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地方民俗(257)油纸伞

张光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油 纸 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起油纸伞,可能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有青瓦、白墙、小巷的江南水乡,是戴望舒笔下和丁香姑娘一样,带着幽怨、惆怅又迷茫的气质,是浪漫,是文艺的标签。但是在旧时的衡阳,油纸伞却是居家必备的防雨工具。</p><p class="ql-block"> 在现代的布伞及折叠伞面世之前,这种油纸伞在中国的江南地区,是普通人家最奢侈的避雨工具,当是拥有一把油纸伞了。这种伞用今天的审美观来看,可能并不漂亮,一柄伞收拢后,像是一个圆柱体,长约三尺,伞头有一个圆木柁,用以封顶,既是伞张开后的圆中心点,也是防漏水的重要装置。伞身是由36个油纸页片折叠而成柱状,通常为红色,也有少量绿色。从伞身中央,有一根竹质或木质的柄伸出,便于人们张开伞后握住,在伞柄距伞顶三分之一的地方,安有一个木跳栓,以保证伞在张开后固定在某种状态。别看油纸伞这种简单的构成,却也包含着深刻的寓意:伞之外形,顶天立地,蕴含中国古典文化精髓——“天人合一”的文化概念,伞骨同聚一轴,象征团结与力量。是中国古典高雅美的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 中国制伞历史悠久,最早的伞由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春秋末年,中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鲁班的妻子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像“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这就是最早的雨伞。纸出现以后,人们在伞纸上刷桐油用来防水的油纸伞,文人雅士亦会在上油前在伞面上题诗作画,以遣情怀。宋时称绿油纸伞。以后历代均有改进,有纸伞,油伞、蝙式伞,最后形成今天的大众用品,使用至今已1000多年。油纸伞在唐朝传至日本、朝鲜,日本早期将油纸伞称为“唐伞”。油纸伞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越南、泰国、老挝等地后,又结合了当地的文化,有了各自的风格和名称。宋应星《天工开物》提到:“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沈括《梦溪笔谈》也提到: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p><p class="ql-block"> 传统油纸伞的制造过程十分繁杂,必须全部纯手工完成。工序包括打眼、给伞骨开齿、削伞骨、绕边线、裱纸、上柿子水、收伞、晒伞绘画、装伞柄、上桐油、钉布头、缠柄、穿内线等。尤其是开齿,需要一定的制作技巧:开齿要开得正,全部都要是直线,不能够弯,不然伞骨撑起来会扭;而每一把伞需要用同一根竹子划出36片伞骨,用圆周率来计算,以前则是按老祖宗的土办法,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伞的骨架初步安装完成,则要进行裱纸工序,别看是纸,这其中却大有内涵,质量也很有讲究。上乘油纸伞的纸一定要用构皮纸蒙上。所谓构皮纸,是手工剥下构树皮,完全按东汉时蔡伦造纸术的原样制作而成。经过两层细致的裱纸之后,一把伞就基本成型了。</p><p class="ql-block"> 旧时,油纸伞除了其基本的防雨用途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油纸伞也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和道具。</p><p class="ql-block">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男女主人公许仙与白娘子,因一把油纸伞而相识,引发出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因而在文人的笔下,油纸伞总免不了与爱情相关。江南的绵绵细雨,长街曲巷,粉墙黛瓦,青石板路上打着油纸伞或踽踽独行,或并肩漫步的青年男女……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画卷。油纸伞被定格成极具辨识度的中国符号。油纸与“有子”音近,繁体“傘”字由多个“人”字组成,也有多子多福的意思,而伞面张开后形成圆形,代表了美满圆满的意思。因此,在民间,结婚时女方的陪嫁中就会有一把油纸伞,代表了未来的婚姻生活圆满幸福。在中国古代还有一个习俗,学子们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时,会在包袱里放一把红油纸伞,称为“包袱伞”——“保福伞”,这样预祝路途平安、高中状元。 </p><p class="ql-block"> 随着各种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新型伞的出现,油纸伞已不再是人们避雨工具的首选,并逐渐退出普通人家,有意思的是,油纸伞由过去的下里巴人变成了今天的阳春白雪,油纸伞作为一种高雅像征的艺术品,依然出现在各种表演的舞台上和特定场合需要的装饰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