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米罗的艺术赏析

王宝平

<p class="ql-block">超现实的世界有达利,还有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1983),西班牙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大师有毕加索、达利,也有胡安·米罗。</p><p class="ql-block"><br></p> <h3>胡安·米罗<br></br></h3></br><h3>比起爱穿貂、翘胡子的达利,米罗在自我营销方面显得过分低调,他不爱张扬,作品风格也相对内敛——简单、天真,带有一种安静的诗意,很少有刻意精雕细琢的炫技和惊涛骇浪的情绪。四条波浪和一根挺直的杆子就可以表示一个女人,波浪是随风飘动的头发,直杆是躯体,无论雕塑和画作都是这样概括简洁。</h3></br><h3> <h3>沐浴者 1924<br></br></h3></br><h3>米罗一开始的作品并非如此简洁。他毕业于巴塞罗那的艺术学院,曾经认认真真地临摹经典、逼真地刻画现实景物。米罗7岁时已经对绘画感兴趣,但由于父亲想让他从商继承家里的金银器钟表行,一直不赞成米罗将兴趣当做主业。在米罗进入商校学习会计之后,基于他的坚持,父亲才允许米罗在巴塞罗那的艺术学院学习艺术。米罗在绘画上不喜欢束缚,连老师的静物作业也能“跑题”画成一幅风景画。好在,他的导师盖利十分推崇绘画上的自由性,对米罗的艺术生涯影响深刻,并且劝说米罗的父亲支持米罗继续在艺术上发展,同时对米罗进行严格的绘画训练。</h3></br><h3>在艺术学院,米罗学会了精细刻画景物的技艺,遇到画风朴素孤寂的美术老师莫德斯托·乌格尔,这奠定了米罗后来画作中梦境般的天真风格。</h3></br><h3> <h3>农场 1921-1922<br></br></h3></br><h3>此后,米罗便经常往返于蒙特洛伊和巴黎,寻找灵感并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米罗逐渐获得了认可,1925年的画展大获成功,展览画廊里参观者爆满。</h3></br><h3> <h3>丑角狂欢节 1925<br></br></h3></br><h3>在1928年,米罗开始研究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并不断参照大师的作品创作。这些研习大师之后的创作依然是米罗式的,如果不拿着图片进行对比,完全看不出两者有何关联。此时,米罗笔下的每一个物象都已经被极度简化、变形,演变成一些符号化的图像,我们只能调动大脑的想象力去隐约辨别出画作中的乐器或人物。他甚至在自画像中,毫无顾忌地把自己变换成两个完全不对称的圆形的眼睛,融于散布在平面上的符号里,脸部轮廓已经消解。</h3></br><h3> <h3>17世纪画家高尔格的作品与米罗1928年所画的《荷兰室内1号》</h3></br><h3> <h3>米罗自画像 1937-1938</h3></br><h3>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形状,在米罗的世界都有其意义,米罗用一个本子记下来这些形状和色彩的含义。我们总是能在不同的作品里看见他们,红色的圆往往是太阳,弯弯的月牙毋庸置疑代表了月亮。他还喜欢描绘星星,有时是多角的,有时又是圆点。</h3></br><h3> <h3>对月吠叫的狗  1926</h3></br> 太阳前飞翔的蜻蜓 1968然而,世事多变,米罗的创作生活并不顺遂。他生活的时代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混乱不安的时代,一战之后是经济危机、西班牙内战,接着是二战。谁都无法逃脱不安的社会情绪以及战争到来后迫害、死亡带来的冲击,米罗的内心也充满了极度的抑郁和焦虑,只能借由绘画抒发内心,随着希特勒对“堕落艺术”的驱逐,连这点心绪的出口也被堵住了。 <strong>“我曾经非常悲观,我觉得我会失去一切,在纳粹成功入侵法国和弗朗哥之后,我深信他们不会再让我画画,所以我只好在海边,用沙子画画,或是用我的烟圈谱出形状。”</strong>  在一堆排泄物前的男女 1935-1936 西班牙内战时期的作品 米罗喜欢描绘星空,在气氛凝重的30年代和二战时期,他在法国诺曼底的海滨定居避难,绘制了20多幅“星座”系列。画中的梯子好像在暗示米罗想要从驱逐、灾难、战乱的境遇逃脱,攀入美好天空的愿望。  逃生梯 1940<strong>“在巴黎,我买了一块垫子来清洗我的画笔,我第一次用它时,我对结果感到相当惊讶。在那之后,每当我画完一幅星座系列时,我就会在一张干净的纸上清洗我的画笔,做为我下一幅画的背景。”</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星座系列的形状都是以水中的倒影为基础,不是自然主义的或是客观认知的物象,就只是单纯因为倒影所产生的形状。我不会让自己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想法。有几个形状在这个位置,是为了平衡画作上其他的形状,反之也是如此。”</strong> 你一定不会想到,看起来十分简单的形状与线条的创作,都是米罗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它们不是随意的涂鸦,每一个圆点和曲线都是精心揣摩和布置之后的结果。<strong>“</strong><strong>我画了很多小巧的圆点、星星和线条。各式各样的圆点,为了达到画面上的完美平衡。”</strong> 星座 1940<br></br> 现实中焦虑不安的气氛在夜晚的星空下被暂时消解,工业文明带来的骚动永远不会比自然的静谧更美,米罗用画笔记下了她如梦一般的美丽和诗意。 此刻,对于沉默寡言的米罗来说,诗意可能是世界仅存的美丽,他以诗意的名字为作品命名,拼命抓住那最后的美丽:“对我来说,这世界上唯一剩下的就是诗歌。”  有蓝色的金子 1952 二战之后,步入晚年的米罗开始尝试新的艺术领域,版画、陶艺、雕塑,以及泼彩、燃烧绘画这些全新的创作手段。1983年,米罗逝世,享年90岁。我们知道,经历最慌乱的世界之后,米罗依然热爱鲜活的色彩、纯真的梦境。  女人与鸟 1982-83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大家的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