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知多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全记录

卢老师

<p class="ql-block">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的画面。</p> 讲一讲 <p class="ql-block">春节(正月初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宵节(正月十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抬头节(二月初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端午节(五月初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夕情人节(七月初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元节(七月十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秋节(八月十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阳节(九月初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腊八节(十二月初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年(十二月三十)。</p> 画一画 <p class="ql-block">端午节习俗举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吃粽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粽子以箬叶包糯米做成,就外形来说有三角粽、方粽等。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在魏晋时代就已盛行;唐宋时代,粽子已成有名食品,且种类繁多;明清时代,粽馅儿的种类逐步丰富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粽子已成为超市和民间市场的美味食品,传统文化和谐地融入现代生活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龙舟竞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有代表性、广泛性的民间活动。参加竞渡的龙舟,船头扎一个大大的龙头,舟前竖彩旗,旗后一人擂鼓助阵,舟尾一人撑大桨担当竞渡指挥,每边各20名壮汉划桨。竞渡之前,人们三五成群,呼朋引伴,来到龙舟竞渡的河岸。龙舟竞渡令一发,水中鼓声雷动,龙舟竞发,桨声、水声融在一起;岸上人山人海,欢声雷动,呐喊声、喝彩声连成一片。那壮观的场面,让人热血沸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竞渡活动起源较早,到唐宋时已特别盛行。今天,龙舟比赛已成为群众性竞技活动,它不仅在我国举行,在东南亚地区也很盛行,近些年来还成为国际性体育比赛项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佩戴香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佩戴香囊,或称香包,是各地都有的习俗。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包,大概也是对诗人屈原的凭吊和追念,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有的香包着实精致,外形有金鱼、小白兔、小老虎、小猫,还有桃子、葫芦和金瓜等,缝制的图案秀丽而夸张,线条流畅而别致,形神兼备、雅俗共赏,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香袋内香料一般是雄黄、艾叶、冰片、藿香、苍术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年端午节前后,正值天气逐渐变热,蝇虫飞动,疫病萌发之时,佩戴一只香包,也可以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悬艾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农历五月,暑热将至,是流行病瘟、瘴、疫、痢易发之际。人们认为这是个恶月,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风俗的形成。艾草,又名艾蒿、家艾,茎、叶含挥发性芳香油,气味浓烈,有驱蚊蝇、虫蚁与净化空气的作用。早在先秦时期,艾叶就被制成艾条治病。端午节将艾草悬挂门上用以除瘟驱邪。</p> <p class="ql-block">春节 </p><p class="ql-block">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p> <p class="ql-block">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p> 演一演 <p class="ql-block">元宵节传说故事</p><p class="ql-block">在汉武帝时期,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身处深宫,没法在正月十五与父母团聚尽孝。为此,她欲跳井自尽,为了帮助元宵姑娘为父母尽孝,智者东方朔想出了一个计划。他告诉汉武帝,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下令在正月十六火烧长安都。为了拯救长安城,汉武帝问东方朔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方朔回答说火神最爱大红灯笼。他建议在街道上悬挂大红灯笼,皇帝、皇后、六宫嫔妃和朝廷大臣都要外出观赏灯笼。这样,火神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灾难也就可以避免了,皇帝采纳了东方朔的建议,当所有人都外出赏灯时,元宵得以有机会溜出皇宫,和家人团圆。</p> <p class="ql-block">为了表演所做的头饰</p> <p class="ql-block">小演员备场</p> <p class="ql-block">第一幕</p> <p class="ql-block">第二幕</p> <p class="ql-block">第三幕</p> <p class="ql-block">第四幕</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的情趣、丰厚的底蕴。</p><p class="ql-block">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了解我国的几大传统节日,知道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的风俗。</p><p class="ql-block">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p><p class="ql-block">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通过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p>

传统节日

端午节

粽子

香包

习俗

东方朔

竞渡

春节

活动

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