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1年10月16日 世界第41个粮食日</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生活富足、物资丰厚,孩子们会如何理解“珍惜”和“节约”呢?在稻田渐渐成为图片上的风景时,孩子们又将如何获得对粮食的感知?</h3> 10月15日鄞江镇中心幼儿园中四班的孩子开展了珍惜粮食的班级活动。 <b>1. 思粥饭之不易</b> 每天,孩子们都会与“白白的米饭”“亲密接触”。然而,米饭来自哪里?原来的形态如何?如何生长?孩子对米饭的“前世今生”知多少呢?老师们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资源,丰富孩子的认知。<div><br></div> 观看视频——水稻的一生 老师们与孩子一起观看视频“水稻的一生”,与孩子深度对话,帮助孩子初步认知水稻的生长过程。 小结: 从稻谷到香喷喷的米饭需要很多人参与:在温暖湿润的春天耕地、播种、插秧,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灌水、治虫、细心地照顾他们,才能在金色的秋天收获饱满的果实;除了这些,还要经过收割、把稻谷打下来、把谷粒的外衣剥开……真不容易啊!所以,我们要珍惜米饭。我们怎么样做才不是浪费粮食呢? 孩子们也严厉抨击浪费粮食的行为。 这一天,我们一起和孩子们学习了古诗《悯农》。为了让孩子们更有兴趣,是以歌曲舞蹈的形式来进行的,孩子们在活动时非常的感兴趣,不仅很快的学会了,而且轻松地知道了古诗所表达的意思,知道每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不能浪费。 <b>2.觅水稻之原生</b>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是幼儿的学习方式,要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发现、探究…… 我们来寻找水稻啦! <b>3. 光盘行动进行中</b> 自主打餐,吃多少打多少。 我们光盘啦! 每天光盘,不浪费。 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节粮爱粮”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情结,铸熔于我们每人的心中。不仅让孩子和家长了解了节约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孩子从小不挑食,不浪费粮食的良好习惯,还知道了要节约身边的所有能源,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