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峰

行者

<p class="ql-block">广东第2峰石韭岭,又叫石韭坑顶,位于清远阳和和韶关乳源交界处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内,因主峰遍野生长着石韭菜得名。顶峰海拔1888.8米,由于海拔数学后面有4个8相连,寓意极为吉祥如意,因而当地人又将其称之为“发财岭”。石韭岭与广东第一峰遥遥相望、双峰对峙,在其周围还有广东第3峰牛脊背(海拔1830米)、广东第4峰-夫子岩(海拔1790米)、广东第5峰阿婆岩(海拔1760米)、广东第6峰老蓬顶(海拔1737米)、火烧山(海拔1696米)、八宝山(海拔1668米)五指山(海拔1644米)、流沙排(海拔1568米)、天门嶂(海拔1514米)、羊牯岽(海拔1460米)、钩锯山(海拔1225米)等多座千米山峰。</p> <p class="ql-block">石韭坑登山口是1333米,山顶是1888米,相当于爬500多米的圭峰山云峰。我们在停车场右边上山,走石阶路。左边野路下山。</p> <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有点怪,风太大了,站在垭口有点飘飘然,起飞的样子!云海在谷底一直往上涌,再朝东南方向飘散,小伙伴都说一个成语“风起云涌。”</p> <p class="ql-block">敬畏自然,感恩天地!我们怀着一颗随遇而安的心,冒名而来登临广东第二峰,第一峰早些年已经去过,在湖南那边上山。</p> <p class="ql-block">莲子蓉一路高歌猛进,中气十足。在1600米海拔的平台指点江山,以覌云海?</p> <p class="ql-block">生命的光,就是在前行的路上一次次顿悟;在岁月的薄凉里,看淡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在累了倦了的时候,停留下来,寻找一份安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妹子,别跑的太快,后面还有几个闺蜜啊!</p> <p class="ql-block">在晴好的天气里,你是否会独自去感受深秋的美丽,在季节深处寻找极致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座山,因为有水而充满灵性。水依山而俊逸!</p> <p class="ql-block">躺平的世界里,有梦想,有欢笑,有你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古树丛生,苔藓附着露珠,略显晶莹剔透,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广东第二峰有梵净山西山的幽邃,也有武功山的大气,更像徒步雨崩的缩小版!</p> <p class="ql-block">纯粹兴之所至表演一下,未及一米随即转身。</p><p class="ql-block">事后想想,后悔吧,干嘛不来一个公主抱?</p> <p class="ql-block">走过半生,逐渐明白,浅浅淡淡,方能快乐;心境安然,方能深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木村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千年红豆杉。据说,它比村子还老。</p> <p class="ql-block">阳山地处广东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石灰岩山区县,有大面积的低山、丘陵、谷地等较为丰富的板栗种植资源,是广东省最大的板粟生产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山间小径随处可见,稍不留神就可以捡个几斤!</p> <p class="ql-block">两天的行程,游的玩的实在太丰富了,山一程,水一程。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啥都在路上一一探访!</p> <p class="ql-block">祖国在我心中,我在祖国的怀抱。无论我去到哪里,都会带上一面五星红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悠哉悠哉,闲逛瑶族小村庄!英明村,村子不大,有点历史,数百年前,四乡八里的瑶族同胞汇聚这里交易山货,再通过水路走向阳山,清远,广州。</p> <p class="ql-block">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p><p class="ql-block">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p> <p class="ql-block">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p><p class="ql-block">记得高中的课文《师说》吗?</p> <p class="ql-block">贞元二十年(804年)春,韩愈抵达阳山县就职。</p><p class="ql-block">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春,韩愈获赦免,于夏秋之间离开阳山县。八月,获授江陵法曹参军。</p><p class="ql-block">也就是在阳山当了一年的县老爷!</p> <p class="ql-block">韩愈笔下的广东阳山</p><p class="ql-block">答张十一</p><p class="ql-block">韩愈</p><p class="ql-block">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p><p class="ql-block">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p><p class="ql-block">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p><p class="ql-block">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韩愈与阳山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互救关系,韩愈拯救了阳山人民,带给阳山文明、进步与希望,不仅改变了阳山人民的生活方式,创造了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而且通过对教育的首倡,使阳山出现彬彬有礼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阳山也成就了韩愈,改变了韩愈的心绪和生活心态,在阳山期间,韩愈的心日渐沉静下来,开始反思半生坎坷的原因,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阳山还成就了韩愈独特的诗歌风格,韩愈险怪诗的大量创作集中于贬谪阳山之后,是贬谪阳山这一段经历使其险怪诗风日益成熟。