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样的人让我尊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教院附中 刘吉秋扬</div>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惊叹,有的让你感动,又有的人让你叹息。而有些人十分值得我们去尊敬。<br> 第一次见到周海英医生,她立刻向我们打了招呼,疲惫的脸庞上挂满了笑容。周医生是金山医院的一位呼吸科医生,在武汉疫情爆发之际,因为武汉的医生护士十分紧缺,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她立即主动请缨,在大年三十这个本该充满欢声笑语的晚上,放弃了与家人团聚,踏上了飞往武汉的飞机。<br> 在飞往武汉的飞机上,周医生心想,她们既然去了,那就要在武汉静静心心的工作,不能辜负她们家乡人民,市政府对她们的期望。周医生心里尽管有些忐忑,但她心知肚明自己身负着重任。她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只是从电视,报纸侧面了解了那边的病人很多。她们的飞机大概是在凌晨一两点钟到那里的,当时整个机场只有一架飞机和一辆来接医生护士的车,显得空荡荡的。路,小区都封锁了,马路上也没什么人,在朦胧月色的衬托下,整座城市一片死寂,给人感觉十分凄凉,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沉重。但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一切都是值得的。<br> 周医生在武汉救死扶伤的日子里,医生和护士轮班。周医生在金银潭医院的每个房间穿梭着。医生在外面半污染的区域,不是跟病人面对面在里面,他们有时只有查房,处理病人时才会穿上防护服。在每个康复的患者背后,蕴含的是医生们辛勤的汗水。周医生说:“病人和病人家属对我们上海医疗队的医生,护士都非常客气,我体会到了他们的感激之情。”这一通通电话不仅传递的是一句句言语,更有温馨的气氛和医者仁心的不易,那一声声“谢谢”不仅仅是对医生的尊敬,同时也是周医生她们努力的动力。<br> 当然,也有些揪心的事情困扰着周医生。一开始的病人都病得很重,年纪上到五十,下到三十。治疗效果并不好,有时上午值班时,人还好好的,下午去接班的时候这个人可能突然之间走了,当时的群众都认为得了这个病就没法治疗了,尤其是重症患者,可能会不配合治疗,每次看到病人插着呼吸气管艰难地呼吸着,每次看到抢救失败的遗体后,周医生的内心难免有些难过。 <br>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自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国民康,二者皆可抛!致敬逆行者,万众同此心!<br> 我们要尊敬医生,在国家有难、人民危难之际,他们挺身而出,无所畏惧的奔赴在了疫情的第一线。在一层层厚厚的防护服后,他们怀着赤子之心,为这个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盼疫情如烟散去,祈盼万家团圆美满!这样的人真让我尊敬!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样的人让我敬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教院附中 吴瑜欣</div> “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快乐。”<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周海英</div> 2020年的春节,当大家都还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悦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猝不及防。就在这时,金山医院紧急接到了上海要组织援鄂医疗队的通知。然而作为呼吸科主任的周海英医生,在家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毅然跟随队伍出征。<br> 那天,是大年三十。<br>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当我面对周医生的时候,这是我最疑惑也是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br> “我当时想:一旦去了,那就要在那边静静心心的工作,不能辜负我们家乡人民,市政府对我们的期望……”周医生的眼睛里仿佛闪烁着光芒。尽管大家的内心都很忐忑,但她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这条路。<br> 周医生还回忆道:在医院,每天都要穿着防护服,工作超过6个小时。为了不浪费防护服,厕所也不能上。当她说到这里时,我的眼前似乎浮现了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气喘吁吁,额头上豆大般的汗水正一滴一滴的掉下来,脸上是戴口罩时留下来的深深的印子的样子。<br> 周医生从医23年,疫情期间,她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工作了67天,她从不抱怨,从不喊苦,每天穿梭在病房内,争分夺秒,只为有更多的时间去治病救人。<br> “……虽然支援很累,但还是遇到很多温暖的事情。病人和病人家属对我们非常客气,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们其实也挺感动的。”每次轮到周医生查房时,她在出病房的第一时间就是给病人家属打电话,告诉他们病人的病况,当她听到一句简简单单的“谢谢”时,她就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因为在她心里,一句“谢谢”犹如泰山一样重,足以让她疲惫的心情瞬间消失得烟灰云散。<br> 疫情期间,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周医生在办公桌前沉重地与我们叙述在援鄂时最令她揪心的事情:“一开始的病人都病得很重很重,年纪也不是很大,治疗效果都不好,有时上午上班的时候还好好的,下午去接班的时候就说这个病人去世了……”当医生得知病人突然间死亡的消息时,他们的心情都很悲伤,但他们不顾被感染的风险,依旧在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工作。<br> 周医生并不认为她是英雄,她有多么伟大,她认为她只是做了她该做的事情。<br> 正是因为有了像周医生这样奔赴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我们才会安全地度过了每一天,也正是因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有责任心,疫情的危机才能解除。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样的人让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