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让学校成为学生神往的地方</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晓峰</div> 今天晚上例会,秦校长说每周二下午第四节要让学生嗨起来,给学生释放天性的机会。并现场示范,手拍桌子打节奏,高声唱:<br>“大河向东流哇<br>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br>(嘿嘿嘿嘿参北斗哇)<br>(生死之交一碗酒哇)<br>说走咱就走哇<br>你有我有全都有哇<br>(嘿嘿嘿嘿全都有哇)<br>……”<br> 或许是职业的敏感,听到此不由想到现在的学生,每次假期开学前或是每周上学前,我们总会听到有些孩子发出这样的感叹:“唉!真烦人,又要开学了,又要回到讨厌的学校了。”每次听到这样的感叹,我心里都是五味杂陈。<br>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br>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就那么不喜欢学校呢?想想20多年前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那时学校条件很差,但绝对是我们的乐园,放学后都不想回家,早晨更是像快乐的小鸟般飞奔去上学……现在呢?条件好了,可孩子们却开始讨厌学校了,甚至视学校如牢狱……学校是孩子童年成长的“家”,它给予孩子的应该是快乐和幸福,是那个一提起来就让学生感觉到无限幸福与甜蜜的地方,而不是“谈校色变”。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做才能让学校重拾往日的魅力,成为孩子们神往的地方呢?<br> 学校是什么?孩子在学校渴望干什么,又渴望得到什么?为什么一些孩子会厌学?这是一些人不曾思考、也不屑思考的问题,但正是由于缺乏这些思考,才把学校办成了孩子不喜欢的地方。<br> 今天我就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br> 根据自己25年的从教经历,我感觉教育这点事儿,说大了是家庭、社会和学校,说小了特指学校。这里主要说说学校那些事儿,学校说白了无非是人、事、物三件事。<br><p></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物</b></h1> 我们首先谈谈物,我这里所说的物指的就是校园,我们先看两则新闻:<br>新闻一:<br> 2019年11月20日,《改革落地在宝塔》系列报道——《让学校成为最漂亮的建筑》。报道称“这里是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2018年8月底,这所学校迁到了新校址,通过我们的镜头您可以看到现在的宝塔区实验小学建有U字型教学楼、综合楼、微机室、少儿电视台等一共28个教室,在这里上学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最现代化的教育资源。”<br>新闻二:<br> 2011年12月19日,《德州日报》报道——《让教学楼成为农村最好的房子》。报道称“现在的教学楼可以说是全镇标准最高、外观最漂亮的建筑了。孩子们能在这么好的楼里上课真是太幸福了! ”<br>……<br> 在国家尊师重教的大政方针指引下,全国上下,从城市到农村,都掀起了重视教育的浪潮。“物”的问题解决了,全国各地新建的学校是一个比一个漂亮。<br> 今年开学,我邻居的女儿选择去新城中学,其实父母都希望她能来一实验学习。问其原因,他女儿说:“新城有操场。”多么好的理由。由此可知一个学校的硬件设施对留住学生是多么的重要。<br> 《荀子劝学》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幽雅的人文气息,可爱的校园环境对人的影响,校园环境所折射出的学校文化具有水滴石穿的教育力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园墙壁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现在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标语,无处不激励学生,无处不默默的交流。所以现在的校园都合理利用每一处墙壁,力争为孩子创造最佳的育人环境。 陶行知先生说:“学校应该是‘儿童的王国’,应考虑孩子的情感、个性、身体、智力等各个方面的生存和进展的需要,幸免过分的成人化和功利化。”因为学校是为教育学生而设的,应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应该是孩子最神往的地方。可事实上是这样吗?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b></h1> 其次是人,我们这里的“人”特指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老师和学生。<br> 人的第一个元素是教师。亲其师,信其道。出自《礼记·学记》:“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译文:“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乐于和同学相处,深信所学之道”。可见老师在这里起到关键性作用,那么老师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能“亲其师”呢?国家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于老师用其一生为我们做出了表率:<br>一、做学生喜爱的人<div><br>1.身教重于言传<br> 于永正老师用亲身经历诠释了什么是“身正为范”。<br>于老师给自己做了个规定,每次大扫除,都要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参与。和学生们一起劳动,身正不令而行,学生们都会很快就位。