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u>母亲说事</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一前言一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谨以此文献给100周岁的伟大的党和82周岁的敬爱的母亲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是一个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的普通女性。她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见证了旧社会到新中国成立,直至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所有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母亲说:要呷得苦 霸得蛮会持家</i></b><i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说她有兄弟姊妹五个,她是老三。按理上有哥姐,下有弟妹的她,在家应该是很受照顾的。可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女的普遍干活多,读书少。母亲说:爹娘只送两个兄弟读书,两个姐妹身体又不太好,她就成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12岁就开始跟着她爹“担脚”,还没长结实的身子挑着几十斤担子,歪扭的使劲的跟在一队队挑夫后边,一天往返上百里山路,挣钱填补家用。因为父母靠做点小买卖难以维持全家生计,她16岁就嫁进了当时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婆家。白净帅气的丈夫是家中独子,他家不仅有田有土,还有一栋有10多间房的木板屋。在城镇长大,出落得高挑美丽的母亲就这样成了偏远山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妇。母亲说:她从零开始,一样一样学着干繁重的农活,从未用过锄头的她也学会了挖土种地,从未下过水田的她也学会了插秧扮禾,从未打过草的她也学会了扯草喂猪养牛。母亲说她生性热情开朗,爱说爱问,呷得苦,霸得蛮,深受大伙喜欢;比他大二岁的性格内向的丈夫除了爱看书学习,完全不会也不喜干农活,又因经常在外行医不能回家,公婆身体又欠佳,故没有任何人能帮自己,全凭一己之力承担了全家大大小小的农活。从搞集体时拼命挣工分,到田土分到户后的独立劳作,经常把天黑当天亮,特别是每年的“双抢”季,家中没有其他劳动力的母亲,只能与别人“滚工”(你帮我干一天活,我再帮你干一天活),母亲说许多丁壮男劳力都乐意与她合作,因为她干活从来不偷懒耍滑。母亲很自豪地说:她家虽然没有劳动力,但每年“双抢”都是抢先完成,不比别人落后。因为有了母亲竭尽全力的付出与呵护,她的孩子们不仅没感受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楚,更是感受到了“丝袜套凉鞋的荣耀”。每年家里粮仓丰盈有余时,母亲就去救济那些没饭吃的乡邻,资助交不起学费但成绩好的邻家孩子,她说有一年河南发大灾,她接待了好几起讨饭来的河南人,安排她们住在家里,走时还送了好些衣服给她们。</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中年时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母亲说:砸锅卖铁也要送崽女读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说她一直很遗憾自己没念书,不识字不会算不会写,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的一年忙到头,几十年过着十个脚趾缝里夹九坨牛屎的日子,虽然靠自己呷得苦霸得蛮会持家,过上了有饭呷有衣穿的日子,但她深知自己一路走来的不容易。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不能息的日子,母亲觉得实在是太累了。母亲说她耳闻目睹了自己哥哥因为读了几年私塾,能说能写能干,还当上了公社书记,又能为乡亲们办好多好事,她为之骄傲;她也深知自己的丈夫因为努力在煤油灯下通宵看药书,拜师学技,双手会打珠算盘,最终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卫生院的医生,能为别人看病开方,解决痛苦,她为之欣慰;尤其是当她知道自己的表弟在高考制度恢复后,第一批考上了大学,在大城市当了工程师,讨了城里老婆,每次回家不仅脚穿亮闪闪的皮鞋,蛮好看的带毛领子的大衣,还会滔滔不绝讲天南地北的故事时,她内心羡慕,于是暗暗发誓:她一定要送她的孩子们读书,只有多读书,才能开眼界学本领,才能不用再和自己一样只会卖苦力。