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徜徉在澄明之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静思于教育天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揽一缕清风入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探几分作业新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期待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0月15日晚,暮色四合,秋风轻拂。南平第二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们静候于屏幕前,期待一场精神盛宴——“课改中国行”栏目组特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国才老师举行题为《“双减”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设计研究——构建素养导向的教学评(考)良性互动的智慧教学生态》的讲座。黄国才老师将为老师们解读“双减”政策下,如何把握作业的育人导向,根据学科、学情、学段等实际,精准设计作业,合理确定作业数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聆听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顽疾”,它使学生苦,家长怨。作业是减负绕不开的话题。在很多人的眼里,作业就是减负与增效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减负不是不要作业,而是要研究作业、精心设计,下大力气抓作业改革,把它作为实现减负增效的一个突破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讲座伊始,黄国才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学段学生的课文笔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引人深思。很多教师对学生缺乏相应分析,布置作业随意,没有体现对不同学生群体、学生不同能力类型和不同思维水平的关注。只有让作业与教、学、评(考)相互融合,良性互动,才是一种智慧的教学生态。</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基于此,黄国才老师提出了作业设计的“十二字诀”:“不超标、分类别、少而精、亲力为。” 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要实现几个转变,实行作业布置弹性化。作业内容包括基础性作业,巩固性作业,也鼓励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跨学科的作业可以使由单一性作业向综合性作业转变。此外,黄老师还建议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因为这是最基础、最平常、最有效的作业!</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黄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发人深省,为“双减”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设计给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做出了具体指导。老师们仔细聆听,认真记录,镜头定格了他们专注聆听的身影。</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反思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专家一席话如火石,为迷茫的老师指引了方向,前行之路豁然明朗了起来。讲座结束,大家针对优化作业设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分享剖析自己的体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师感言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秋澄万景清。又是秋夜,有幸静静地聆听小语界权威专家黄国才老师的讲座,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场讲座真可谓发人深省、字字珠玑,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细细揣摩并付诸实践。对彻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全面“减负、保质、增效”立竿见影。因此,我们要设计一些拓展性作业,让学生从课堂走进充满天然情境的生活;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设计生动活泼的作业形式,使学生的视野由课本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他们在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拓展性的作业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道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张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师感言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完黄国才老师的《“双减”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设计研究》讲座,我深切地感受到“双减”政策其实是给一线老师们出了一道考题。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设计作业时要突破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习惯定势,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作业,在作业形式和内容上推陈出新,在“不超标、分类别、少而精、亲力为”的指导下设计出一些具有实践性、创新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的个性化作业,促进学生的思考、理解和探究,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乐趣,激发作业主动性。(许萍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师感言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黄国才老师的关于“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讲座,可以说解决了老师的燃眉之急,给走在摸索阶段的老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黄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明确了作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过程大于结果,设置开放的问题情景,不要追求唯一答案;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设计作业时适当能够整合,让学生产生新的思维体,这些观念如惊雷一般惊醒了我。(杨秀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成长着……</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次培训,促使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反思自己的作业设计、管理,并学会结合学科特色,围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课堂实效,助力教学新成长。行动起来!让我们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让“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追寻理想课堂,我们永远在路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