<br> 所以,这些年来,于老师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自己首先要做到:<br>穿戴不敢随便<br>字迹不敢潦草<br>说话不敢随意<br>态度不敢生硬<br>错误不敢不认<br>行动不敢落后<br>备课不敢马虎<br>书报不敢不读<br>……<br> 于老师在给青年老师的讲座中也多次谈到教师的身教对学生的影响这方面的内容。<br> 为什么素质高的老师教学效果好 ?因为这个老师本身就是一本书,于老师一直都在告诉学生怎样做人。所有学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愿意模仿老师。如果是优秀教师,学生会崇拜他,处处维护他,“有其师必有其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人说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因为“影响”是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很多老师都能体会到,学生的字和教他的老师特别像。如果老师朗读特别好,那么学生朗读水平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模仿老师的地方很多,甚至于学生模仿老师走路的姿势。所以,我们要写好老师这本书。<br> “字是人的第二张脸,字是人的第一张名片。”这话于老师经常跟学生说。人的第一张脸是爹妈给的, 对就对了,错就错了,不要整个容,整容,对不起爹妈。那不背叛爹妈吗 ?不要背叛爹妈。但是第二张脸是自己给的,老师们要告诉学生练字的重要性,老师一定要研究一点书法,要把字练好。</div><div><br>2.童心未泯<br> 于永正曾说,“教了五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br> 一年的秋天,于老师带学生到云龙公园看菊展,忽然看见一盆叫“玉佛座”的菊花,花冠硕大,睡莲似的花瓣儿,洁白纯净,如玉雕一般。他大呼一声:“快来看,这片菊花堪称菊花之王!”<br> 学生呼啦一下围聚过来,欣赏着,品评着,花名“玉佛座”引起了大家的丰富想象。<br> 于老师经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总能让他们发现以前所没有发现的东西。<br> 于老师会经常把报刊上看到的让他感动的事读给学生听,或推荐给他们看,会把老师遇到的新鲜事儿讲给学生听,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br> 没有好奇心,就发现不了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自然也就感受不到美的价值存在。人的良好情感,是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并丰富起来的。好奇心可以让我们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br> 课间时间于老师尽可能多和学生一起玩。如果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于老师也一定会遵守“游戏规则”。倘若老师犯规,同样要接受相应的处罚。这样,学生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是他们中的一员,老师和他们一样。<br> 于永正认为老师要有点孩子气,童心未泯,要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div><div><br>3.襟怀坦荡<br> 于永正老师特别有亲和力,对同行、同事和学生,总是以诚相待。<br> 几十年来,他没有和任何同事红过脸,没和任何领导产生隔阂,为人宽容。<br> 1985年,于永正刚评特级教师不久,一次研讨会上,有位老师说:“有人就备好了两节课,到处教,不算本事!”同事们的目光都转向于老师,显然这位老师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于老师表现得很平静,站起来对发言的老师一笑,说:“这位老兄显然是在说我的。感谢你的提醒,作为一个特级教师,我是应当努力上好每节课。”落座不久,有人递给于老师一张纸条,上书“雅量”二字。<br>至于对待学生,于老师会更包容。<br> “文革”期间,有一名女同学骂于永正老师。于老师得知后,找到她了解原因。原来是因为她与同学发生了矛盾, 于老师处理得不公正。本来不怪她,于老师却把错误都归咎于她了。于是于老师不但当面向她作了检讨,还写了一张大字报,题目是《学生为什么骂我?》,公开承认错误。后来有人看到这张大字报,说到:“还有如此襟怀坦荡的老师啊 !”<br> 正是因为于老师襟怀坦荡,所以他带的班始终纪律井然,学习氛围浓厚,令许多同事对他刮目相看,要知道那时正是“文革”期间教学秩序大乱的时代。<br> 于永正信奉的一句格言是:“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这句话直到今天仍在受用。人往往会易怒,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时,调整自己的心情,就会冷静下来,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事情。<div><br><div>4.知错就改<br> 于永正老师的做人准则是:不论人非,但言人是;容人之过,谅人之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br>他在给那时刚做教师的女儿 20个建议中曾这样写道:“如果你犯了错误,要道歉。比如问题处理不当,说话欠妥,甚至体罚学生。一定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认错,向学生道歉。”<br> 于老师工作后的第二年,兼任六年级的音乐课。一次,一位姓丛的学生因为上课不守纪律,被点名,于老师让这名犯错误的同学到办公室接受批评。这名学生说什么也不去,在和于老师拉扯间,于老师很生气地将他推倒在走廊上。最终这名同学进了办公室,于老师又以他没“立正”站好为借口,狠狠地踢了一下他的脚。事后,于老师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他觉得这一“推”、一“踢”性质严重,但一直缺乏当面认错、道歉的胸襟和勇气。若干年后,每想到此事,于老师一直为他所犯的错误而悔恨不已。