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都说人的记忆是有期限的,跑完2场马拉松已经过去几天了,趁着还有新鲜的细节记忆来做个流水账吧,也算是给自己今后一个可以牛掰的资本。</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一个意外而疯狂的决定:在30小时内完成2场世界大满贯级别的马拉松,而这两场马拉松名额的得来其实都是意外的意外。</span></p> <p>波士顿马拉松和芝加哥马拉松奖牌</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早在今年4月初,提前3天得到通知要参加一场马拉松赛事(Cheap Marathon,Derry,NH),当时抱着体验的心情就去了,轻松上阵,没想到跑出了3小时44分的成绩,首马居然就这么懵懵懂懂的 BQ(达标波士顿马拉松标准线)了,在三个星期之后,参加了第二场计划内的马拉松(Providence Marathon, Providence,RI),3小时45分完赛,再次BQ。5月底,当满怀期待报名2021年10月的波士顿马拉松时,因为疫情原因,参赛人数缩减了一大半,随之也大幅度提高了入围标准,最后以1分钟之差被告知不能参加,于是改报线上虚波马。虚波马要求在10月8,9,10号3天完成,正好那时得到另外一个信息,10月10号的芝加哥马拉松有少量名额开放,通过查询,自己的全马成绩在芝马要求线之内,于是毫不犹豫的报了名,想着既然要跑虚波马,为什么不参加个实马呢,这样跑可以一跑管2马,多好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报名之后,就开始了为期22周的严肃认真的跑马训练,在训练到过半期的时候,突然收到波马组委会的邮件,说我可以参加本年度波马了,得到这个消息,心情如坐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即高兴又犯愁,高兴的是终于实现了开始跑步之初的给自己定下的目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愁的是,波马和芝马只有一天之隔,芝马在10月10号,波马在10月11号,俩城市有差不多3小时的飞行距离。对比一下2马优劣,芝马:赛道平,宽,氛围好,容易出成绩PR,短板是需要飞到另外一个城市,期间会面临许多不可控的因素,比如航班,酒店等等。波马:家门口的比赛,方便,波马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拉松,是所有跑马人向往的殿堂,而且,今年是100多年以来第一次在秋天举办的波马,颇有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味道,短板是波马赛道以虐出门,特别是有名的伤心坡,要想跑出好成绩不容易。在询问了家人,朋友,跑友,师父之后,50%建议我跑波马,50%建议我跑芝马,合计就是90%建议我只跑一个马,10%半开玩笑半热闹让我跑2个马,只有一个人认认真真给我建议我跑2马,猜猜他是谁?师父是也。记得当时征询意见时,师父给我回答是:小孩子做选择题,大人全都做。具体意思就是,认认真真跑芝马跑成绩,轻轻松松波马跑感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实,我自己内心也是这么想的,试想象一下,能在30小时之内体验到2大世界大满贯级别的马拉松,以后吹牛都有资本了。在确定了目标之后,继续认真执行着训练计划。就这样,到了8月下旬,出门了10天旅行,这个加勒比海线游轮旅行计划是去年早就定好了的,由于疫情推迟到了今年,好在游轮上有不错的户外跑道,一圈666米,比标准田径场还大,以至于让我在度假期间依然能坚持训练,但是,游轮上的训练是异常的辛苦,因为天气超热。跑步的人都知道,跑马是一个靠老天爷出成绩的运动,天气对跑步的影响绝对是所以外界干扰因素中排第一位了。在游轮的那10天,每天平均气温在78-90度,湿度极高,而且跑道还是半封闭状态,闷热之至,起跑第一圈心率直飙140+,150+,汗如雨下,闷热难耐,跑上10分钟心率160+,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居然也坚持下来了,不但认认真真完成了训练计划,同时也让身体适应了极热环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好像有点扯远了,继续回来说芝马,先说说芝马前的心理和饮食准备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心理上的准备:对于背靠背跑2马,虽然经历过了从最初的疑虑,到反反复复的纠结,再到后来的接受,但是从来没有紧张过。在明确了好好跑芝马,欢乐跑波的策略后认真备赛,虽然是按照335的完赛目标来训练的,除去天气,旅行等等外在因素后,给自己定的是340的目标,对于这个目标,还是有很大信心完成的,从而在心理上就非常放松,没有什么大 PR 的压力。