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漳乡位于涉县东南部,与山西、河南相邻,距涉县城约35公里。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2.21万人,面积108.3平方公里。这里有天桥断、黄栌树、窟窿山等自然风光,有长生寺、涂家坟等人文资源,也有区政府旧址、八路军医院、子弟兵学校等革命旧址,让这片红色沃土熠熠生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刘伯承故居</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伯承故居大门</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故居小院</b></h5> 在合漳村内有一所古朴的民房,刘伯承元帅曾在这里住宿和办公,故居占地面积800平米,他曾经在这里领导太行军民抗击顽敌、生产自救、壮大队伍、建立政权,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边区政府旧址</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边区政府旧址</b></h5>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位于涉县白芟村,占地2000平方米,是整个边区的政治中心。不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期间,晋冀鲁豫边区都是华北解放区的中央大门,是最巩固的后方兵站,始终是坚持革命战争的战略要地之一。在这里,贯彻实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政策;大力推行土地改革运动;吸引和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广泛组织抗日自卫武装,实行减租减息、反奸除霸,帮助并组织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建立边区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使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锻练培养出有较高素养的党、政、军干部随军南下北上,走向全国各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西山医院</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山医院旧址</b></h5> 原八路军129师后方医院第五分院,位于后峧村西侧山顶上,1942年间,由涉县固新搬迁而来,由时任西达兵工厂厂长陈锡联兼任院长。该院负责接纳涉县固新、张家头地区和河南任村等地区的八路军伤员。鼎盛时期,西山医院有保卫、医护、轻重伤员二百余人,从建立到迁移期间,累计救治轻重伤员近千人,为八路军将士抗击日寇作出了较大贡献。<br data-filtered="filtered"> 1943年间,日伪军在汉奸引领下,进驻后峧地区长达一个多星期,期间在附近山区不间断扫荡,大肆搜捕八路军战士,对医院设施和场地进行了大规模破坏,至此,西山医院被迫中断救治伤员工作,迁移他处。<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西山医院以两个较大窑洞为主体,周边建有石头房20多个,窑洞6个,水井10余眼,虽经日军毁坏和风雨侵蚀,但仍留下残迹遗址,不少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现为涉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后峧革命烈士纪念碑</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碑文</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烈士纪念碑</b></h5>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后峧村南500米处,1997年后峧村委会为纪念该村牺牲的革命烈士而修建于此。据统计,该村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共涌现出了30多名革命烈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峧徐国和烈士纪念碑</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徐国和烈士纪念碑</b></h5> 在涉县合漳乡前峧村口的道路旁,竖立着一块醒目的纪念碑。碑面正中题写着 “威武不屈民族英雄”八个大字,记载了抗战时期,村财粮主任徐国和为保护军粮英勇献身的悲壮事迹。徐国和1915年出生于涉县合漳乡前峧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42年夏季,日军 “扫荡”合漳乡一带地区,村民闻讯,纷纷逃离村庄。已经离开村庄的徐国和考虑到账本和贮存的军粮有落入日军手中的危险,毅然返回村内,结果被叛徒出卖,残暴的日军用石头将徐国和砸死,为保卫抗战财粮,徐国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年,他才28岁。<br data-filtered="filtered">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太行第五军分区医院旧址</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峧村太行第五军分区医院旧址</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段曲村太行第五军分区医院旧址</b></h5> 合漳乡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抗日战争时期属于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前沿阵地。八路军129师部队和太行第五军分区部队常在此转战和休整。为及时救护抗日前线将士,1944年,八路军太行第五军分区医院设立在前峧村和段曲村,担负救治伤病员和服务附近群众的任务,为抗战胜利作出卓越贡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129师被服厂旧址</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峧被服厂旧址</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峧被服厂职工宿舍旧址</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东峧被服厂旧址</b></h5> 在合漳乡东峧村、前峧村的被服厂旧址,依旧承载着当年根据地军民热情洋溢搞生产的火红记忆。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曾给八路军、新四军发放过一些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包括国民革命军的制式服装,但数量有限逐年减少。1940年后,国民党顽固派连续掀起三次反共高潮,进攻和封锁我抗日根据地,并停止了军需供给。在中共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方针指引下,我根据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敌人经济封锁所造成的种种困难。干部、战士自己纺线、织布、染布、做军鞋。根据地广大妇女们也大张旗鼓地做衣、做鞋支援部队。前方后方团结一致,经过两年的努力,布匹自给率达到70%以上,基本上保证了部队的供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129师印染厂旧址</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东峧印染厂旧址</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白芟印染厂办公院</b></h5>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在合漳乡东峧村、白芟村设立印染厂。当时仅有几部旧式石印机,既缺乏必要的设备、材料,也没有技术工人。在一些包括朝鲜在内的国际友人积极支持下,印染厂内设立了机器班、铜模班、石印班、排字班等部门,承担印刷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及129师的命令、指示、训令、战绩、公报等文件资料。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八路军子弟学校旧址</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白芟村八路军子弟学校旧址</b></h5> 白芟村内的八路军抗属子弟学校于1941年8月创办,占地600平米,房屋7间,作为抗日战争时期推进儿童保护工作的必然产物,是留在晋冀鲁豫边区革命军人和工作人员子女在烽火中的摇篮。八路军抗属子弟学校是一所“保教合一”的军人子女保育院,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对于保护儿童、抚育革命后辈具有重要的作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纺织厂旧址</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白芟村纺织厂旧址</b></h5> 白芟村内的纺织厂于1940年建立,占地300余平米,房屋6间。由于日寇加紧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造成根据地经济困难,部队供应紧张。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全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战士们自己纺线、织布、染布、做军鞋,纺织厂的大力生产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卷烟厂旧址</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港村卷烟厂旧址</b></h5> 大港村内的卷烟厂于1942年建立,占地900余平米,用于生产并销售香烟。太行军区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太行军区在出色完成军事战备任务的同时,经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烟草制造业在太行军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抽烟在太行区军民中非常普遍,但由于抽烟消耗资金大,财政负担过重,太行军区把香烟定为奢侈品加以控制。太行军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烟草问题,并根据这一地区的特殊情况开展深入研究,在烟草生产方面采取了严禁区外烟草进口、大力鼓励区内烟草生产、开办公营烟厂、减少财政支出的积极措施,有效保证了区内人民和军队的需要,同时还将多余的烟草产品输出换钞,采购补充了一些区内急需的紧缺物资,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些红色革命历史遗迹和文物,见证着百年革命路的光辉岁月,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凝结着我们党和无数仁人志士的忠诚、担当和信仰。通过管好用好这些革命遗址和文物,传承革命文化,弘扬光荣传统,不断激发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