母亲说:为了给山里人长见识,就用积攒下来的钱,买了村上第一台金星黑白电视机,每到天黑时屋里就堆满了看电视的邻居;母亲还说她办起了村上第一个学习小组,将宽边的祖传白瓷草帽煤油灯,用铁钩挂在堂屋里,叫上村里的孩子们一起来家里读书写作业;母亲天没亮就起床,烧起旺盛的柴火做好热腾腾的饭菜给孩子们吃了去上学;母亲说如果有人问是谁家深夜里还有嘭碰嘭啪的刀板声在安静的夜空响砌寂静的小山村?那一定是自己还在屋檐下剁猪草,那堆成小山的草垛在第二天天晓前必须煮成熟食。母亲说她每年喂几头300多斤的猪送到食品站为孩子们换取学费,散养几十只鸡鸭生蛋趁赶集时卖掉给孩子们买书包文具,她说她提着鸡蛋去找过校长,为的是把孩子们送去镇上最好的学堂读寄宿,那里的老师教书比村里好还可安心专一读书。许多人笑话母亲:这么大的崽女不帮忙干活,特别是几个丫头是要嫁出去的,还送去读什么书?一年这么多学费,自己当牛做马,真是自作自受!母亲听后总是呵呵一笑说:只要崽女们愿意读书,她砸锅卖铁讨米也要送,只要孩子们将来过得比我好就值!母亲的5个孩子,有4个通过考学校跳出了农门,呷上了国家粮当上了国家干部,成为山旮旯里一个久久流传的美丽传说。</span></p> <h3>母亲与她的五个孩子</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母亲说:她还想再活100年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说她年纪大了没记性了,可她在农村吃过的苦、送子女上学的难、对公婆的孝顺这三件大事,却永远镌刻在她的脑海中。母亲自豪地说她公公因哮喘60余岁就不耕作了,直到85岁倒在她的怀里寿终正寝,公公成了当地出了名的享清福的老人;最让母亲难忘的是她与婆婆亲如母女,家里有事公婆一般不叫儿子,总是先叫她,母亲说她独自一人送婆婆去100多公里外的县城治病,带着婆婆在县城照相馆感受照相这个新鲜事物,由此也庆幸留下了婆婆此生唯一的一张照片。母亲说婆婆在临终前非常郑重地给其许了很多愿:在天上会保佑她的孙子们有出息,会护佑她的儿媳平安健康活到双百岁。母亲说她虽呷饱了苦,干尽了农村所有男劳力应该干的农活,也落下了一身的疾痛,但她赢得了“乡下能干婆”,“孝顺的好儿媳”,“有远见的好母亲”的美誉,成为当地许多人学习的榜样,她很开心。母亲说她喜欢看戏看电影,也喜欢旅游,父亲去世后,孩子们陪她去过北京、天津、南京、桂林、台湾、泰国、东北、江浙、上海、福建、海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处她都会惊叹祖国山河的大与美;她说第一次坐飞机时,心里好怕,看到天空的云彩像翻滚的棉絮感觉像做梦;乘坐高铁时感叹这车坐着舒服速度快的像飞机;坐地铁时惊奇这火车还能在地下开;在台湾海峡坐快艇时高兴得说要去解放台湾了,那满心满眼的欢喜让她感觉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她说第一次坐孩子的私家车时,她不相信自己还能买得起轿车;在接儿女们的视频电话时,总是不可思议地感叹隔起这么远打电话还可以看见人,就像在眼前?她说现在的世道完全变了啊… 如今的母亲背也弯了,腿也不灵便了,尤其是记忆力明显衰退,有时连自己的儿女都不认识了,但无论何时何地,她都能很坚定清晰地说:如今世道这么好,她还想再活100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 <h3>母亲在台湾日月谭</h3> <h3>母亲在长白山天池</h3> <h3>母亲在北京北海公园</h3> <h3>母亲在泰国</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看电影《长津湖》时,见到荧屏中的毛主席,她立马激动地站起来,用手指着说:“毛主席是个好人呢,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哪有如今的好日子。”当看到影片中那么多人在炮火中倒下牺牲时,母亲眼里噙满泪水,自言自语道:“解放军了不起啊,死了的都是烈士,烈士最光荣……”母亲虽然忘记了很多事,但谁是谁非,却心如明镜!</span></p> <p class="ql-block">母亲看《长津湖》电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年,我们伟大的党100周岁了,我们敬爱的母亲82周岁了。母亲在党的怀抱中成长成熟,她用自己艰辛丰厚的人生,体验了党各个时期的变化发展,沐浴了党的阳光雨露;也见证了旧中国的贫困落后,新中国的和谐美好。母亲没有文化没有特长,不会豪言壮语不会信誓旦旦,但她用自己坚实的步伐践行着一位中华儿女勤劳勇敢的优秀品德,用自己坚守的信念印证着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千古真谛,用自己坚定的情感表达着对毛主席对共产党对新中国的无限感激与热爱。</span></p> <h3>82周岁的母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