就算芝马当天,顶着反常的高温起跑时,心里是非常轻松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2,饮食上的准备:训练平时和大家一样,早中晚三餐正常,由于要控制体重,所以比较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一般一星期吃3-4次碳水左右,而且基本上都是螺蛳粉,作为柳州人,确实非常难戒掉这一口。在跑马前一星期,开始了比较认真的准备。</span></p> <p>早餐:一个甜菜头(蒸熟)+1个胡萝卜(蒸熟)+一个香蕉+2大勺酸奶+300毫升左右牛奶+草莓蓝莓黑莓红莓各几粒+蛋白粉=打成奶昔 </p><p><br></p><p>头三天午餐+晚餐:以高蛋白质(鱼,肉,蛋,禽)+蔬菜为主。 </p><p><br></p><p>后三天午餐+晚餐:以高碳饮食为主(米,面,馒头,包子,蔬菜量减少(防胀气),少盐(防体内高钠导致水钠储留) </p><p><br></p><p>另外还有吃大量水果,我喜欢苹果,葡萄,橘子,毛丹红,龙眼,每天都是无底线的吃。</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赛前一天:额外开始多补充运动饮料和椰子水。</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喝水方法:这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也往往是容易被忽视掉的。赛前一周,开始加量多喝水,我是每天除去食物后还有另外喝4000毫升左右的水,茶水,注意不是一次要喝下去那么多,一定是有规律的喝下去,每15-20分钟喝一次,每次50-60毫升,这样喝水身体才能留得住水份,让身体形成一个高含水体质。如果每次是想起来再喝,每次喝上个5,6百毫升,那样喝法水立马就排泄出去了,自己胃不舒服不说,还没用,白喝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接下来,开始记录流水帐了。</span></p> <p>波士顿到芝加哥,3小时飞行,1小时时差。我们一帮人是芝马头一天的飞机,星期六我5点不到起床,吃完早餐,6点赶到约定的地点和大家碰面,然后拼车去了机场。由于提前值机,也没有托运行李,到了机场直接过了安检来到了登机口,时间还早,又多吃了一个馒头和一个卤蛋。8:40飞机准时起飞,芝加哥当地时间10:30落地,在机场买了芝加哥周六周日$15的两日通勤通票,直接搭乘机场的蓝线地铁,大约1小时到了市区。</p> <p>出了地铁,步行十几分钟,到了离入住酒店很近的老四川饭店和前几天就已经提前到了芝加哥的几位跑友们会和,吃了顿午餐,基本上也是高碳水为主;炒饭炒粉炒面土豆丝之类的。吃完饭2点左右入住事先预定好的酒店:Congress plaza hotel,在这里大赞一下这个酒店的地理位置,绝对是跑芝马首选入住的酒店,离起点终点都非常近。</p> <p>我们一行人把行李放房间后,齐刷刷在酒店门口坐上公共汽车(继续使用在机场买的通勤卡),大约20来分钟,到了芝加哥的 convention center, 走进大厦,我的妈呀,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排过这么长的队伍, 目测起码有5公里长,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走了多少步,从过道到大厅,从一个大厅到另外一个大厅,穿过一个又一个门,终于来到了查验疫苗卡的点,查验很快,疫苗卡用原件,电子版都可以,再加上彩色ID 就可以了,通过的人都会带上一个布条手环,继续往里走,就是取号码布了,这个过程很快,没几分钟就取好了,再之后,就是逛expo, 走了一圈没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当然也不想回程时背东西太多。</p> <p>最后和晓彤一起又排了差不多1小时的队贴了膝关节和跟腱的 kt tape,当再次坐车返回酒店时已经是6点左右了</p> <p>经过一天的折腾,人人都困倦不已,晚餐也没多少胃口,在酒店附近找了家泰国餐馆,吃了碗乌冬面就返回房间了。回到房间,洗洗弄弄,再次清点和准备好次日比赛的装备:背心,短裤,压缩腿套,袜子,鞋子,空顶帽,太阳镜,腰带,神胶,盐丸,号码布。</p> <p>大约10点睡觉,第二天早上不到5点就醒了。</p> <p>醒来第一件事情是喝水:400-500毫升水,然后吃一个香蕉,然后排空,再洗簌换衣服。大约5:30,吃了一碗泡面加一个馒头,期间再喝大约500毫升水,之后继续排空。6点多,离开房间,步行5分钟来到出发点,当时天还没有完全亮,但是出发点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这时开始做热身运动,活动关节,由于人多,慢跑是不可能的了,7点,开始吃了第一个神胶,再次上厕所排空,然后继续热身10分钟,之后就是静心等候出发时间了。</p> <p>我本来是在E出发口,后来发现了D出发口的西凉军师老鲍和小美女晓莹,跟工作人员解释了一下说想跟朋友一起出发,于是从E改到了D。