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自由

海边的顾念

<p class="ql-block">管出来的孩子没有责任心,自律性差!那么什么是责任:孩子←联系感→对象!</p><p class="ql-block">责任是一种感觉,没有实物,没有规范,没有标准。</p> <p class="ql-block">一、责任意愿:(确认一个人的主体地位)</p><p class="ql-block">〈小时候表现的意愿度很强,但是小时候能力最弱〉例如:杨老师家儿子要给去他家里的阿姨做蛋糕,阿姨把鸡蛋打了,搅拌均匀,他不仅不高兴,反而哭了!这就是明显的剥夺了孩子的主体地位。</p><p class="ql-block">表现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他(她)得是主体地位,有很多孩子输不起原因就是他(她)没有主体地位。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誓死也要捍卫孩子的主体地位!我们要支持主动试错的孩子,更要保护好敢于主动试错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对于孩子来说,被管的越多,被控制的越严格,他(她)的主体地位越损坏的多。</p><p class="ql-block">21世纪,需要创新发展性人才,更需要保护和发展人的主体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责任强度:如何让孩子和学习之间的联系感越来越强?例如,你为某人付出的越多,你和他的联系感越强,但是这不代表某人和你的联系感就强。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如果能作为明智的父母,让孩子为你付出,为你操心,那么她和你的联系感自然会加强。所以,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让她自己做,做父母的不能替她做,操该操的心,不要操不该操的心。孩子的事让她自己操心。就像父母做的再多,讲的再好,也永远给不了孩子自己积累的经验。如果一个家庭父母只做了自己该做的,那么相信这个家庭的孩子的主体意愿一定很强,也会很独立!</p> <p class="ql-block">三、责任广度:顾及到更多的人(自由)。自由:使孩子选择的行为来自自身。告诉孩子即使选择错了,妈妈不是还在吗!试一试,错了不是妈妈还在吗!想假使一个孩子连选择都不敢选择,那么他长大后会有什么出息呢?告诉孩子,没关系,妈妈不是还在吗!所以说,自由是建立在可能性之间的选择。那么我们反观自己,我们教育孩子,我们是自由的吗?</p> <p class="ql-block">四、责任能力:在孩子小时候,尽可能的让她的行为来自自身。当我没有能力处理问题时,说明我的自由度低。当你说怎么办,说明你驾驭不了这件事。</p><p class="ql-block">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你到底有多好,除了你自己!</p><p class="ql-block">在学校,不可能所有的老师都喜欢你,或者你都喜欢!</p><p class="ql-block">要让孩子知道,这世上一辈子的好朋友只有知识,老师只是媒人!</p><p class="ql-block">杨老师在这里举例,自家儿子在1.7万人的年级排名前100,他儿子还给他说,第一名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干出来的。这明显的是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p><p class="ql-block">作为父母的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回到家身心放松,以及友情互动。尽可能的让她的选择行为来自自身。自由度更高的孩子,责任强度,广度,能力越强!</p> <p class="ql-block">五、自由意志→自由史</p><p class="ql-block">让孩子试一试:肯定她的能力,肯定她的人格</p><p class="ql-block">神枪手也不是一颗子弹练成的……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告诉孩子,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能力,但是为你创造试一试的机会还是可以的……</p>

孩子

主体

责任

地位

自由

父母

老师

自己

选择

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