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10月18日,广东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家,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项目优秀学员,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正高级教师杨伟洲为研修班的学员们带来了题为《信息化教育教学成果凝练与成果分享方法指导》的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老师从信息化教育教学介绍、教育教学成果的凝练、课题研究成果的申报、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教育教学成果这五个方面展开深入细致的讲解,给老师们提供了具有前瞻性、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p> 教育信息化的时代 趋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老师介绍了教育行业九大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与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将成主流;智适应教育推进个性化学习;扩展现实技术带来沉浸学习体验;教育均衡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持续提升;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数据与网络安全意识不断增强。</p> 凝练成果要有四个 意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教师对教学成果的认识普遍存在较大的偏差,杨老师清晰明了地指出,教学成果的凝练团队研究人员要有四种意识:有清晰的问题导向意识;有行动导向意识;有成果表达意识;有推广辐射意识。</p> 提炼成果注意的细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的过程中,杨老师强调,分清什么是成果、什么是效果,搞清到底推广什么,让别人学什么,别人能学到什么,精准凝炼成果,使成果能广泛推广出去。其中,形成研究成果的最佳路径之一就是论文写作,论文写作要注意三点:一是要以读者为中心(要让别人能懂研究主旨);二是要以清晰为准绳(要让读者能享受文体的清新);三是要以逻辑为纲要(要让人人能从中受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成果(即教育教学方案)要符合《条例》中教学成果概念所规定的三个要素外,还要符合四个要求,一是回应教育教学重大问题(立德树人方向);二是基于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方案(独门功夫);三是基于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四是教学成果在推广应用上要达到一定年限(二年以上具备二等奖资格,四年以上具备一等奖资格)。</p> 介绍成果案例、方法及申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老师以自己的课题成果为例,详细地阐述了如何从课题研究提炼出教学成果,其成果的物化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杨老师作为一个科研型教师的实践素养。最后,杨教授以案例说明,介绍了很多成果申报的网站,强调借鉴和学习优秀的成果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老师精彩的讲授为一线教师们提供了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大的凝练教育教学成果的方法。他的讲座,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可行的途径,确实解决了我们的难题,让我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不断进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制作:第八组(王梅、陈荣琼、余丝莉、李兴然、骆文治、李彩容、林晓、韦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