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采风(四)禹王峡

丙申

<p class="ql-block">  禹王峡位于民和县中川乡峡口村,是黄河流出青海的最后一个峡谷。经国家水利部门批准,2013年开始在禹王峡建设打造民和县三川黄河水利风景区,优先突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从2018年开始,每年还种植鲁冰花、一串红、矮牵牛等观赏花草近2000平方米。2021年10月11日,我们一行3人前往景区游览,现将随拍照片上传分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禹王峡峡谷势险峻雄奇,水上险象环生,黄河水告别禹王峡,便一路蜿蜒前行,浩浩荡荡向甘肃省流去。这里有黄河水的吟唱,这里有悬崖峭壁的险峻,这里还有大禹治水的千古传奇。禹王座椅、禹王擂鼓台、禹王盛水缸、禹王足印、禹王祭祀台、禹王洞,还有禹王祭祀台上见证风雨沧桑、有待考古学界解开的古岩画,给禹王峡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也造就了禹王峡美丽如画的峡谷风景。</p> <p class="ql-block">  景区重点新增了4D玻璃观景平台和禹迹、龙潭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禹王峡的脚下,有座藏传佛教寺院依山傍水而建,叫铧尖寺,藏语称“森格静房”,土语称“堪智尔西蔑”,意为形似铧尖。相传该寺建于清朝同治时期,清光绪二十一年毁于兵燹,上世纪三十年代重建。站在禹王峡脚下仰望,坐落于半山腰的一座古塔坐东朝西,雄伟壮观,似乎在守望着奔腾的黄河和沿岸的三川大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硬化路爬上铧尖寺北侧的小山丘,便能看到一块形似座椅的大石头,稍侧前方一块有一处足印状痕迹,足弓、脚趾清晰,将自己的脚放到上面,足见这个脚印是常人脚的两三倍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禹座椅和大禹足印,也被人们称为“禹王石”。据《河州志》记载,青石高八尺,宽七尺,长一丈,大禹导河时曾憩其上,坐痕至今犹存。</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关注、欣赏美篇《禹王峡》!</p><p class="ql-block"> 摄影:丙申</p><p class="ql-block"> 二O二一年十月十七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