7:30,轮椅组选手第一批出发,然后是精英选手,然后是ABCDEFG……依次放行,等我起跑的时候,已经是7:45,气温72华氏度(21摄氏度)湿度85%,属于黄色级别的warning 跑马气候,如果是红色级别就是取消级别了,幸运的是当时没有太阳。</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跑步的人都知道,最佳跑马天气是40-55华氏度之间(5-12摄氏度)超过15度就已经算是跑马的高温天气了,超过20度,加上高湿,跑起来会非常难受,非常容易出各种状况,对配速,心率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开始我们三人一路作伴,我就怕开始跑快了,所以一直跟着老鲍,因为他对配速掌控的非常好。芝马以路平,宽,观众热情,组织服务周到细致而出名,果不其然,一路确实是一马平川,周围观众热情似火,加油声呐喊助威声 延绵不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个5公里,耗时25分43秒,平均配速509,平均心率155,第一个补给站在3英里处,左右路边都有补给,先是运动饮料再是白水,由于是刚刚开跑,我们三都没有停留。第二个补给站在5英里处,此时已经明显觉得气温上升,回头看老鲍,已经是全身湿透如水里捞出来一样,我们都进行了补给,我先是喝一杯运动饮料,然后再喝一杯白水,都是完全停下来喝的,这样可以保证喝到足够的水而不呛咽喉,喝完水,我吃了跑后的第一支神胶,第二个5公里耗时26分4秒,平均配速513,平均心率已经上升到166,虽然心率高,但是体感还好, 此后,开始了每英里补一次运动饮料一次水,另外再浇2杯水在身上降温,每浇一次水,可以顶个1里路左右,浇水可以降温,但是也给了身体额外的负重,才浇2次,bra加上汗液饱含了水份,跑起来并不舒服,还增加了摩擦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个5公里耗时25分21秒,平均配速505,平均心率167,体感良好,在15公里处吃了第二支神胶。接着慢慢感觉太阳出来了,风也慢慢刮起来了,由于芝马全程是在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里蜿蜒曲折穿行,手表即时配速大部分时间显示完全不准,基本上只能靠感觉去跑,第四个5公里,耗时25分16秒,平均配速504,平均心率166,继续每英里补饮料补水身水泼水降温,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半马,吃了第三支神胶,半马耗时1小时48分,平均配速504,达到预期目标配速(目标配速是506),同时在半马,也渐渐和老鲍,晓莹拉开了距离。气温继续上升,已经快到80度,太阳照在脸上,风从不同方向刮来。</span></p> <p>此时,身体已经机械的进入到了自动巡航配速,第五个5公里,第六个5公里,第七个5公里,均平均耗时24分55秒,平均配速458,平均心率166,这3个5公里,配速心率居然完全相同,期间在27和34公里时各吃了一支神胶。跑到35公里,身体开始觉得疲惫了,这时我知道,所谓真正的马拉松开始了,是否撞墙,是否能够PR就看这最后7公里任何跑了,此时脚底开始了疼痛感,左膝关节也开始不舒服起来,反正就是觉得哪哪都不舒服了,于是开始在心里骂自己,干嘛要来跑马,干嘛要来遭这个罪,真是吃饱了没事干撑的,想想以前当学生的时候,恨不得每次体育课都请假,如今,自己花时间训练花钱来跑马,这都什么人呀,还发誓等我跑完这次,这辈子再也不跑马了,骂完自己,开始回忆起以前还能记着的人和事,去过的地方,看到的风景,吃过的美食,流过的泪水,开心的时刻,曾经的前男友们…..反正就是不让脑子闲着,尽量转移对身体不适的注意力,让时间好过一下,感觉路程短一些,就这样,跑完了第8个5公里,耗时25分21秒,平均配速505,平均心率170。还有最后2公里了,此时开始清空头脑的杂念,心想老娘40公里都跑完了,还在乎这区区2公里吗?于是鼓起劲,吃了最后一支神胶,开始了加速,最后一路超人,以平均配速456完成最后路段,最后还冲刺了100米,跨过终点线的那一刻,自己被自己感动到了,那种战胜自我,实现精神目标的感觉难以言喻。</p> <p>芝马最终完赛成绩3小时33分,平均配速501,PR 11分钟,BQ 17分钟。全程充分补充运动饮料和水,吃胶6条,没有服用盐丸。</p> <p>穿过终点线,狂补了2瓶水,一瓶蛋白饮料,一个苹果,一个香蕉,一袋薯片,组委会还给了一瓶冰啤酒,啊,太贴心了,好喝。。。慢慢悠悠走回酒店房间,开手机,收信息,发信息,洗澡,打包,边休息边静待晓彤跑完。 </p><p>下午2点,我们一行人退房,然后一起去芝加哥的中国城吃了一顿,依然还是碳水为主,我狂喝了3瓶水,以至于一路上找厕所。晚上8:40的航班,我们几个人在登机口聊的太嗨,结果离起飞时间还有15分钟时才发现怎么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赶紧去查询,原来是更换了登机口了,于是百米冲刺速度跑向登机口,有惊无险,终于坐上了返回波士顿的飞机,落地时已经差不多半夜了,回到家,简单整理一下,快2点了才入睡下来。</p> <p>才睡了4小时左右就起床了,因为要准备当天的波马。