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刘岩摄于2021年7月---</h1> <h1> 2021年7月24日~8月2日,刘岩郑新光夫妇去甘肃南部旅游。甘南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定西、天水和陇南三市,旅游中还去了邻近的四川若尔盖和宁夏的六盘山。</h1><h1> 皑皑雪山,茫茫戈壁,淳朴黄土,广袤草原,构成甘肃雄浑壮丽的自然画卷。丝绸之路,要塞关口,佛殿石窟,风情民俗,造就甘肃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h1><h1> 甘肃,元朝时设省,省名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府首字而成。因古为甘州,简称"甘",又因省内大部在陇山(六盘山)以西,唐代曾在此设陇右道,故也简称"陇"。位于黄土、青藏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形狭长、类型齐全,全省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山地和高原占70%以上,戈壁和沙漠约占15%。2020年末常驻人口约2502万人,共有54个少数民族。2020年GDP9017亿元。</h1> <h1>兰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沿路风景</h1> <h1>冶力关景区。冶力关,因公元3~7世纪吐谷浑国冶力部落统治此地而得名。位于临潭县,有冶海、赤壁幽谷、莲山等景点。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h1> <h1>天池冶海。俗称“常爷池”,相传明代大将军常遇春率军在此饮马而得名。藏族人称之为“阿妈周错”,意为“母亲圣湖”。是一处天然的高山淡水湖泊,湖面海拔2610米,水域面积1.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5米。</h1> <h1><br></h1> <h1>高山草甸</h1> <h1>神泉。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泉。天然矿泉水,四季潺响、水质纯净、清澈甘甜。</h1> <h1>自然天成人头石</h1> <h1>赤壁幽谷。位于临潭县冶力关镇,是红色砂砾岩形成的丹霞谷底奇观,两侧悬崖峭壁色彩斑斓,幽静神秘,多种地质遗迹景观令人叹为观止。</h1> <h1>赤壁幽谷谷口远眺</h1> <h1>冶力关的丹霞地貌大致形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随着时间推移,流水垂直侵蚀作用加剧,伴随崩塌滑坡的外动力地质改造,沟谷逐渐变深、加宽,流水带走堆放于沟谷的坍塌体,加之干燥、多风的气候,使沟谷两侧形成大量的石峰、石柱等地貌,达到集中连片的状态。</h1> <h1>丹霞长崖。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碎屑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连续、大规模的断崖。</h1> <h1>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碎屑岩,受风吹雨打和日夜温差变化,松散的岩层不断地受到侵蚀,而相对坚硬的岩层侵蚀较慢,在山体上留下层状的凹槽。</h1> <h1>四屏峰。四个丹霞长崖一字并排,形成屏风状石墙展开在赤壁幽谷景区之中,是冶力关的独特景象。</h1> <h1>圣旨崖。这块巨大的山体,仿佛一张展开的圣旨。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是冶力关供奉的地方龙神,传说这道圣旨是当年朱元璋册封常遇春为龙神时所赐的圣旨。</h1> <h1>金蟾石。因其神似,故得名。</h1> <h1>土拨鼠</h1> <h1>丹霞峰柱。红色碎屑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柱状山峰。</h1> <h1>龙盘虎踞。沿着节理发育的峡谷弯曲狭长,犹如龙盘。崖壁之上由于差异风化产生的层状凸凹交替的形态,远观像花虎的斑纹,与丹霞孤峰组合,似虎踞。</h1> <h1>崩塌遗址。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h1> <h1>丹霞洞穴。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风吹雨打,松散的岩层不断地受到侵蚀,被掏出扁平的水平洞穴,使上覆岩块悬空。</h1> <h1>狗熊探水。小溪旁探出一块赤色石头,看似一只狗熊,欲喝溪水,故得名。</h1> <h1>石眼</h1> <h1>造型奇特</h1> <h1>小松鼠作揖</h1> <h1>丹霞方山。厚层的红色岩层在不同方向(通常是两组近垂直相交)断裂、节理的基础上,受流水侵蚀、风化、崩塌作用之后,形成了立方状山体,地貌学称丹霞方山。</h1> <h1>危石欲坠</h1> <h1>千层崖。层状红色碎屑岩中,松散的岩层不断受到侵蚀,而相对坚硬的岩层受侵蚀较慢。在山体上留下层状的凹槽。层层重叠,故名千层崖。</h1> <h1>大佛岩</h1> <h1>神仙渡</h1> <h1>泪眼婆娑</h1> <h1>石生野花野草</h1> <h1>丹霞长崖。崖壁平直、陡峭,崖谷狭长,崖顶平缓开阔。</h1> <h1>孔雀开屏</h1> <h1>十里睡佛。头戴高冠佛帽,仰面朝天,闭目养神,全身绵延十里,高差400米、</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