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人民日报公布不合格家长行为自查表!为了孩子,请耐心看一看!

美友36024876

<p class="ql-block">  “双减”正式落地已经一个半个月了,一个新的时代到来。</p><p class="ql-block"> 从前的教养,可能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今的“双减”,让家庭教育回归原本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家庭要扛起育人的重担,家长是怎么教的,孩子就会怎么学。</p><p class="ql-block"> 为此,《人民日报》总结了一份不合格家长行为自查表,请自查:</p> 一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父母教育的八个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你给孩子挖了几个</b></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父母只顾挣钱不陪孩子。</p><p class="ql-block"> 父母就算赚得金山银山,没有教育好孩子,总有一天被坐吃山空。</p><p class="ql-block">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为了赚钱错过了孩子的教育,就耽误孩子一辈子。</p><p class="ql-block">◇第二个:父母看不到孩子的错误。</p><p class="ql-block"> 父母总觉得孩子是完美的,哪怕他犯错闯祸,都觉得只是小事。</p><p class="ql-block"> 但孩子犯错不能随便原谅,不及时改错,孩子将是非不分。</p><p class="ql-block">◇第三个:父母拿孩子跟别人比较。</p><p class="ql-block"> 父母认为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家孩子比较。</p><p class="ql-block"> 被父母瞧不起的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很低,还会怨恨父母。</p><p class="ql-block">◇第四个:父母所说的话都是对的。</p><p class="ql-block"> 专制型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不能说“不”,更不能反抗。</p><p class="ql-block"> 在父母的监控下,孩子得不到理解也不愿意倾诉,会变得很孤独</p> <p class="ql-block">◇第五个:父母不上进不严于律己。</p><p class="ql-block"> 父母只会向孩子提要求,却从不要求自己,自己不求上进,却要孩子考状元。但教育是言传身教的事业,父母给不了好的示范,就会让孩子染上坏习惯。</p><p class="ql-block">◇第六个:父母对于孩子没有信任。</p><p class="ql-block"> 父母对孩子做的事、说的话都持有怀疑态度,有时还会通过打骂逼孩子认错。</p><p class="ql-block"> 总是被怀疑的孩子,做什么都容易泄气,很难获得健康的成长。</p><p class="ql-block">◇第七个: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p><p class="ql-block"> 有些父母,自己过得不如意,逼着孩子有出息,给孩子定过高的目标。</p><p class="ql-block">孩子被迫承受父母的期望,也承受了过重的压力,一旦失败就容易崩溃。</p><p class="ql-block">◇第八个:父母一直忽视孩子情绪。</p><p class="ql-block"> 很多父母只会批评、责备孩子,不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其实就是在伤害孩子。孩子的心灵很脆弱,当负面情绪越积越多,总有一天会爆发。</p> 二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家庭教育的十把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你对孩子使了几把</b></p> <p class="ql-block">◇第一把:过于保护,导致孩子无法独立。</p><p class="ql-block"> 从小被过度保护的孩子,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失去了动手的机会,孩子会越来越依赖父母,即使成年后也无法自立。</p><p class="ql-block">◇第二把:过于宠溺,导致孩子性格缺陷。</p><p class="ql-block"> 长期被溺爱包围的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宽容让步。做什么都有父母代办,孩子就会变得懒散,不守纪律,时常闯祸。</p><p class="ql-block">◇第三把:过于迁就,导致孩子娇蛮任性。</p><p class="ql-block"> 父母太迁就孩子,会让孩子学会要挟父母,变得自私、无情、任性、缺乏自制力。</p><p class="ql-block"> 孩子进一步,父母就退一步,再不约束,将来可能无恶不作。</p><p class="ql-block">◇第四把:过于唠叨,导致孩子叛逆对抗。</p><p class="ql-block"> 没有孩子喜欢被唠叨,他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不受信任,于是就通过叛逆来证明自己。</p><p class="ql-block">◇第五把:过于关爱,导致孩子不懂珍惜。</p><p class="ql-block"> 父母过多的关心与关爱,会让孩子觉得理所当然,因为从未失去过,所以也不懂珍惜。</p> <p class="ql-block">◇第六把:过于严格,导致孩子讨厌学习。</p><p class="ql-block"> 严是爱,宽是害,但太过严格的教育,会压抑孩子的成长。</p><p class="ql-block">在高强度的管控下,孩子找不到对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厌学。</p><p class="ql-block">◇第七把:过于奢侈,导致孩子好逸恶劳。</p><p class="ql-block"> 父母给孩子太好的生活环境,会让孩子不懂珍惜,也吃不得一点苦。</p><p class="ql-block">◇第八把:过于节俭,导致孩子内心自卑。</p><p class="ql-block"> 父母故意给孩子太差的生活环境,会让孩子自卑,性格变得小气,格局变得狭隘。</p><p class="ql-block">◇第九把:过于关注,导致孩子难以专注。