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瓜州,自漢武帝命張騫出使西域開始,走入了華夏文明的視野。霍去病平定河西走廊後,隸屬於酒泉郡。現在東連石油城玉門市,西接敦煌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著名的雕塑大地之子,就在瓜州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這裡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竟矗立著一個「孩童」,靜靜地趴在大地母親的身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地之子】由清華美院雕塑系主任董兵書教授在2016年創作,長15米、高4.3米、寬9米。「大地之子」展現的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嬰孩形象,圓嘟嘟的臉蛋看起來格外可愛,它安詳寧靜的閉著雙眼睡在戈壁灘上,看上去憨態可掬。作者的創作靈感,就是源於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無節制的從大地母親獲取資源,我們作為母親的孩子,應該做出一些反思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雕塑是紀念碑體量的,可它不是紀念碑。沒有英雄,沒有英雄的業績,也沒有政府或甲方的委託和投資。但它仍然是一種紀念,人生起點的紀念。那個熟睡在大地之上的孩子是我們大家的孩子,也是人類的孩子,或就是人類本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弗洛伊德把人的一切行為衝動,壓抑或瘋狂都歸結為性,都是性能量的拐彎抹角的表現。他不喜歡榮格把研究擴展向更廣泛 和深刻的集體無意識。在弗洛伊德看來,榮格正在走向神秘主義的危險之中。榮格也的確差一點就瘋了。他是在瘋狂的邊緣看到了生命意識的深淵。書兵坐在戈壁灘上的幸福感,他跑到那個蒼涼的西部去做一個睡覺的孩子,一個睡回到天玄地黃的孩子,不是弗洛伊德,而是榮格更能解釋這種行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雕塑這門子藝術其實挺簡單的,就是要用什麼東西做點什麼東西。早先的時候,用石頭刻,用泥巴塑,用銅鑄。後來手段越來越多,現在多得數不清了。但歸根結底兩個大方向 :一個是像大樹的樹冠一樣往上長,樹 枝 分形伸 入天空,新技術新手段 新工藝新材料新觀念層出不窮 ;另一個方向是像樹根一樣往下扎,更深更深地扎向大地的深處。中國雕塑這棵大樹,這兩個方向缺一不可。不可根深無冠,看起來光禿禿乾巴巴的,無濃蔭與碩果留與後人 ;亦不可樹大根淺,風一吹,連根拔起,自己倒了不說,連帶著砸了樹上的果實和鳥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書兵的「大地之子」故有其新意,譬如以數碼技術雕砌之,而其要不在新意,唯在一種極為遼闊的縱深感,一種巨大而寬廣的、有縱深的歸屬感!而且因為這不是一個政府的業務,這種縱深和歸屬之感顯得更為單純而明朗。地理位置給出的大空間是這件作品力量的關鍵。那種包裹天地的氣場,你必須親臨才能有切己體認。書兵從構思到創作的整個 過 程一直給我看他的視頻。視頻和圖片可以讓我相當充分地感受和想象它,但親臨現場依然給了我更動人的東西。它是深度的東西,是生命記憶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種由雕塑家自己投資自己製作的大型戶外雕塑,在中國近現代雕塑史上或許 絕無僅有。它好像也不太是國際意 義上的大地藝術或公共藝術。它只是一個自己的存在。沒有開幕式,沒有策展人,沒有批評家,甚至也沒有藝術家。它是一個大地之子,一個天與地交合的無夢的孩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6年年底,一個可愛的「乖娃娃」在甘肅瓜州隔壁沙灘上橫空出世,因為它不管風吹雨打都趴在那裡一動不動,彷彿睡著了似的,所以人們都喜歡稱他為「乖娃娃」,而且它靜靜地趴在大漠之中,雖然四周有些荒涼,但卻更像是整片大地都在擁抱著她,就像一個酣睡的孩子,睡在母親的懷抱,所以它的名字叫做「大地之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地之子」雕像是一個非常大的巨嬰,它整個身體就那樣睡在一片沙漠裡面,雕像年齡大概是一兩歲的嬰兒,它頭部緊貼著沙漠,屁股朝天,安然入睡的樣子,很可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