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丹东河口,鸭绿江东岸,英木苍苍。一条路,一条江,一座桥……诉说着中国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打败美帝国主义,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赞歌。</p> <p class="ql-block"> 丹东河口断桥——原名清城桥,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長甸乡三河口,是鸭绿江最早建成的公路桥。1941年日本侵略者出于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需要,指令伪满洲国和朝鲜当局建造“清城桥墩”,全桥总長709.12米,桥面宽6米,高25米,设22座桥墩,计21孔,于1942年建成。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带着怀念,带着崇敬,带着敬仰,迈着沉重的脚步,缓缓地走进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河口东侧鸭绿江畔的断桥,驻足圣地,凭吊那些逝去的先烈……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庄严肃穆的断桥两侧栏杆飘扬着71年前从此渡江的各个军的旗帜,每面旗帜上的军队番号赫然在目。就在我们脚下,这里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走向抗美援朝的主要通道,也是当年志愿军三大渡江地之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里是战争的前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自河口首先渡江参战,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劣势装备战胜強敌的战例。它记载着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邓华、洪学智、陈赓、韩先楚、宋时轮、杨得志、杨勇,毛岸英、杨根思、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孙占元等志愿军将士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 71年前的那个秋天,正是我国开國之初,百废待兴。经过十四年抗战和三年内战的中国人民,充满着对新中国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让新中国的安全环境陡然恶化。</p><p class="ql-block"> 鸭绿江,一江寒水,风云突变。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以杜鲁门为首的美国政府悍然派兵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我国东北丹东、集安等地区,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危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值此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要求,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率领下,进入朝鲜战场。 当时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仅带了一名参谋,两名警卫员和一部电台,乘一辆吉普车从这座桥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首批部队6个军3个炮兵师及少量高炮部队从丹东、河口、集安三个河段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从河口入朝的有13兵团司令部(后来以此为基础成立的志愿军总部)和邓华、解方、韩先楚等首長带领39军及117师、40军军部等部队……毛岸英是随13兵团司令部从河口过江的。这是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長津湖,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功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p> <p class="ql-block"> 据丹东的朋友介绍,71年前,从丹东河口公路桥首先入朝的部队有,第39军117师(1950年10月19日);高射炮兵第一团(1950年10月19日);炮兵第2师(1950年10月23日)。后续入朝部队有,第12军31师、34师、35师、军指、军直(1951年3月21~25);第63军第188师、第189师(1951年2月17~18日);第65军一部(1951年2月21~22日);第47军第140师(1951年4月12日);第68军军指、军直(1951年6月27日);第37军第109师、第110师、第111师,并军指、军直(1951年9月7日),共计28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71年前的今天,他们从丹东河口奔赴战场。</p> <p class="ql-block"> 寒冬,战场上的条件极其艰苦,志愿军脚下冰冻,身上衣单,弹粮缺乏,常常只能“吃一把炒面就一把雪”。然而志愿军将士依旧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高度现代化装备的“联合国军”英勇作战,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在这场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孙占元等无数英雄模范功臣。</p> <p class="ql-block"> 在長津湖战役中,坚守在1519高地的177团2营6连战斗得极其惨烈,全连125名战士除了1名通信员和1名掉队的战士,全部冻死在雪地里。后来从上海战士宋阿毛身上发现了一张纸片:“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冻死,我也高高地耸立在我们的阵地上”。当时20军50师师長戴克林听到这个撼天地,泣鬼神的动人事迹,忍不住放声大哭。政委何振声还在一边紧着安慰他:“师長你不要这样子……”可是话没说完,他自己一下失声哭得比师長还厉害……</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经过大规模的五次战役,历时两年零九个月。据巜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统计:中朝军队共歼(毙、伤、俘)敌109.3839万人(含朝鲜人民军独立作战歼敌13.6532万人丿,其中美军39.7543万人,韩国军队66.7293万人,其它所谓“联合国”军2.9003万人。中朝军队伤亡44.4589万人,其中志愿军伤亡36.6146万人,牺牲11.4084万人。</p> <p class="ql-block"> 这11.4084万志愿军英灵,记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张扬着一种悲壮,宣泄着一种正气,深藏着一种胜利。为了取得抗美援朝的全面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中苦战50个昼夜,以自身作战减员8.5万余人的代价,歼灭“联合国军”8.2万余人。从“三八线”附近把敌人打退到汉江南岸地区。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将士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的一切,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p> <p class="ql-block"> 71年前,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十多万中华儿女为保家卫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拾石级而上,至断桥两侧毛岸英、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孙占元雕像,凝重的气息在风中回荡。我们轻轻地踏过石阶,沿着断桥向东走去,一面面写着志愿军部队番号红旗迎风飘扬。每面红旗正面志愿军部队番号大字赫然夺目。而在这些军旗下为国杀敌的志愿军将士用血肉之躯,使抗美援朝战争,以我们的胜利彻底扭转了朝鲜抗美战争的局面。是中国近百年来彻底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一场血耻之战。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贏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扬眉吐气了。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者,震动了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p> <p class="ql-block"> 71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它国家和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長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p> <p class="ql-block"> 丹东断桥可以说是中国军民以鲜血写成的一部活的史书,它不单单属于丹东,也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全人类。</p> <p class="ql-block"> 71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从丹东河口等地奔赴战场,71年后的今天,我们国泰民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向所有可爱的出征的志愿军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9日于耕读斋)</p> <p class="ql-block"> 总编:张振举</p><p class="ql-block"> 副总编:曲德家、刘明忱、</p><p class="ql-block"> 总监: 孙冶</p><p class="ql-block"> 主编: 孙飞</p><p class="ql-block"> 编审:聂金萍</p><p class="ql-block"> 执行编辑:孟文英</p><p class="ql-block"> 责任编辑:聂金萍</p><p class="ql-block"> 美术编辑:丹青</p><p class="ql-block"> 摄影:陈红梅、李素宏、聂金萍、何玉敏、郭亚芬</p><p class="ql-block"> 校对:金萍</p><p class="ql-block"> 音乐:云飞</p><p class="ql-block"> 撰文:耕读斋</p><p class="ql-block"> 版式设计: 慎思</p><p class="ql-block"> 后期制作:辽河</p><p class="ql-block"> 地点:丹东市河口断桥</p><p class="ql-block"> 时间:2021年10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