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20日清晨,离开美丽的喀纳斯湖畔,汽车向西,驶入阿勒泰中哈边境的哈巴河县。</p> <p class="ql-block">那里是中国的“西北之北”。如果从陕西省泾阳县中国大地原点进行测算,是祖国西北方向最远的一片国土。</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我们这次西域漫游的出发地点威海,其“成山头”是中国东部海疆的那个极点,那么185团所守卫的那片与哈萨克斯坦国交界的边境“西北之北”,就是中国西北陆疆的那个极点。我们从东到西,跨越了中国海疆到陆疆的最大直线距离,走到这里,才算真正完成了这次“东西极地”的飞越,自然十分期待,心情愉悦。</p> <p class="ql-block">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面积很大,占新疆总面积的4.24%,却并未与当地少数民族牧区争土,而主要位于戈壁滩或以往人烟稀少的边境线上。兵团十师在哈巴河与阿拉克别克界河之间长达2000多公里的边境上屯垦戍边,阿勒泰地区在这里,东部和北部是沙丘和沙山,西北沿界河一线为河谷冲积平原。</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在进入185团之前沿途看见了白沙山,看见了戈壁荒原,看见185团正在进行的水土生态治理,种植固沙林,很难体会到他们白手起家之艰难。</p> <p class="ql-block">十师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奉王震之命进入阿勒泰地区,1952年开始大生产之前的准备工作。之后,有40名战士被土匪杀害。清剿战斗结束时,有包括副团长在内的32名指战员英勇牺牲。</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女导游叫晨晨,家在伊利,是兵团二代。诉说兵团创建历史如数家珍,声情并茂,感天动地,令人垂泪。尤其说起185团第一任老革命团长,娶湖南支边妹子,湖南妹子由拒绝、敬佩、再到相濡以沬共渡一生,令人动容。而晨晨的母亲,也是当年8000湖南妹子支边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185团团长是来自内地南方富裕地区的干部,脑子灵光,居然把185团位于中国西北最偏僻的“劣势”地理位置,打造成了旅游地理位置的“优势”,搞活兵团经济。我们刚离开沙漠、荒原、戈壁滩,眼前一亮——大片平坦绿茵,旁边是秋天罕见的鲜花盛开,啥感觉?绿草坪的远处是团部,是一幢非常漂亮的白色大楼,是一座宽阔大气的白色镂空艺术建筑,顶部有大字:“边境风景线”、“传奇185”,还有“白沙湖景区游客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就看到了高高的白杨树林荫道,道旁有水渠,有庄稼,绿荫塞江南。</p> <p class="ql-block">即便如此,还是可以看见连队紧靠沙山,在大荒漠中别建天地,实在不易!</p> <p class="ql-block">185团现在共有七个连队,戍守着阿尔泰山从俄罗斯边界到额尔齐斯河为止的中哈边界,长达52公里。我们从团部出发,看见有职工正赶着牛群去放牧。导游介绍,四连是畜牧连,为了旅游需要,把部分住房改成了哈萨克民族的毡房。</p> <p class="ql-block">过了四连是三连,我们先看“军武哨所”。</p> <p class="ql-block">“军武哨所”其实叫“桑德克哨所”。铁丝网外,老哨塔旁增加了新建钢质哨塔,两塔并列,百米之外就是“阿拉克别克界河”。这哨塔的主要作用究竟是什么?可能会令多数人想不到——守水,及早发现河水泛滥。因为阿拉克别克界河水一旦泛滥改道,国境线就会改变,所以守水就是守国界!</p> <p class="ql-block">马军武最初住在十分简陋的土坯房哨所里,后来是砖瓦平房。现在别说马军武,任何一个连队的土坯房都看不见了,房子都挺漂亮,虽然自然环境依旧恶劣。</p> <p class="ql-block">马军武家旁边,是十师一八五团的边境警务站小楼,感觉也是新的。楼前面有宣传牌“守边有责、守边负责、守边尽责”,情境代入感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来到185团,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团里的一个小型展示馆,我几乎拍下里面每一张照片和说明,因为都是互联网上查不到的珍贵资料,是中国西部疆土变迁的现代史和当代史。</p> <p class="ql-block">首先看到,阿尔泰山南坡的阿拉克别克河流域,自汉代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鸦片战争后,两次被沙俄蚕食侵占,才使得全长95公里的阿拉克别克河段中的66公里,成为了国界之河。