座長達15米,高達4.3米,寬9米的巨型雕塑是由紅砂岩經過3D技術精雕而成,然後一塊塊拼裝而成的;據瞭解這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的教授專家董建書同志主持建造的一處景觀雕塑,而設計這個嬰兒雕塑裡面的意義主要是提醒人們保護賴以生存的地球,人類就如同是大地之子一樣熟睡的地球上,我們只有更好地保護地球,才能夠讓我們更長久的生存下去,它背後的含義足以讓人深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瞭解,這座「大地之子」的雕塑是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雕塑家董書兵教授,以紅砂岩為主要材質,利用3D掃描獲取模型數據,再分塊進行3D雕刻,然後運輸到瓜州,再逐塊兒雕砌安裝成型,遠遠的望去,他長達15米,高4.3米,寬九米,是一個典型的巨大嬰兒狀趴伏在地,酣睡在瓜州縣洪山坡戈壁灘上,而這種運用數字技術完成的大型雕塑作品,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的藝術領域,都是十分罕見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造之初,為了不讓運輸車輛,影響周邊生態以及地貌環境,他們硬是在飛沙走壁的隔壁攤上,修築起一條長達百餘米的交通線,真可謂是大費周折,據說之所以將「大地之子」修建在瓜州的戈壁灘上,是因為瓜州是古時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它承載著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大地之子」安睡在大漠戈壁上,枕靠於歷史文脈中,寓意千年文化的復興與不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它也促使中華文化不斷發展,淵源流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董書兵初期以女兒為母題來思考探索生命的原點、人類文化的本源、社會結構的基點。也由於董書兵生於西北之緣故,血脈中滲透著一種本能的彪悍和豪氣以及對故土的眷戀之情。在長時間的選擇和籌劃中,作者最終確定了在這片充滿深情的戈壁灘上進行創作。其精心選擇的場所既有別於都市化的人造園林,更不是城市雕塑高高在上的主題性創作,這片滄海桑田磨礪過的土地從地質學角度不僅是一個板結無水、風沙侵蝕、生態退化的環境所在,也是被都市文明遺忘、缺少生命信息的莽莽荒原。作者用這件作品來種植生命,喚起人們對逝去的歷史輝煌或曾經的綠色生態的一種追憶或祭奠;同時也引發人們在穿越大地所升騰起的熱浪與狂風捲起的沙塵中,去追尋中華民族先民走向世界的艱辛步履,來重溫東西方文明之旅的歲月回想。董書兵仰望蒼天、駐足荒原,托舉著他的「孩子」輕輕放下,傳達著現代人對亙古歲月的淒美感懷,對未來人類生態家園的美好憧憬。這個「孩子」無疑是「董書兵們」的情感化身和希望所在。場所的選擇給作品的生成提供了意義追問的動因以及《大地之子》在此誕生的「在地性」理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地之子》近看如山,遠看是點,既可以仰視成生命之峰,又可以俯瞰成星瀚宇宙之間的原點。世人在觀看的同時,以生命之丘作為坐標點極目遠眺,在無垠的戈壁、沙塵、陽光之中回溯過去、眺望未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若干年後,一群行者跋涉在風沙瀰漫的戈壁在一個砂丘前駐足,依稀之間感覺它彷彿是一個「深睡的孩童」喚起人們追溯著公元2016年先民的壯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若干年後,河西走廊已經是都市當中的一片綠洲,這尊稱為《大地之子》的「文物」已經是城市文化的遺存。《大地之子》融入了大地,也納入了歷史的行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風語者》是董書兵在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創作實施的大型動態雕塑作品,也是「荒野藝術計劃」(Program of Art in Wilderness)藝術創作活動的系列作品之一。這是繼《大地之子》和《無界》之後的第三件大型戶外裝置作品,坐落於瓜州大道南側的戈壁灘之上,與《大地之子》和《無界》遙相呼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說《大地之子》是以戈壁灘的獨特地貌為載體;《無界》衍生自西北絲路文化;那《風語者》則是以當地氣候為出發點。