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七律】观乌鞘岭长城</p><p class="ql-block"> 作者:陈国礼(甘肃)</p><p class="ql-block">依山就势逶迤过,陡峭蜿蜒达九天。</p><p class="ql-block">西控河西边界月,东收关内汉家烟。</p><p class="ql-block">旌旗猎猎驱胡马,鼓角声声守锦川。</p><p class="ql-block">壮美奇观风雨蚀,沧桑巨变忆流年。</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乌鞘岭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属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的东南端。为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也是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分界线,也是东亚季风到达的最西端。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2.2℃,志书对乌鞘岭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记述,是古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通往长安的重要关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乌鞘岭,藏语称哈香聂阿,意为和尚岭,南临马牙雪山,西接古浪山峡,岭南有滔滔不息的金强河与水草丰美的抓喜秀龙草原,岭北有当地人誉为“金盆养鱼”的安远小盆地。正当您打开中国地形图,找到祁连山时,就会一眼看到主峰海拔3000多米的乌鞘岭。它位于巍巍祁连山东端的甘肃中部,是东西部的重要交通要道。由于乌鞘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使它成为我国自然环境中的一条界山。首先,它是我国地形第一与第二级阶梯的边界,乌鞘岭的西南为地形第一级阶梯。以东以北为第二级阶梯;同时乌鞘岭也是划分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经过的地段,以东为季风区和外流区域,以西为非季风区和内流区域。其次,它处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点上。在地形上,它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处;在气候区划上,高原亚干旱区、中温带亚干旱区、中温带干旱区三大气候区在乌鞘岭相交。名字由来:藏语里称“哈香日”意为和尚岭,传说岭上曾有“湘子庙”而得名。十六国时,曾名洪池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乌鞘岭南部马牙雪山</p> <p class="ql-block"> 乌鞘岭汉.明长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 乌鞘岭汉.明长城遗址 位于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镇乌鞘岭段。乌鞘岭为祁连山系有名的大山之一。汉长城位于明长城东部,始筑于汉元狩三年(前120),为夯土板筑,因长期自然风化基本被毁,沿线烽燧墩绝大部分成为馒头状。明长城则大部分保存较好,筑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墙体均系夯土板筑,基宽约2.5至3米,高约2.5至6米。</p> <p class="ql-block"> 当你走进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的乌鞘岭汉.明长城遗址,一幅壮美的画卷映入眼帘,由夯土筑成的墙体延绵不绝,穿越草原,奔向雪山之巅。天祝县长城文化保护站副站长刘奎介绍,乌鞘岭长城修建在海拔3000多米的乌鞘岭上,是中国万里长城海拔最高的一段。近年来,天祝县围绕雪域高原长城特色,修建了乌鞘岭长城观光栈道,吸引游客观光旅游,目前已成为极具热度的网红打卡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