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走进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就似走进了鸟的世界、鸟的天堂。青华海历史悠久,远古时期曾为一片海洋,明代文学家杨慎谪居保山时,取“东极青华大地”之意将其命名为“青华海”。 青华海位于国际候鸟迁徙路线的交叠区域,随着湿地环境的恢复与改善,吸引了包括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在内的2万余只候鸟到此地越冬。一些水鸟时而掠过天空、时而在湖中嬉戏;余晖下,青华海水面泛着粼粼波光,湖边毛茸茸的芦苇也被裹上了橘光,向游客及拍客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 尖尾滨鹬,是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鸻形目、鹬科、滨鹬属于滨鹬中体形较大的一种鸟类,体长19厘米,与斑胸滨鹬极其相似。尖尾滨鹬夏羽头顶栗色,具黑色纵纹。后颈和侧棕皮黄白色,具黑褐色纵纹;眉纹白色。眼先、颊、耳区白色,具窄的黑色条纹。上背、肩和三级飞羽黑褐色,具宽的皮黄褐色和棕栗色羽缘。下背、腰和中央尾上覆羽黑褐色,两侧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褐色横斑。尾褐色。中央尾羽最暗,呈黑褐色,具棕皮黄色或灰黄褐色羽缘。外侧尾羽较短,为灰褐色,具白色羽缘;所有尾羽均较尖,尾呈楔形。初级飞羽黑褐色。羽轴多为白色。</p> <p class="ql-block"> 尖尾滨鹬,次级飞羽灰褐色,近尖端处羽缘白色。小覆羽黑褐色。中覆羽褐色,具黑色羽轴纹和灰黄褐色或棕色羽缘;大覆羽暗褐色,具白色尖端,形成翅上白色横带。颏、喉白色,微缀黑色斑点。脸、颈和上胸白色,缀有皮黄色或棕色,具密的黑褐色纵纹。下胸和两胁白色,具粗著的黑褐色V形斑。尾下覆羽白色,具褐色纵纹。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微缀污灰色。</p> <p class="ql-block"> 尖尾滨鹬,冬羽似夏羽。但头顶棕色较淡。眉纹较明显。耳区有一暗色斑。翕褐色,其皮黄褐色羽缘,扁褐色,具皮黄白色羽缘。下体主要为白色,颈和胸缀有灰色,具不明显的褐色纵纹。有的呈黑色胸带。幼鸟头顶亮棕色。具长的乳黄白色眉纹;眼先和耳覆羽暗红色。后颈皮黄色,具细的褐色纵纹、翕、肩和三级飞羽黑褐色,具栗色,白色和皮黄色羽缘。翅上覆羽褐色,具皮黄栗色羽缘。下体主要为白色,胸和前颈缀橙皮黄色,具细的黑褐色纵纹。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淡灰色或黄褐色。嘴微向下弯。脚绿色、褐色或黄色。飞翔时脚微超出尾端。</p> <p class="ql-block"> 尖尾滨鹬,繁殖期主要栖息于西伯利亚冻原平原地带,特别是有稀疏小柳树和苔原植物的湖泊、水塘、溪流岸边和附近的沼泽地带。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以及附近的低草地和农田地带。栖息地高度可升至海拔2000 米以上。喜欢结群活动,在澳大利亚越冬地带可见上千只的大群。</p> <p class="ql-block"> 尖尾滨鹬,在中国主要为旅鸟,部分为冬候鸟。春季于4-5月,秋季于9-10月迂经中国。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在食物丰富的觅食地,也常集成大群。当受惊时常很快形成密集的群,并快速而协调地飞翔。它也常与其他鹬类混群活动和觅食。有危险时,也常采取就地蹲伏不动的方法逃避危险。有时待危险迫近时,才突然从地上飞起。常在有低矮草本植物的水边干草地上或浅水处活动和觅食。有时也在开阔的海边潮涧地带活动和觅食。以蚊和其它昆虫幼虫为食。也吃小螺、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有时也吃植物种子。常边走边觅食。</p> <p class="ql-block"> 尖尾滨鹬,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该物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 <p class="ql-block"> 寻找人生最美的奢华,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青华海湿地景观独特,镶嵌在群山环绕的保山坝盆地中。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层次分明的地貌组合,纵横交错的大面积湿地,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青华海,一年四季都是阳光明媚的时节。暖暖的风,蓝蓝的天,浮云翻涌如画。绿叶成荫,野鸭成群,各种花儿开得明艳如火。天气晴暖,杨柳依依,银杏渐黄,处处弥漫着风轻云淡的气息,漫步其中,顿觉神清气爽,心情柔和。在青华湖边,看风景的、游玩嬉戏的、唱歌跳舞的、拍照留念的,大家欢声笑语不断。</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有沐音乐《豆豆鸟儿》</p><p class="ql-block">拍摄地:云南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