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乡记忆(七):黄花菜

卢冬林

<p class="ql-block">国画:山村早春</p> <p class="ql-block">今天给大家说的“黄花菜”也叫“黄花草”,可不是我们常说的“黄花菜都凉了”的餐桌上常见的黄花菜(黄花菜家乡人称“金钟花”),而是我们家乡的一种用来喂猪的野草。</p> <p class="ql-block">国画:碧玉年华</p> <p class="ql-block">每年冬季,老家的稻田、油菜地里、田埂上都能见到这种野草,到了春季,这种野草就会开出许多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它们好像是蒲公英的缩小版,植株低矮,团簇而生,家乡人把它们称作“黄花菜(草)”。</p><p class="ql-block">这种小小的“黄花菜”,其学名叫稻槎菜,是一种菊科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或者是中南地区。稻槎菜是菊科稻槎菜属一年生矮小草本,小小的头状花序,黄色的舌状花瓣感觉象蝉翼,花瓣规整有序,其美感也绝不亚于桃李杏梅,只是它个体太小,又匍匐在地,难登大雅之堂,不被人们赏识,少了些娇贵的都市媚态,多了些朴实的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国画:两个小猪崽</p> <p class="ql-block">在我读小学的时候,上午上学,下午劳动,主要是为生产队放牛、为自家打猪草,年龄稍大一点,还要砍柴、挑水。</p> <p class="ql-block">国画:打猪草</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为了过年能吃上肉,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夏秋两季植物繁茂,猪草来源也丰富,母亲就常常在生产队劳动收工后再到自家菜园劳作,摸黑再带一背篓猪草回家。</p><p class="ql-block">冬季和早春打猪草主要是掘黄花菜。母亲告诉我,在所有的猪草中,黄花菜是最富营养的,特别是它的根,一棵黄花菜的根,相当于一粒米。所以,掘黄花菜时尽量不要弄断了它的根。我们家乡的农家,每家都会有几个掘黄花菜的带木柄铁钩子,我们称这个钩子为“搭搭”。正是农闲时节,田野上多见妇女儿童每人背个背篓,蹲在田里用搭搭掘黄花菜,一般要花半天时间才能掘到一篓。每年寒假里我和一些农妇或同学一同去掘黄花菜,可听到许多奇闻趣事,学到许多生活知识;还可以和发小们一起游戏,尽情嬉耍。寒假里掘黄花菜的经历,是我们童年里值得回味的难忘时光,寒冬的田野里,含苞待放的黄花菜陪伴着我们在贫寒中成长。从一篓篓的黄花菜里,我们好象可以闻到猪肉的香味。</p> <p class="ql-block">国画:黄花菜</p> <p class="ql-block">1968年前后一段时间,我们生产队的粮食很紧张。生产队晚上开会,听队长介绍各地节约用粮的经验,鼓励大家农忙时吃干饭,农闲时喝稀饭,或以瓜菜代替。因此,那段时间,我们吃了很多的南瓜煏饭、番薯煮饭、青菜煮粥,但还没有苦到用野菜充饥的地步。那年春天,正赶上搞忆苦思甜的思想教育宣传运动,要求大家都要吃“忆苦餐”,我们生产队的十几个“红小兵”在姚青芳的带领下,从田里掘来黄花菜,在姚青芳家拿米和黄花菜煮了一锅粥。大家都掘过黄花菜,用黄花菜煮过潲,但很少有人吃过黄花菜,乍一吃,觉得味道还不错。一伙人喝得津津有味。因晚上喝得大多,可能黄花菜有生津利尿的功效,第二天,有人揭发,有多个同学晚上在床单上“画了地图”。</p> <p class="ql-block">国画:姐弟俩(掘黄花菜)</p> <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追求也多样化。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少有肉食,天天盼着吃肉,现在肉吃多了,却又想着要吃野菜。据说,昔日我们拿来喂猪的黄花菜,如今己被端上了餐桌,成了经营“农家乐”的商家招待城里游客的美味佳肴。</p> <p class="ql-block">稻槎菜,一种连学名都土得掉渣的野草,家乡人虽然不常食用(据说饥荒时,也曾有人以它充饥),却把他当成了宝物,被叫成了富贵的“黄花菜”。据有关资料显示:稻槎菜还是一味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透疹之功效。可用于咽喉肿痛,痢疾,疮疡肿毒,蛇咬伤,麻疹透发不畅。</p> <p class="ql-block">国画:柳腰如醉</p> <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在恍惚中逝去,当年黄花少年已成白发老翁,那个曾经一起掘黄花菜的少女,如今你又在哪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