這三組作品都是出於對天、地、人關係的考量。三件作品看似形式差異較大、無太大關聯,實則在精神內涵上一脈相承,那就是要融入當地。無論是視覺的融入、還是精神的融入,都要與當地的「根」產生和諧關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風語者》創作於2020年秋季,平面呈外方內圓形,長30米、寬30米、高9米。作品構成形制為每組4根鋼管,共計128組,以水泥地基為底座,預埋焊接點,每組鋼管在底座、1.3米以及 2.6米處進行焊接固定,既保障了穩定性,又能使鋼管上端有足夠的韌性產生碰撞。金屬連接部件採用數字切割技術,將9米長的鋼管準確無誤的樹立在戈壁灘之上。地面採用石子回填,還原周邊地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風語者》外方內圓的造型,具有樸素的辯證法色彩。古人以為天圓地方,亦以圓方作天地的代稱。圓,是中國道家通變、趨時的學問;方,是中國儒家人格修養的理想境界:「智欲其圓道,行欲其方正」。因此天圓地方可謂是古代先哲們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追求發展變化,人類才會不斷進步;希望靜止穩定,世界才會和平共處。故而「天圓地方」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它必然體現出人們對穩定、進步的追求,也映射了藝術家的觀念表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品在構思和製作中充分利用當地自然環境,將瓜州地區的風作為作品元素考慮共中。相鄰的鋼管在風力作用及可控範圍內發生運動,相互碰撞併發出聲響,從而形成風能制動效應。通過運動和聲音的加入,使得三維空間的立體造型得到拓展,將時間的維度融合其中,延伸和擴展了雕塑的表現空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無界】作品距離大地之子很近,還是由董兵書教授創作的。作品以絲路文明為創作背景,以榆林窟盛唐經變畫中的建築樣式為藍本,以現代建築材料為載體,用視覺語言向世界傳達千年絲路精神與文明的延續。整個作品用純白色演藝而成,在茫茫戈壁中,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夏日的正午,烈日炙烤大地,遠遠望去應該會有一種海市蜃樓的感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隨著《無界》的落成,觀眾驚呼此為戈壁上的一座「海市蜃樓」。在現代漢語中海市蜃樓的符號意義為空中樓閣 、虛無飄渺、子虛烏有等等,自古以來,蜃景就為世人所關注,古代則把蜃景看成是仙境。現代科學已經對大多數蜃景作出了正確解釋,所謂蜃景就是光學幻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無界》是董書兵繼《大地之子》後,在戈壁灘上完成的第二件大型公共藝術作品。《無界》由四個「樓闕」,一個「主殿」構成,總長度60m,高21m,寬40m。整體造型符合中國傳統建築中殿宇的格局結構,呈中心對稱式。作品共耗用17個型號,長度6m的鋼管型材約6300根,連接扣件約3萬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創作意圖上,作者有意衝破想象的桎梏,排除色彩可能帶來的愉悅以及對盛大、繁華的執念,因此《無界》在造型語言上是簡約的、純淨的。直白的鋼管在焦色的大漠與湛藍的天空中肆意組合、天地無礙,簡約的造型,單純的色彩,再加上置於戈壁的特殊位置,使《無界》彷彿一個獨立於主宇宙之外的次級宇宙,同時也是一個未完成的世界——扣件式腳手架鋼材的組合成型方式,使作品始終呈現一種構建進行中的視覺印象。從動工以來,隨著進展的程度,《無界》在戈壁灘上出落得愈發超凡脫俗,隱隱透露出不與濁世為伍的清高與出眾,在時空深處,斂容屏氣,無憂無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試圖在作品的完成效果與中國發展過程中尋找某些隱喻關係,在古老的東方智慧與時代發展理念等一系列要素中整理出一個脈落,使其交織共生,共同構築設計出時代的全新譜系和精彩萬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與以往作品不同之處,「海市蜃樓」與動態結合,重視對光的使用,有效利用沙漠光照和風力充足的特點,增加了作品在視覺表達的豐富性、多樣性。完成後的「海市蜃樓」在大漠中產生眾多迷人的影像。