通过对韩愈与阳山的相互影响的关系的探讨,有利于认识一个更加全面而立体的韩愈形象,也有利于推动善美阳山建设并促进阳山韩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韩愈在阳山时期的诗文创作较之于其他时期拥有更丰富的题材,更广阔的视野,更深沉的思虑和更真挚的情感。这一时期的诗文或许更能全面地反映韩愈诗文的总特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绛说:“当你看过世界,见过众生,才发现你要见的世面,是自己内心的勇敢和自信;当你看过四季,见过风云,才发现你要见的美景,是自己内心的淡定与从容。”</p> <p class="ql-block">观音石,与英西峰林走廊的有点像吧?</p> <p class="ql-block">阳山具有与京师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里的江山风物和民情风俗对于生长于中原的韩愈来说具有极大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这种陌生和未知往往为诗文创作提供了新鲜的素材,并赋予其丰富而鲜明的阳山文化特征。所以从韩愈在阳山的诗文创作入手,可以窥测出阳山的风土民俗和地域文化。相应的,阳山特殊的行政和文化角色,也大大改变了韩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塑造了拥有伟大人格和文人情怀的韩愈。</p> <p class="ql-block">下山路上,此情此景,突然想起雨崩冰湖的原始森林。</p> <p class="ql-block">韩愈被贬阳山时35岁,正是风华正茂、前途无量的年纪,被贬的原因,是由于韩愈有感于贞元十九年(803)的那场天灾,向皇帝直言进谏,作《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1],希望解生民之苦。诏令一下,即刻上路,经过六十余日的跋涉,终于来到距离京师三千八百余里的阳山。当时的阳山是有名的蛮荒之地,可想而知,韩愈根本无法适应阳山,无论是气候环境、生活习惯还是风土人情,就连语言都是不通的,无法与人沟通,亲人朋友都远在千里之外。韩愈的心情实在让人同情,在《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中说“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在《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中,他描写所处的阳山“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生狞多忿恨,辞舌纷嘲啁”,可见在阳山生活的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随着贬谪日久,韩愈也能够于苦中作乐,品尝在阳山不一样的有滋有味的生活。当郁结之气随着时间慢慢消散,韩愈发现阳山具有如此新奇而独特的美景,不由得纵情于这奇山秀水之中了。他在《春雪》中写道“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诗人在漫漫寒冬中焦急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二月份终于见到了春色开始萌芽,诗人又惊又喜,惊奇于阳山的春日来得如此之早,欣喜于能够早早地看到春色。为了强化这种情感,韩愈还作了《春雪间早梅》一诗,“玲珑开已遍,点缀坐来频。那是俱疑似,须知两逼真。荧煌初乱眼,浩荡忽迷神”,写自己看到了灼灼梅花映雪盛放的奇景,为寒冷的冬日带来春日的消息,也温暖了人心,让人心旷神怡,喜不自胜。这些诗文反映出韩愈对于阳山的接受,这种接受是主观的接受,是源自于韩愈乐观旷达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星桥,咋一眼望过去像极了恩施大峡谷的天生桥?队友说是姊妹桥,我想,也只能这般解释了。</p> <p class="ql-block">高山小气候,一时明媚,一时云起,正如你的心情,捉摸不透!</p> <p class="ql-block">英明风雨桥位于广东第一峰南麓的秤架瑶族乡的河上</p><p class="ql-block"> 桥基部分是月牙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桥上部分是民族特色廊桥木质建筑。桥全长88.8米,桥宽8米,中间为车行道,两旁为人行道,两排桥廊共12节292间。廊桥5个亭阁均是多层重檐悬山顶,高低错落。桥、塔、亭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风雨廊桥把观音禅寺、英明古街连接,夜景亮化景观轮廓勾勒清晰美艳、气势磅礴更是一绝。</p> <p class="ql-block">秤架卧佛</p><p class="ql-block">花开见佛,明心见性</p><p class="ql-block">心染沉寂,岁月是禅</p><p class="ql-block">心如止水,静如幽兰</p><p class="ql-block">佛音缭绕,甚是灵动</p> <p class="ql-block">走进秤架瑶族乡</p><p class="ql-block">只看一眼就会沦陷在美丽的山水之间</p><p class="ql-block">在绵延的众山里面</p><p class="ql-block">有一座经常被人忽略</p><p class="ql-block">却让人叹为观止的卧佛山</p><p class="ql-block">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佛像不一样</p><p class="ql-block">秤架卧佛并非侧卧,而是仰卧</p><p class="ql-block">它以山为床,平和舒畅</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按桂北地区民间传统建筑工艺建造,整个建筑不用任何金属物附加固定。全以榫卯连接,穿斗排列,浑然一体,做工精细,造型美观大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