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鲁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路(东昌坊口),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早年成长、生活的故土,是绍兴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本图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里东入口广场,有一面巨大的壁画墙,上面镌刻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据说是鲁迅本人字体。壁画前还立着清末民初时的市井百态雕像,配上鲁迅手持烟卷的经典形象,仿佛让我们又穿越到鲁迅笔下的那个年代了。</p> <p class="ql-block">经过修缮后的鲁迅故里保持了清末民初时的风貌,不仅再现了鲁迅当年生活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原貌,还可以看到从未对外开放的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是立体解读中国近代文豪鲁迅先生的最佳场所,是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p> <p class="ql-block">《民族脊梁》大照壁的后面就是寿家台门,晚清绍兴城内著名私塾,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的家,闻名中外的三味书屋就位于寿家台门的东侧厢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了解,寿镜吾老先生学问渊博,品行端正,性格耿直,一生厌恶功名,自考中秀才后便不再应试,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鲁迅12岁至17岁时在此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学习,</span>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是鲁迅一生最为敬重的三位老师之一。</p> <p class="ql-block">跨过石板桥,才能进入寿家台门,整幢建筑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p> <p class="ql-block">(第一进,称为台门斗)</p><p class="ql-block">何为“三味”?鲁迅在他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曾提到过,取自“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味如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如美酒佳肴;读诸子百家,则味如酱醋,好比烹饪中的调味品。以三种味道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称为大堂前,悬挂匾额“思仁堂”)</p><p class="ql-block">寿镜吾先生之孙寿宇先生则认为,其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据说,这是寿镜吾老先生的父亲寿韵樵亲手拟定的,后成为三味书屋的馆训。</p> <p class="ql-block">第三进,寿镜吾先生的书房,典型的塾师之家的书房布置,设有《二十四史》专用书柜、文房用具等。上挂<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余斋”匾,三余取义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即“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意思是人们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发奋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小堂前是用来接待亲朋好友的地方。匾额“重游泮水”,是寿镜吾侄儿送的贺寿匾,画两侧篆书楹联:骐骥生绝域,鸾凤本高翔。1906年鲁迅曾回绍兴看望老师,当时寿镜吾老先生就是在这里接待他的。</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的横匾是清乾隆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梁山舟书写的。当年,匾的两旁还悬挂着这样一副木刻的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羮有味是读书。</p> <p class="ql-block">鲁迅当年读书的书桌就在左边墙角,墙上标有“鲁迅座位”。据介绍,因有学生经常出入后花园影响鲁迅学习,所以他才要求把书桌换到了书屋的东北角。课桌的右下角刻有一个“早”字,是因为他曾因故迟到过,受到寿老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已不迟到才刻上去的。</p><p class="ql-block">遗憾,现在书屋已设置栏杆,不能进入了。</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后面有个小小的花园,当年课余鲁迅和小伙伴们常在这一方小天地里玩耍。“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p> <p class="ql-block">寿家台门第三进还有个模拟“三味书屋”,报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参加“跟着课本游绍兴”研学旅游项目的学子,可以入内,</span>穿上长衫,戴上瓜皮帽,体验一堂别具一格的“三味早读”课。创意不错,但是也不应将我们这些普通游客拒之门外哪!</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居原为周家新台门的一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诞生在这里。 </p> <p class="ql-block">鲁迅居室的小天井。</p> <p class="ql-block">鲁迅故居是一座两楼两底的小楼,鲁迅的童年、少年时期,以及鲁迅回乡任教期间均居于此,里面有不少物品是鲁迅当年生活的原物。</p> <p class="ql-block">东首楼下小堂前,是吃饭会客之处。</p> <p class="ql-block">厨房,鲁迅和闰土便是在这里认识的。鲁迅小说《故乡》里这样叙述:“他(闰土)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棵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鲁迅散文《狗、猫、鼠》节选</p> <p class="ql-block">故居的后面就是著名的“百草园”了,那里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百草园之所以出名,当然缘于鲁迅笔下那篇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占地约2千平方米,为周氏族人共有菜园。