<br> 过了而立之年的于老师,才真正地践行着自己的做人准则。<br> 一次,一位学生在练毛笔字时,因为他有把大拇指放在口中吮吸的习惯,屡教不改。当于老师看到这名学生又犯老毛病时,非常生气,一巴掌把他的拇指给打了出来,这一巴掌打得很厉害。冷静下来之后,于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真诚地向这名同学认错、道歉。后来见到了他的父亲,又一次向他道歉。<br> 生活中我们也许会像于老师一样,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犯错误不怕,只要正确处理,“错误”就变成了教育资源。这种“无言之教”,对学生的影响,我相信同样是深远的。<br><br></div></div></div> 二、上学生喜欢的课<br><br>1.先进的理念<br> 于永正老师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 "的教学特色。“五重”教学的提出,抓住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是语文教育的一次回归。<br> “五重”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在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于永正老师每接一个新班,相处一段时间后,总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地方。他喜欢学生、尊重学生,并且不断地激励学生成长。于老师把激励的使用又归纳出五条“原则”,即针对性原则;实指性原则;引领性原则;及时与重复性原则;鼓励性原则。他曾说过,只要蹲下来看学生,只要牢记“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句话,就很容易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有时候,他甚至会为后进生“制造”闪光点。例如,于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对写作信心时,他就会事先指导这部分后学生改好自己的习作,哪怕是一个语段、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这样,在作文讲评时,于老师就会借机对这个语段、句子或词大加赞赏!为了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于老师总会事先请他为班级做点事,然后,若无其事似的对该名学生的奉献行为给予高度的肯定;为了激励那些平时不爱朗读,对朗读没有自信的学生,于老师自然又会使出一贯的做法,事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朗读辅导,课堂上,再请他们朗读,这样,于老师就又有了一个对他们进行表扬和赞赏的理由了……这样的赞赏理由,这样的激励方法在于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胜枚举!于老师就是这样激励学生的!学生就是这样在于老师的激励下成长的!<br> 用欣赏的眼观看不足,用治病救人的心态培育残枝,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静候花开!作为教师,我们要涵养师德,灵活方法,深爱、博爱每一名学生,最大限度的提升每一名学生的综合素养!<br><br>2.渊博的学识<br> 于老师对教育教学的执著追求,不断思考,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语文教学模式。工作中,于永正老师有四个习惯、一个爱好,四个习惯是:读的习惯、看和听的习惯、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运笔成文的习惯,一个爱好是唱京戏。于老师爱思考的习惯是出了名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叫爱“琢磨。读书看报爱琢磨,备课爱琢磨,上完了课爱琢磨,听别人讲话爱琢磨,听别人上课更爱琢磨,琢磨到食不甘味,卧不安席。事实证明,琢磨,出智慧;琢磨,出思想;琢磨,出于老师这样的杰出教师!运笔成文这个习惯也是成就杰出教师的重要路径,于老师从一节课写起,从点滴小事写起。天天写随笔,坚持了好多年 ,每年保存 7、 8本。<br> 这一本本随笔,真实地记录下了于老师成为杰出教师的足迹,全面客观、精准地诠释了教师如何让学生喜爱的秘诀。这是于老师留给我们的财富,更是一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br> 一名教师,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可认真写三年教学札记,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事实上,杰出的教师,优秀的教育家一定会有常人所不具备的习惯和爱好的!于永正老师就是这样!<br><br>3.幽默的语言<br>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于永正曾说过,“我从跨进徐州师范学校大门的那一天开始,我就按照我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幽默,就是我塑造的目标之一。”<br> 他在介绍自己时,为了让学生记住他,他曾说:“我是干勾于中的那个‘于’。” “大师,就是年纪大的老师。”他这样向学生介绍自己。 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老师讲故事,学生会终生不忘。忘不了故事,就忘不了你这位老师,当好动的学生拉着你讲故事时,你不要趁机给他提要求,更不要批评他,否则他会难堪。你可以这样说:“没想到你喜欢听我讲的故事!以后肯定有机会。”要利用这个机会和他们进行交流。<br> 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取得不错的课堂效果,老师们值得一试。