝宝的饮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p> <p class="ql-block">人工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因此要注意奶粉冲调的方法和比例,两次喂奶之间要给宝宝喝一些水,如果天气热流汗比较多,要额外增加喂水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训练排便的习惯不容忽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婴儿从3—4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3、按摩腹部和肛门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妈妈可以经常帮宝宝做一下腹部的按摩,可以促进消化和肠道蠕动。适当地按摩宝宝肛门口,能引起生理反射,促进宝宝排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开塞露通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婴儿便秘经以上方法处理仍不见效,可以采用开塞露通便。使用时要注意,开塞露注入肛门内以后,父母应用手将两侧臀部夹紧,让开塞露液体在肠子里保留一会儿,再让孩子排便,效果很好,但此方法不宜常用。</p> <p class="ql-block">5、切忌滥用药物治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吃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便秘。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中药可以适当应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尤其注意切忌滥用导泻药,常服这类药,会使肠壁活动依赖于药物,导致功能失调便秘反而更加严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宝腹泻</p><p class="ql-block">如果宝宝突然出现便便的次数比平时多,质地比平时稀薄,甚至出现水样便,像是从屁股里喷射出来一样。这些可能就是婴儿腹泻的症状,通常还会伴有不爱吃饭、肚子胀痛等肠胃不适症状了。</p><p class="ql-block">1、生理性腹泻:母乳中含乳糖较多,大部分乳糖被皮肠道内的乳糖分解酶分解后产酸、 产气刺激肠道,使大便呈腹泻状,泡沫状排出。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p><p class="ql-block">生理性腹泻既不是消化道感染,又不是消化不良,故无需药物治疗,加强婴儿的护理,及时更换尿布,清洗臀部,并涂抹护臀膏,防止臀部皮肤发红,甚至局部感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病理性腹泻:发生在夏天的多为大肠杆菌性肠炎或痢疾,发生在秋冬季的多为病毒性腹泻。病理性腹泻除了有腹泻的表现以外还可以有发热、脱水甚至其它器官的一些损害。当不确定是不是病理性腹泻,可以去医院做一下大便检查,粪便检查异常时,要遵医嘱进行调理。</p><p class="ql-block">3、母乳性腹泻:是由于母乳喂养而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当发生腹泻的时候,要首先排除疾病的可能。</p><p class="ql-block">母乳性腹泻具有明显的特点,这种腹泻一般每天大便3-7次,大便呈泡沫稀水样,气味有特殊的酸臭味,便稀微绿,有泡沫和奶瓣,有时甚至还带有条状的透明粘液。腹泻时婴儿没有发热,没有明显的痛苦与哭闹,婴儿精神活泼,食欲良好。如果腹泻时间长则有可能导致生长停滞、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治疗。</p> <p class="ql-block">警惕婴儿腹泻并发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脱水和电解质紊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方面,宝宝身体内的水分、钾、钙、铁、磷等无机盐随着腹泻一起流失,另一方面宝宝胃肠功能被破坏导致厌食。若长时间处于这样的不良状态,就容易引起脱水并打破体内电解质的正常状态造成钾、钙、钠、镁离子含量偏低或偏高的电解质紊乱。表现为皮肤干燥、抑郁、昏厥、抽搐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病毒性心肌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病毒性心肌炎通常是因为感染病毒而得,其中引起肠道感染的病毒则为最常见的一种。所以,虽然只是宝宝腹泻,但也有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的隐患。一旦病毒入侵心脏,情况严重则会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甚至休克、猝死。所以爸爸妈妈不能大意,一旦宝宝发烧、头痛、胸闷、心悸就要送往医院,防止病情继续加重。</p> <p class="ql-block">3、肠套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岁以下的婴儿是发生原发性肠套叠的主要群体。当宝宝腹泻时,肠道就容易处于高频率的活动状态,导致肠道蠕动紊乱,没有规律,从而导致肠管一节套一节,阻碍了肠道中食物的正常吸收与通行。这样的恶性循环必然对宝宝不利,容易使宝宝呕吐、腹痛、排泄物带血等,爸爸妈妈要多加注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营养不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宝宝腹泻期间,宝宝的进食量难以控制,营养不良往往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食物的摄取量偏高则会导致暴饮暴食,偏低则会吸收不足,长时间如此,宝宝的身体就会处于营养不良的亚健康状态。导致一系列不利于宝宝正常发育的后果,如精神不振、发育缓慢、心理偏激等,当身体的体抗力下降,各类疾病也随之缠上身。</p> <p class="ql-block">婴儿腹泻怎么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调整饮食,少量多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若宝宝的食物是母乳,则继续用母乳喂养,而考虑到母乳后半部分有较多的脂肪,建议喂食的前奶多于后奶,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蛋白质而非脂肪。若宝宝的食物不是母乳并开始添加辅助性食物,则要对其进行控制,选择平和、细软、少油、易消化的食物,通过少量多次的办法减少进食量,必要时在短期内停止给宝宝喂食辅食,使用腹泻奶粉等。等腹泻结束后,也要循序渐进,慢慢恢复常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外用药物代替抗生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各类细菌感染和其他微生物感染,抗生素虽然能够有效治疗,但遗留下的副作用却让人胆寒,更何况有的婴儿腹泻的病因与细菌感染没有一点关系。婴儿肠道内的菌群生态系统还较为脆弱,抗生素的使用极有可能杀害有益菌群,不仅不能有效治疗腹泻,还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危害。</p><p class="ql-block">3、补充水分,避免油腻</p><p class="ql-block">在宝宝腹泻期间,及时为宝宝补充水分是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水分的流失凶猛而快速,如果宝宝长期处于脱水状态,则会阻碍身体正常新陈代谢,情况将会变得非常不利,宝宝也很难恢复过来。</p><p class="ql-block">妈妈可以给宝宝喂一些胡萝卜水或宝宝平时爱吃的低糖果汁等,避免脱水。除了补充水分,还要补充营养,不要因为宝宝拉肚子就什么也不给吃,粥、土豆泥、熟苹果泥等都是宝宝可以消化的食物。而一些油腻的食品脂肪含量过高,宝宝既没有胃口,也不能消化,容易造成宝宝负担,对于这类食物则要做到真正禁食。</p> <p class="ql-block">4、母乳哺育,预防腹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宝宝来说,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是全方位的,足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而其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系统,提高抗病力。并且母乳的温度适宜,新鲜洁净,质地均匀,容易消化,可以缓解婴儿腹泻,与止泻药相比更加安全健康。新妈妈若能坚持用母乳喂养宝宝,相信宝宝腹泻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身体素质也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