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记奋进中的曲阜红军小学

夜听春雨

曲阜红军小学是由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发起命名的。2009年4月26日,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捐赠“中国工农红军曲阜红军小学”仪式在山东曲阜体育场举行。<br> 原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贾祥、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主任方强、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唐麒麟、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郝向宏、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之女廖涤青、开国上将贺炳炎将军之子、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贺雷生、时任济宁市市长张振川、时任中共曲阜市委书记朱庆安、时任曲阜市市长刘森等济宁、曲阜党政军负责同志参加了立项及捐赠仪式。<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一、学校基本情况</b></font></h3> 曲阜红军小学现有1-6年级共12个教学班,教职工31人,学生459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学校围绕“弘扬红军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办学理念开展工作。全体师生发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扎实常规管理,推进教师成长,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断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br>近年来,全体师生在“济宁市名校长”董校长的带领下,抓住教学常规和班级管理两个“牛鼻子”,不断丰富办学内涵,大力推进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学校办学成绩不断凸显,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济宁市规范化学校”、“济宁市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济宁市义务教育群众满意先进学校”、“曲阜市小学教育教学特色学校”,“曲阜市小学教育教学先进学校”。党建品牌“红星闪闪”被评为济宁市“一校一品”党建品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二、从业务常规入手,抓精细促高效。</b></font></h3> 1、修订制度,统一思想,把工作的干劲鼓起来。自上学年开始,学校领导班子在充分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曲阜红军小学教师积分制考核管理办法》、《教师奖惩办法》针对工作业绩优秀的老师加大奖励力度,尽可能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2、严格业务检查,推进教学常规落实。教务处修订教师业务检查的细则,在检查中对教师备课和作业进行重点评比,对发现的优秀做法提出表扬,对查到的不足及时进行反馈,并认真整改。 3、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为教师发展加油助力。在各级领导支持下,学校教研联盟活动异彩纷呈。开展新教师展示课活动,他们在专家引领下,增长了教学本领。一位老师被评为济宁市教学能手,一位老师获得济宁市教学基本功一等奖,一位老师获得济宁市优质课一等奖。有30多人次在曲阜市教学能手、优质课和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奖励。多人多次面向尼山镇、曲阜市执教教学公开课。 4、认真做好学生辅导,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在教学中,老师们通过作业辅导,谈心谈话,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等形式全面关心关注问题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关爱,从而激发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和对学习的信心。 5、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学校鼓励年轻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拜师学习,几位年轻教师都有教学成长导师。学校还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教学听课活动,通过反思撰写,拜师学习,听课交流年轻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理论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有三位青年教师被评为曲阜市“教坛新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三、从习惯养成入手,优化班级育人</b></font></h3> 1、进一步优化班级环境,让环境规范人。上学期,我们自筹资金5万多元,为每间教室安装了学生橱柜,定制了课桌桌布。教室环境焕然一新,学生的书包衣服终于有家可归了。环境变了,学生的面貌也发生了改变,衣服干净了,桌面整洁了,桌面上凳子上不再乱七八糟,桌凳摆放横成行,竖成列,每天放学,下课学生都能够自觉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既改善了环境,也达到了规范的目的。学校餐厅即将于今年规划建设,现已上报主管部门,进入规划阶段,不久的将来,全体师生就可以在新餐厅就餐。 2、调动学生主动性,探索自主管理,点位育人。上学期开始,在班级管理中探索尝试开展“自主管理,点位育人”的班级管理模式。各班级把班级事务细化分工,让班级事务具体到每一位学生,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建立学生积分表,安排班队委干部对学生进行量化计分,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养成习惯,不断成长。 3、规范坐读写三姿,帮助学生养成终生受益好习惯。我们在班级醒目位置张贴了《曲阜红军小学学生写字规范》展板。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要求教师专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坐读写习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四、红色教育打底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b></font></h3> 习近平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为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红军精神标志性载体的建设。学校在广场上安装了红军精神主题红旗雕塑,作为红军小学的标志性符号,让人见到就能感受到这是红军小学应该有的特色标志。在红旗雕塑的两侧布置安装四个醒目的红色宣传栏,展示红军精神的具体内涵,配以红军精神在学校工作实践中的剪影和文字说明,让红军精神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变成了有形可见的工作实践。 二是,把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布置红军历史,长征精神,战斗故事,红军小学建设,国家领导人题词等重要内容,帮助学生全面认知红军小学背后的文化。全体教师用好小黑板,书写内容统一为毛泽东诗词,这不仅使教师的粉笔字书写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为学生读毛主席诗词、背毛主席诗词提供了内容载体,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三是,建设“红星”德育品牌。我们在日常管理中提出了以“争当红星优秀学生,创建红星文明班级”为主题的“争创”活动,每学期评选红星优秀学生,红星文明班级。在春季运动会上,我们创新性的设计了“巧运军粮”,“鸡毛信”等红色运动项目,学生们在参与运军粮和传递鸡毛信的过程中体验了什么是红军精神,怎样践行红军精神。<div>学校已经形成了“办红色板报,背红色诗词,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走红色道路”的有可操作性和参与性的“红色文化”氛围,真正做到用文化育人,学校也被曲阜市教师教育中心评选为“曲阜市特色学校”。</div> 金杯银杯比不过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都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在今后的工作中,红军小学会朝着创办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