<br><br>三、做守护教育的追梦人<br> 2005 年,于永正退休了,很多人都以为他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可是,退休的于老师更忙碌了。教室里,依旧时常出现他听课、评课的身影;杂志上经常刊发他对语文教学的新思考、新认识;课堂上,他一次又一次地呈现出新的课例、新的探索。在徐州、在江苏、在全国各地,他和老师们一起解读教材,分析学情,探寻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最佳路径,乐此不疲。<br> 近两年,他针对语文教学头绪繁多,语文课堂令人眼花迷离的现象,奋力疾呼:“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简化头绪,固本强基!”<br> 于是,于老师出现在课堂上的次数更多了。《秋天的怀念》《第一次抱母亲》《林冲棒打洪教头》《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杨氏之子》……一个个鲜活的课例又为我们呈现出一种新的境界——他在丰富、发展“五重教学”的同时,积极践行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提出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语文教学理念。<br> 他以自己的实践告诉老师们,语文教学一定要体察儿童,要牢牢遵循教语文的规律,要立足于学生今后的发展。<br> 于永正老师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他五十多年一直践行的追求。 于永正当了一辈子老师,没干够,他还想继续奋斗在教学一线。<br>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我五十多年一直践行的追求。”<br> “退休之后的大反思,使我基本上明白了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语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br> “如果时光老人再给我十几年的时间,让我重教一年级,上课时我会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再只是关注教案、教学;如果让我再教一届学生,我会让学生从我这里体会到尊重、平等、民主……如果我再从事小学教育,我会经常把十个手指头伸出来告诫自己:这就是你的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r><br> 四、值得敬仰的人<br><br>1.对待生命的态度<br> “不怕死,争取活,活得好。”这是于永正老师在患白血病期间,对待生命的态度。他在患病期间写下了《病中吟》,我摘录了几句:<br> “两年来,我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写了十几篇短文,为弟子的书,写了序言,写了一篇六千多字的长文——《我的小学老师》。我不忘语文,难忘语文,真可谓‘矢志不渝’”!<br>“早晨,当我睁开眼睛,证明我还活着的时候,一定规划一下怎样过好这一天,哪怕只有这一天。”<br><br>2.永远的记忆<br> 得知于永正老师去世的消息后,他的几位同行、益友以及他的弟子们,共同缅怀、共寄哀思。<div><br> 特级教师贾志敏:<br> 我比于永正还年长两岁,我们对语文教学有着很多共同的看法,日常交流很多。语文就要简简单单,干干净净,老老实实上课,不要花里胡哨、突出自己,而是要突出学生,让学生有所得。</div><div><br> 特级教师张祖庆:<br> 师傅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他身上的求真精神,是他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的设计,他始终把儿童放在中心。师傅提出的“口语交际作文”对我的语文教学影响很大。</div><div><br> 特级教师窦桂梅:<br> 听闻于老师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我想用几个镜头来感念于老师对我们的影响!<br> 一个镜头是我和几位年轻人在淮北跟于老师同台上课,课后向先生献花拜师的场景。于老师嘱咐我们“教书不忘读书”,那声音至今回响耳畔……<br> 另一个镜头是,于老师在病中,亲自发信嘱咐我,让他的弟子和当地校长专家来清华附小参观交流,他关心徐州教育的拳拳之心令人动容……<br> 这些年来,于永正老师影响了我,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以及一代代小学语文教师!<br>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们唯有继续立足课堂,不忘初心,才是最好的纪念。</div><div><br> 特级教师王崧舟:<br> 患病期间,他曾经跟我说,对待癌症,他的态度是“不怕死,争取活,好好活”。他面对生死大限的考验所表现出来的淡定和豁达,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于永正先生直面死亡的达观和超越,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好的精神财富!崇敬他,学习他,成为更好的自己,是对先生永恒的缅怀。<br>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大德无形,大教无痕。老师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学生天天看的“无字之书”。而于永正老师正是用他的言行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成了学生心中的“好书”。<br> 虽然于永正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已经成为了学生心中的“好书”。这本书里有良好的仪表、漂亮的字、生动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优美的“下水文”、非常优秀的道德品质……<br>最后,我想用于永正老师的一段话作结:他说:“作为老师,我会向学生交出这样一张‘名片’——‘名片’的正面写着两个大字:微笑;下面写着三个关键词:尊重、理解、宽容。