由於光線不斷的變化,風力的作用,由此產生的各種撲朔迷離的影像為空間注入了夢幻般的感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具體方法上《無界》與《大地之子》相同,仍是採用現場製作,也就是更強調作為創作主體——藝術家在場性的創作方式。《無界》的創作靈感來自於莫高、榆林兩窟的唐代《經變畫》。唐代壁畫中建築是最常見的題材之一,並常用作變相和各種故事畫的背景,在中唐以後最典型的淨土變中,背景多由輝煌華麗的樓閣亭台組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無界》所處的瓜州縣,素有「世界風庫」之稱,每天平均風速四到五級,七八級風也很常見,這種全部以線型構築的鋼材料結構方式,使作品呈鏤空式,因此不會形成太大阻力,適宜放置在大風環境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漢武雄風】雕塑由青年雕塑家張萬興創作,與另外兩件作品一起,成為了現在瓜州一個非常靚麗的風景線。「漢武雄風」以紅砂岩為主要材質,雕塑為作者想象中的漢武大帝的形象。整個河西走廊可以說是漢武帝為華夏民族留下了最燦爛的遺產,沒有他命張騫出使西域,也許就沒有地圖上的一葉扁舟了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漢武雄風》是青年雕塑家張萬興創作的以絲路文明為背景的大型戶外雕塑作品,也是「荒野藝術計劃」(Program of Art in Wilderness)大型藝術創作活動系列作品之一。作品以紅砂岩為主要材質,利用當下先進的3D掃描和數字技術創建數據,再分塊進行3D雕刻,最後逐塊雕砌安裝成型。《漢武雄風》雕塑主體很好的展現了漢武帝的理想形象,作品已於近期在在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開始實施,完成的最終效果是在茫茫戈壁之上用岩石雕砌出總高度達12.5米的大型武帝胸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雄才大略的漢武大帝開闢了絲綢之路,第一次把中國人的目光投向了世界。西漢自漢武帝時期開始,國力強盛,大破匈奴,遠徵大宛,降服西域,收復南越,吞併朝鮮,設置西域使者校尉正式將西域納入中華版圖。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漢使到達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即印度)、於闐、扜罙、犁軒等諸國,開拓了連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其中最遠到達的犁軒位於埃及亞歷山大港,這是漢朝使節到達的最遠地區,歐亞非的絲綢貿易就此成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漢武雄風》通過對武帝光輝形象的塑造,將具體的歷史人物與地域文化、特定事件緊密相聯,作品風格遠承漢唐之雄偉氣韻,質樸無華的美學追求與蒼茫的戈壁氣象相統一,又能與時代精神相契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戈壁方舟》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勞動模範趙萌先生以「方舟」為主題的系列作品之一,作品長12米、高6米、寬3.5米,重達10噸,採用金屬焊接工藝製成。整體造型呈「方舟」狀,浮游在廣袤的戈壁灘之上,此起彼伏的山川如波濤一般,在乘風破浪中寄託著人類的厚望與期盼。人類命運與大自然始終緊密相連,「方舟精神」是具有人類普世價值和意義的一股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在絲路文明中被匯聚、延展、傳承,並不斷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勇敢前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戈壁方舟」通體使用壁厚1.2釐米的耐候鋼,長12米、寬3.5米、高6米,整體重量達10噸,作品以方舟造型為主題,寓意著載滿藝術的豐碩成果,從西北戈壁駛向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資料來源: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 互聯網</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