</p><p class="ql-block"> 父母时刻关注、打扰孩子,会让孩子无法专心做好一件事情。</p><p class="ql-block">学习也是,生活也是,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p><p class="ql-block">◇第十把:过于焦虑,导致孩子倍感压力。</p><p class="ql-block"> “双减”之后,父母更加焦虑,一放学就送孩子去补课,誓将鸡娃进行到底。</p><p class="ql-block">父母的焦虑,绝不是孩子前进的真正动力,还有可能压垮孩子。</p> 三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都出自这七种家庭</b></p> <p class="ql-block">◇第一种:重视教育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双减”落地后,真正“拼爹”的时代正式到来,孩子之间的差距将从家庭拉开。越是优秀的父母,越重视孩子的教育,身体力行,不懈地陪伴与督导孩子学习。</p><p class="ql-block">◇第二种:配合老师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教育路上,老师是传道授业的人,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榜样。</p><p class="ql-block">聪明的父母懂得配合老师,支持老师,让老师对孩子更用心,让学校教育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第三种:氛围和谐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任老师,生活在轻松、温馨、和睦的家庭中,孩子就能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只有恩爱的父母才能做到,为孩子营造有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p><p class="ql-block">◇第四种:家教严谨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给孩子立规矩宜早不宜晚,从小教会孩子守规则、知敬畏,防止孩子将来走歪路。</p><p class="ql-block">爱与规矩并行,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第五种:热爱读书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阅读是孩子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让孩子爱上阅读,就要打造“书香家园”。</p><p class="ql-block">一对热爱读书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贵人,会潜移默化地把阅读习惯根植到孩子的骨血里。</p><p class="ql-block">◇第六种:用心陪伴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教育责任不可推卸,父母的陪伴也是孩子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养分。</p><p class="ql-block">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父母用心、耐心、精心陪伴孩子,本身就是一种教育。</p><p class="ql-block">◇第七种:言传身教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再好的学校,也比不上家里的书房,再好的老师,也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p><p class="ql-block">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就能从父母身上汲取源源不断的成长能量。</p> 四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双减,不减父母的责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父母永远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b></p> <p class="ql-block">  9月初,《人民教育》发文:“双减,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与之相反,它更考验父母的担当。”父母的担当,不在于能为孩子花多少钱,而在于能为孩子承担多大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要明白,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矫正家庭的教育行为,才能给孩子一个成长乐园;发挥父母的教育作用,才能让孩子高质量地成长。</p> <p class="ql-block">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说:“国际上和我们都做过学生分数的监测,影响它的因素第一个是学生本人和家庭,占到 60% 到 65% 的份额;</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是区域生态和氛围以及区域给教育提供的支持,影响占 20% 到 25% 左右,像上海和贵州的教育氛围肯定是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是学校,影响只占 10% 到 15% 。”越优质、全面、科学的家庭教育,越能够帮助孩子成长、成才、成事。</p><p class="ql-block"> 如果父母能够成为孩子教育路上的重要基石,又有何不可呢?又何乐不为呢?还是那句话: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p><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不存在从天而降的幸运,也不会有突如其来的惊喜。有的只是千般投入、万般辛苦后的得偿所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有的教育,都是寂寞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孩子在成长路上要历经九九「81难」,做父母的就要提前修炼「72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