‘名片’的反面写着两个大字:负责;下面也写着三个关键词:严格、认真、耐心。我的为师之道——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br>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学习于永正老师的事迹,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悟道自己心目中老师的形象,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div> 人的另一个主要元素是学生。<br>学生厌学是主要问题,如何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br> 不少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甚至感到厌倦。如何转变学生这种心态,使之想学、乐学呢?我认为关键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div><br>一、树立自信心,激发兴趣 </div><div> <br>1、让学生体验成功。<br> 自信心是一个人在学习、工作上获得成功的保证,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当然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作为一名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学习上,要给学困生特别关注,在口头表扬的基础上,要引导他们思考,减轻学习难度,轻松学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感”。</div><div><br>2、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br> 批评会引起学生自我评价过低,从而导致不良自我形象和自卑心理的形成。<br> 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是压抑的,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表扬则不然,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积极的评价能给学生心理上带来愉悦,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使他们个性的潜能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展现,逐步培养他们学习的乐趣。 </div><div> <br>3、变指责为呵护。<br> 小学生年龄小,考虑问题不会很全面,有时会突发奇想,提问题只不过着点边甚至是错误的。这时,作为教师决不应该去讽刺、挖苦、指责学生,而应该呵护他们创新的萌芽,及时、耐心地对其加以引导或顺错纠正,让学生体面地坐下。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div><div><br>二、培养情感、引发兴趣<br> 教学过程,不仅只是掌握具体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也应当是知识不断转化为情感、意识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就是说,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使之渴求知识的愿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进而转化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br> 心理学家指出,当人们在活动中遇到某种不清楚、不了解的事情,在用过去的知识不能应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问题情境。若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日积月累,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div><div><br>三、精心设计课外作业,<br> 发展兴趣课外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应该善于研究学生心理,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和挖掘课外作业自身的特点,使学生的课外作业活起来,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兴趣。</div><div><br>四、给学生表现和质疑的机会,<br> 巩固兴趣要创造一切条件给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个别学生好表现自我,教师要因势利导,从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出发,让他们在发挥自己能力的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培养他们爱学习、乐于学习的精神,否则将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要提供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提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br>著名学习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可见,一堂有实效的课,并不是单纯看教师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出了多少个问题,思考了多少个“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教师又通过哪些途径和学生一起解决了多少个“为什么”。