</p> <p class="ql-block">“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紫红的桑葚,酸甜的覆盆子,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虽然已难寻旧踪,但鲁迅笔下的浓厚生活情趣依然带给你我丰富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原为百草园的一部分,地产易主后,经扩充改建,筑有假山亭台,并非鲁迅在绍兴时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不知何故,朱家花园并未开放,我也只能拍摄其中一角。</p> <p class="ql-block">游完百草园,进入鲁迅笔下的“风情园”,即朱家台门,又称“老磐庐”。朱家台门环境幽雅,且寓古迹,为古城绍兴保存最完整的典型花园台门建筑。</p> <p class="ql-block">朱家台门原为越王望花宫故址,系明初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台门内有百年罗汉松、盘槐、红梅等不少名贵花木,更奇的是还有400平方米的一方水池,岁旱不干。</p> <p class="ql-block">此磐庐石为明朝重臣朱庚故物。当年朱庚荣归故里,其山东门生馈赠此石,清光绪年间,绍兴名士朱阆仙向朱庚后裔购得此石,置于池中,名其宅为“磐庐”,后又转让给绍兴开明绅士朱仲华。此石三易其主,不易其姓,实为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整修后的朱家台门以鲁迅笔下的人物风俗为载体,将绍兴独特的人文内涵、历史典故呈现在游客的面前。“鲁迅笔下风情园”,占地面积约3千平方米,分“绍俗祝福”、“越俗漫话”、“迎神赛会”、“男婚女嫁”四个主题陈列厅。</p> <p class="ql-block">绍兴民间的“祝福”,俗称“请大菩萨”,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神圣的祭祀活动。</p> <p class="ql-block">从故居边门出来后便见仁里石坊,古色古香。石坊后是一条小商业街,不过我并不想逛街,直奔鲁迅祖居而去。</p> <p class="ql-block">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是鲁迅祖父母的家。建于清乾隆年间,坐北朝南,粉墙黛瓦,砖木结构,由第一进台门斗、第二进德寿堂、第三进香火堂、第四进座楼等组成,是目前绍兴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小客厅)</p><p class="ql-block">周氏家族在绍兴400年的历史中,鲁迅祖父周福清在清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有《翰林》匾,彰显了周家当年显赫的身份。</p> <p class="ql-block">德寿堂,取积善有德、福禄长寿之意。两旁柱子上有楹联一副:身无半文心通天下,读破万卷神交故人。鲁迅平时很少来祖居,只有家里祭祖或操办大事时才过来。</p> <p class="ql-block">香火堂,供奉祖宗牌位、神像、家族祭祖的地方。上挂“德祉永馨”匾,意指德行和福祉源远流长,匾的下方挂有一张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神像。</p> <p class="ql-block">香火堂右边是主人卧室和书画室,</p> <p class="ql-block">香火堂左边是佛堂,</p> <p class="ql-block">餐厅。</p> <p class="ql-block">座楼原为周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区,有小姐闺房、绣房、淋浴房等。</p> <p class="ql-block">沐浴房,</p> <p class="ql-block">琴房,</p> <p class="ql-block">祖居真实再现了清代绍兴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这是藏书室。</p> <p class="ql-block">典库,</p> <p class="ql-block">厨房,</p> <p class="ql-block">庭院。</p> <p class="ql-block">祖居西侧,是鲁迅纪念馆,大门右侧“绍兴鲁迅纪念馆”乃郭沫若手迹。</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庭院植物以文化含义深厚的樟、松、兰、梅为主,同时遵照鲁迅《朝花夕拾》中记载,选栽枣树、皂荚树、桑葚、木莲藤等物种,再现鲁迅当年的环境氛围。</p> <p class="ql-block">进入陈列厅,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尊鲁迅先生的大型青铜座像,和蔼可亲,仪态从容。座像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十四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鲁迅亲笔书写的“自传”。</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分主展厅、辅厅、学术报告厅、休闲厅四大版块。主要展示了鲁迅在绍兴的青少年生活,在南京、日本、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生平事迹,通过大量的鲁迅书信手稿、初版书刊、实物资料、图片等展品,生动真实地再现了鲁迅先生一生的光辉业绩。</p> <p class="ql-block">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举国哀悼,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发地前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鲁迅精神因此而被誉为中华民族魂,鲁迅终其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为中华树立起民族魂!</p> <p class="ql-block">从鲁迅纪念馆出来,已是中午时分。老远我就看到鲁迅在小说《孔乙已》中提到的那家咸亨酒店,已是门庭若市,生意兴隆。</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佩服绍兴人的精明!在用活用足“鲁迅”这块金字招牌方面,绍兴人奇招不断,鲁迅笔下那个曾经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如今也成了商家赚钱的摇钱树。</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前往古轩亭口附近的“寻宝记”就餐时,再一次感受到了绍兴人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和观念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位于仓桥直街的“寻宝记”,对面就是“孔乙已酒家”,两家生意都好的出奇。中午就餐时段,顾客都在门外等候,叫到号后才能入店就餐。似乎“孔乙已酒家”的叫号声更响亮,盖过了“寻宝记”的风头,哎,暗地里还在悄悄竞争。</p> <p class="ql-block">见此情景,让我感慨不已。</p><p class="ql-block">绍兴是历史文化名城,绍兴菜是在绍兴文化的土壤里孕育出来的,尤其是像咸亨酒店、孔乙已酒家,是站在“鲁迅”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但要让绍兴菜“做大做强”,光打“鲁迅”招牌是不够的,还得在绍兴菜的“传承创新”上精雕细琢,方能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