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梨花,有朋友马上会想到李白的"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还有苏轼的"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再有辛弃疾的"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可是我们今天所见的梨花,绝非古人的笔端所喻,更不是他们的几"株"或者是满"城"所能形容的了。<div> 在有着"世界梨都"美誉的安徽砀山,每年阳历三四两月的交替之际,几十万亩梨花同时绽放,使这块黄河故道上的土地升腾起了一片一望无垠、色泽雪白的梨花海。你若与它有缘,身临其境,定可大饱眼福且要叹其为观止的!</div><div> 然而,这其间你在花海中可能会遇见并非是赏花游者的一些人,是谁呢?是梨园的"耕者"。他们有的并立双腿、昂首举臂,有的借助梯架、平视周边,还有的攀上了树的高枝,不时地调转着自己的身体,他们胸前或腰间挂带着粉盒,手中都持有一根树枝或竹竿,枝杆的前端用线绳捆绑着个毛状的沾头,用沾头不停地抖动着的手腕,有选择的"点厾"着枝头的梨花。干啥呢?他们是在为梨花进行着人工授粉。在当地,这个过程有个很文艺范的称谓,叫做"点梨花"。<br><div><div><br></div></div></div> 好一个"点梨花"啊!这一"点",半天下来足以让你腰酸臂痛了。因为林子大、花期短,且授粉仅有三天左右的时间,所以看似轻盈的点花是在十分紧张的状态下进行的,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更何况还是连续几天呢!<div> 可别小看这"点梨花"啊,它在梨园管理的一个周期内所用时间最短,可分量重。它对梨树增加产果率、提升果品的质量是不可或缺的。</div><div> 所以,当我们在良梨采风的时候,就没见到村里有闲着的劳力。有户院子的门开着,一打听,是省城的亲戚回老家来帮着照看老人和做饭的。据她介绍,林子里的许多人都是被请来帮忙的,否则就赶不上花期了。</div><div> 当然,这劳作虽是紧张,可果农们也会调剂自己,他们有的哼着小曲,有的还听着音乐。《大唐贵妃》中的那首《梨花颂》,我就在其间听到过,而且是久久没有散去。</div> 说到"良梨",显然这个地名是由梨而来的。因为著名的"砀山酥梨"就发源于这里,且至今还是主要产区。据史料所记,梨的栽培在此有2500年的历史了,到清代的初期,砀山酥梨已享誉朝廷内外并初具了规模,现如今它早已为砀山挣了个"中国酥梨第一县"的头衔,产品不但在国内盛销,还远销到了海外。 在春的季节里,无论是谁,只要你走进梨花海,就能体验到一种享受。而远望和近观那些点花的人们,再亲身拥抱下那一棵棵苍劲挺拔、生机盎然的百年老树,我觉得正因为有那些点花人的忙碌,这时的梨花才是最美的。有道是"春华才得秋实",而若无人来劳作,春华又从何谈起呢。这一下下的点花、一天天的付出,继而到一年年、一代代的辛苦,才有了我们眼前这一堪称"世界之最"的画卷。这就是生活、就是创造!而且山河日月,与我们共生,和我们同在!