1860年-1869年,六个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使得中国丧失国土一百三十三万七千平方公里,占今中国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强!</p> <p class="ql-block">过去虽然知道鸦片战争让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却万没想到竟失去了那么多至今难以收复的国土!纵观世界近代史,还有哪个国家丧失掉那么多面积的国土?耻辱!耻辱!耻辱!</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沙俄是夺走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那些被沙俄掠夺的国土,并非现在网传的所谓“无人区”或“无人控制区”。当时大批哈萨克人不愿意被沙俄统治,陆续潜回中国伊利、塔城等地。</p> <p class="ql-block">阿拉克别克河水过去在下游分成两股,一小部分水流经喀拉苏自然沟注入额尔齐斯河。1881年-1883年,沙俄妄图进一步蚕食,让喀拉苏自然沟成为界河。前苏联宣称喀拉苏自然沟是阿拉克别克河的老河道,就这样,在阿拉克别克河与喀拉苏自然沟之间,形成了一块面积达55.5平方公里的所谓争议领土。</p> <p class="ql-block">这块“争议”领土,就是185团驻地,曾经不能升国旗、奏国歌,以防苏方侵略。</p> <p class="ql-block">从1960年开始,苏联经常制造边境冲突,诸多争议区流血事件不断。1962年,苏方策动了新疆伊犁、塔城等地大规模边民非法越境的“伊塔事件”。</p> <p class="ql-block">事态平息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大规模建设中苏边境农牧团场。185团就是这个时候进驻的,沿着界河一线,设建了12个抵边连队,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阿拉克别克河“有争议”地区的第一个实际驻守捍卫者。</p> <p class="ql-block">185团的守土捍卫者,不再是当初进疆建设的人民解放军,而是来自内地的知识青年。我们的导游晨晨,其父就是1962年来自山东的知识青年,后来把老父亲也从山东接到了新疆伊利。</p> <p class="ql-block">因晚清政府软弱无能,我国西部留下一千多个这样的所谓争议地区,其中三块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直到1962年由185团驻守,兵团职工扛枪种地、放牧,才使得这片面积最大的55.5平方公里土地,成为唯一由我方控制的国土。</p> <p class="ql-block">1988年4月,阿拉克别克界河发生特大融雪性洪水。洪水改道冲垮了185团灌溉引水的桑德克龙口,夺路喀拉苏自然沟涌入额尔齐斯河。</p> <p class="ql-block">国界位于界河中心。按照国际惯例,如果任凭界河改道,界河以东、自然沟以西的55.5平方公里的领土就会丢失。185团全体职工会同支援单位、部队和地方各族群众一起,奋战了16个昼夜,终于用血肉之躯堵住缺口,使界河之水重归故道,国土未失!展示馆表彰抗洪英雄,称之“国士无双”。可惜因为时间紧张,外面的“抗洪守土纪念广场”,没来得及细看。</p> <p class="ql-block">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独立,1997年中哈确权勘界,将185团守土部分正式划入中国版图,这片百年不让官方升中国国旗的中国土地,从此可以每天升起新中国的国旗!这也是马军武夫妻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升国旗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和平年代,我们内地人岁月静好,是因为有新疆建设兵团在每天为国家、为我们付出!展示馆有个情境雕塑,是185团职工的真实生活写照——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便是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兵团每一位职工,都明白自己在艰苦环境下生活的伟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马军武说:“我会一生一世在桑德克哨所守护下去。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p><p class="ql-block"> 我信!因为几十年来,185团人已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坚守,成为国境线上永不移动的界碑。 </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旅游摄影时间:2021.9.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