早上吃着和前一天一模一样的早餐:一个香蕉,一碗泡面,一个馒头。非常感谢西凉的funan 大哥上门接送,以至于让我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尽管是第一次参加波马,但是是抱着欢乐体验跑的心态去的,所以心情很轻松。</p> <p>在起点碰到了同跑芝马回来的夏利,我们俩感觉就像一对患难姐妹一样,一路相伴轻松跑。一路上看到了跑群的,不是跑群的朋友们,心情异常激动,好像我们是来给别人加油似的。一路打招呼,一路拍照,录像,一路进补给站喝饮料喝水,一路进厕所,一路进医疗帐篷喷止痛药,以至于都没有感觉到传说中虐人的伤心坡。</p> <p>不知不觉中来到了36公里处的犇群义工水站。看到塑料姐妹V哥,干脆停下来闲聊,无奈她太忙,有句没句的搭我,还赶我走,好吧,那就继续往前跑吧,反正也就最后6公里了</p> <p>就这样,带着沉重的双腿,隐痛的脚板,冲过了波马终点线,耗时4小时14分,平均配速558,平均心率148。 </p><p>跑过终点线,西凉的Tao哥和太太已经等候多时,把我们几个人平安顺利的送回了家。</p> <p>对于30小时内跑了高温下的2个大马,居然没有犯抽,很多朋友问我有啥诀窍,我仔细反反复复想了又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就着自己的小小体验总结了几点: </p><p>1,放松心态,不要总想着防着害怕抽筋的事。 </p><p>2,赛前充分补水补电解质,高热天气下跑时逢站必进,认认真真喝水,正确补胶补电解质,必要时服用盐丸。 </p><p>3,起跑控制好配速,一定不要太冲,半马后开启巡航配速模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消耗。</p> <p>好了,流水账记完了,最后来点感言吧,不然真的不如一个小学生的日记了。</p> <p>以前跑步,觉得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今跑步,觉得是一个集体的事情,大家也都是非常热心的互相帮忙,支持,鼓励。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会开始跑步,答案是因为想减肥。再问为什么会坚持跑步,答案是因为喜欢。再再问为什么跑马,答案是因为想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跑马的美妙之一是放空,人到中年,面临着承上启下的各种压力,放空的时候就是一种自我减压的时候;美妙之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跑马的过程就像一段人生过程,有开始时的兴奋,有中间的坚持,有后期的纠结,有过终点线时的美好。跑马路上的每一段路又是那么不同,开始时有朋友陪着,互相鼓励着,跑着跑着就自己一个人了,那时候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再跑着跑着,又看到越来越多的同路人,越跑路越宽,人也越汇越多。马拉松赛如同一剂处方,能将生活中的拧巴纠结不尽人意稀释淡化。跑步带来的变化肯定不仅仅局限于日渐紧致的身体和体重秤上直线下降的数字。一个完整周期的马拉松训练和比赛,无疑是对体能的考验和提高,但更是对意志承受力尤其是自律的挑战和锤炼。</p> <p>我有幸通过跑步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不像跑步鸡汤中说的那样永远目光坚定百折不挠正能量满满,他们也有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他们大都低调朴实,因为知道路上永远有比自己更快更强更有天分又更勤奋的人在前面奔跑。在他们眼中,跑步无关他人的看法,无关那些标签,无关虚荣,而是真正享受跑步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平时训练的枯燥,伤病带来的痛苦,准备比赛的忐忑,还有比赛中面对的极限和自我的纠结。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接近奔跑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他们付出的努力,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了不起,是为了能让自己打心里看得起自己。在目前的人生阶段,我觉着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挺好。</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最后,我要感谢很多很多人,首先感谢师父一直以来的悉心教导,感谢同门师姐妹们的真诚相待,感谢跑群里各位大神小神的分享陪伴,感谢朋友们的关注鼓励,更感谢自己的认真坚持。跑马路上,我收获到的最珍贵的不是成绩,而是友谊,还有那无比欢愉的精神享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