<br> 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设计问题情境,给学生提问题的环境和机会,使学生有“一波末平,一波又起”之感,使其自始至终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巩固其学习兴趣。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用无定法,贵在得法”,能否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是一个老师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br>因此,教师应综合各方面情况,探究各种教学方法,挖掘各种有利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厌学”为“乐学”,从而使学习教学达到最佳效果。<br> 教师应真正认识学生,因材施教,不同的“材”,雕出不同“作品”。在“师德师风培训”学习时,我曾听陈怀新教授讲过这么一个故事:<br> 美国教育家李维斯有则寓言《动物学校》。 <br> 有一天,动物们决定设立学校,以教育下一代应付未来的挑战。校方制定的课程包括飞行、跑步、游泳及爬树等。为了便于管理,所有动物一律要修全部课程。 <br> 鸭子游泳技术一流,飞行课的成绩也不错,可是跑步就无计可施。为了补救,只好课余加强练习,甚至放弃游泳课来练习跑步。最后磨坏了脚掌,游泳成绩也变得平庸。校方可以接受平庸的成绩,只有鸭子自己深感不值。 <br> 兔子在跑步课上名列前茅,可是对游泳一筹莫展,甚至精神崩溃。 <br> 松鼠爬树最拿手,可是飞行课的老师一定要它自地面起飞,不准从树顶下降,弄得它神经紧张,肌肉抽搐。最后爬树成绩得丙,跑步更只有丁等。 <br> 老鹰是个问题儿童,必须严加管教。在爬树课上它竟然不理会老师的要求,坚持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第一个到达树顶。 <br> 到学期结束时,一条怪异的鳗鱼以高超的泳技,加上勉强能飞、能跑、能爬的成绩,反而获得平均最高分,还代表毕业班致词。 <br> 另一方面,地鼠为抗议学校未把掘土打洞列为必修课而集体抵制。它们先把子女交给獾做学徒,然后与土拨鼠合作另设学校。 <br>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我们不需要刻意去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全才,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全才。要爱学生,就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让他在某一方面有长足的进步。<br>《教育法》提出的教育方针: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br> 所以对于学生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的生长环境。必定存在极大的差异。<br>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多数人都只能在一两种智能上有出色的表现。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认识我们的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做到施教因人而异,不同的“材”,雕出不同“作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展,但不求一样的进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提高,但不求一样的提高;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但不必相同的规格。</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事</b> </h1> 最后说说事,我们所说的“事”特指校园里的那些事。<br> 既然老师有不同,学生有差异。我们该怎样让学校成为学生神往的地方呢?<br> 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 <br> 常有一些老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习惯用分数这把传统的尺子去度量学生的学业。在他们眼里分数是第一位,很少考虑或关注小孩是否快乐,他们是否有困难需要帮助,更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当他们一旦看到孩子考砸了,就对孩子大发雷霆,恶言相向:“你真没用!”“你怎么这么蠢?”“你真是无可救药!”孩子本来是天真活泼、懂事有礼的,就因为成绩不好被老师或家长视为一无是处而变得消极颓废、沉默寡言和毫无自信。 <br> 面对成绩不好又淘气的孩子,你该怎么办?是严厉训斥、高压管制,还是赞扬他们在淘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天赋?<br>民治二小的满小螺校长认为,教师心中不能只有分数,要有爱心有耐心,懂得理解、宽容和接纳,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去感化这些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让每个孩子能在黑暗中找到一片亮光。他还组织全校老师观看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激励大家以片中的主人公马修为旗帜,做一个善于激发学生上进心,尝试用自己独到的方法来解决学生问题的好老师。 <br> 温婉的音乐老师尚世杰曾跟我分享过一个教学小故事。有一天她进到一个班准备上课,教室特别吵,就像她不在场一样。起初,她有一种冲动,想拿起书使劲敲一下讲台,想用这种更具震撼力的噪音来“镇压”。