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得失溺于人海,敢于理想高台。

香凝.com♛

<h3>“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权与钱,名与利,鸢飞戾天者,百喙如一地认为成就自我是必须达到的。因此,不顾一切的追寻,飞蛾扑火般冲向那渺茫的火焰。殊不知,敢于理想高台最自然的本我是安稳,自由,惬意的生活。沉没于人海,无处不尘埃。<br></h3> <h3>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小品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劝其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来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南北朝时期,社会政局的黑暗,割据势力政权的不断革新,一些文人避世归隐以寄情山水来排解内心的苦闷。他们淡泊名利,溺于人海,回归自然,他们敢于理想高台追求安稳的生活。</h3> <h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这样一位充满才情,轻财好施,慷慨任侠的大文学家,初唐时期诗文的革新人物,他既有《登幽州台歌》的豪气,又有《感遇诗三十八首》的浪漫。却因为女皇武则天的侄儿武攸宜的不喜欢直言敢谏而壮志难酬。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反思着人生,经营着人生。伯玉也好,右拾遗也罢,他无畏迫害,主张与民休息,屡次上书谏诤,虽常不被采纳,他敢于理想高台,他懂得比权与利更重要的是为一方百姓争取一份自由的生活。</h3> <p class="ql-block">放慢脚步,用心去欣赏生活,感受生活。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这样写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余秀华的诗歌:“要一个黄昏,满是风,和正在落下的夕阳。如果麦子刚好熟了,炊烟恰恰升起,那只白鸽贴着水面飞过,栖息于一棵芦苇,而芦苇正好准备了一首曲子。如此,足够我爱这破碎泥泞的世界。”心中纵有万千浪漫,也无非沉溺于世俗人海。周敦颐的参禅悟道,贺知章的告老还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他们认为比起荣耀,高官,厚禄,他们更愿追求本我,敢于理想高台,过惬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浮华恬噪的生活让我们总在忙碌的追求,却忽视身旁最美好的风景。然,世间又有何乐大于亲人团聚之乐,又有何事胜过做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做的事。不随大众潮流极力盲从,不做飞蛾扑火,要做一舞蝶,畅游花海。晓看“穠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晚逐“零露沾如醉,残霞照似融。”白色的天际渐渐变成浅绛,然后泛出一缕酡红,我彳亍在教学楼前青黛的小树林的那份美好氤氲小径,风光旖旎,虽淡犹香。无处不尘埃,又何妨名利沉溺于人海,不取悦世界,敢于理想高台。</p> <p class="ql-block">天光云影,稻香阁栊,白日照长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