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只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慢慢地画一个大圆。这个动作把很多学生都吸引过来,教室不知不觉就安静下来。“怎么用一种声音来表现这个大圆?”孩子们扯开嗓门说:“啊――”接着,尚世杰又在大圆边上画了两个小圆,受到启发的孩子们说那是“嘘……”这节课她刚好要教一个三拍子的歌曲,强弱规律正好是“强-弱弱”,结合这个图形,尚世杰教他们唱了一首歌《我们爱老师》。她用音乐的方法去解决音乐课中出现的问题,这个现场生成的导入新课堪称经典。 <br> 什么是教育?优质教育需要怎样的老师?怎样的老师才是孩子最喜欢的?学校在进行《教师喜欢度调查》时,发现学生喜欢老师的第一要素并不是老师的文化学识,而是有爱心、懂得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最让学生喜欢。是的,其实“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这意味着教育不能只有分数而忽视孩子的心灵成长。<br> 在我校的尚老师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片子中马修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里,你可以找到这个答案。正如《放牛班的春天》主题曲中的歌词所说:看看你经过的路上,孩子们迷了路,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步向往后的日子。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 <br> 为此,我一直对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都不太在意,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依靠对学生作业的检查,上课学生是否集中精力学习,能否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对提问回答不好、练习题错得多的同学,每次上课注意多提问这几名学生。因为这样的原因,教师眼中没有了分数、名次的干扰,没有了对于后进生的烦气和不满,觉得学生都是可爱的,只不过是有点毛病、瑕疵而已。心中有学生的学习,但是眼中没有了分数、名次的差异,学生都是好学生,都值得观赏。老师喜欢学生了,反过来,学生也因喜欢老师而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孩子们就是在这种充满爱、充满理解和宽容的宽松氛围中健康成长。 <br>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有事做。<br> 这里所说的有事做特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事做。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找到自我,成为独特的“我”教师应真正认识学生,因材施教,不同的“材”,雕出不同“作品”。怎样才能做到呢?<br> 最好的办法就是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挥学生各自的兴趣,体现学生各自的爱好,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上,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能够体验到教学相长的喜悦,品味到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幸福。<br> 开展多姿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理想教育活动应该是能让学生动心、动情的教育。<br> 记得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成绩一塌糊涂。但人品很好,我曾经问他:<br> “你考高中也没希望,为什么还留在学校?”<br> “学校的篮球队我是主力!”一脸自豪的样子。<br> 我瞬间明白了学生喜欢学校的原因:给学生一个喜欢的理由。<br> 所以我希望学校有更多的社团、团队、各式各样的活动小组。使学生在各自的小团体里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然会喜欢学校,渴望来到校园里。<br>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一幅鲜活的画卷。老师应该营造美丽的校园环境,不能把分数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应全面认识今天的学生,尊重差异、尊重个性、精心育人,让老师成为孩子最喜欢的人,学校成为学生神往的地方,让每个孩子像花儿一样,在自己的土壤上充分展现自己的芬芳和色彩。 <br>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立足学生长远发展,以生为本,用心经营,积极为孩子营造和创建一种高质量的校园生活,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br><br><br><br>参考文献:<br>1.民治第二小学<br>2.阿娜.《江西教育A》2015年第06期<br>3.崔永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br>4.杨翔《素质教育》2011年第12期<br>5.《于永正:做让学生喜欢的老师》<br>6.陈怀新《师德师风教育专题讲座》<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编者寄语: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我会及时删除。见解粗浅,有何建议欢迎评论区留言沟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